近日,由桐华作品《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因为已经看过原著,电视剧只扫了一眼,发现导演好像对原生家庭有些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中的罗琦琦,因为在家里不受妈妈待见,爸爸又是个妻管严,没本事还怕老婆,无法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导致罗琦琦性格偏执。而最终罗琦琦成功蜕变的原因,导演归结为越偏执的人越坚毅。

查了一下导演,200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应该是83年样子的吧,作者应该是大城市长大,有足够的的学历,生活经验还需要积累,对于原生家庭的影响似乎有什么误解。

作者桐华对生活的体会更深刻些,原著中的罗琦琦是生活在一个宽松,放养,但是并不缺爱的家庭。如果要给原著中的罗琦琦一个性格定义,那就是爱憎分明,但是绝对不偏执,偏执的是葛晓菲。

1、罗琦琦受到过心灵创伤 但从不缺爱

原著中的罗琦琦很小就受到过心灵创伤,但是从不缺少爱。

罗琦琦的第一次心灵创伤,是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把她接到身边。因为之前爸爸妈妈一直和妹妹生活在一起,罗琦琦与爸爸妈妈缺少共同生活的经历,显得很陌生,总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

罗琦琦的第二次心灵创伤,是小学的时候,由于一年级因病休学,休学后直接上二年级,罗琦琦学习不好,老师都不太喜欢。有一次同学一支笔丢了,那节体育课,正好罗琦琦没去上,只有她一个人在教室,被赵老师误认为偷了同学的笔,在全班同学面前要罗琦琦交代。罗琦琦一直说自己没有拿,但是赵老师不相信,同学之后也将她当小偷看,女生都不愿意和她玩。

罗琦琦的第三次心灵创伤,是初一喊班主任的外号,正好被班主任听见,两人杠上了。罗琦琦经常被罚站,站走廊,站老师办公室门口,甚至站乒乓球台。

如果一个人一直遇到的都是针对自己的人,她是无法破茧化蝶的。罗琦琦之所以最后能够化茧为蝶,是因为她在经历这些创伤的时候,也从来不缺少爱。

首先,罗琦琦的姥爷由于觉得愧对女儿,在罗琦琦身上给了足够的弥补。罗琦琦在与姥爷生活的几年,过着公主般韧性的生活。

后来,罗琦琦的父母将她接到身边,虽然不能像对待妹妹那样亲近罗琦琦,但是对于罗琦琦的容忍度很高。小学罗琦琦经常被班主任叫家长,她妈妈每次都会去,给老师说好话,他爸爸认为老师说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能说明罗琦琦比较难管,并不能说明罗琦琦本质是坏的。

罗琦琦经常很晚回家,父母只是担心她的安全,并没有过多责骂。有人欺负罗琦琦的妹妹,罗琦琦将人家血管咬断了,要不是李哥急忙给送到医院,恐怕要出人命。父母给对方看病,赔钱。始终没有打骂罗琦琦,只是说有人欺负妹妹能站出来说明你很勇敢,但是打人始终是不对的,而且还下死手。

罗琦琦初中上完,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想去上中专,不上高中了。罗琦琦父母苦苦相劝,最后用外公的遗愿说服罗琦琦……

罗琦琦的父母,虽然始终和罗琦琦有些生疏,比如一家人吃饭,父母与妹妹说个不停,自己插不上嘴。但是整体上,父母都是爱罗琦琦的,罗琦琦自己上了高中,长大点后,也能体会到。而不是电视剧中老师叫家长,罗琦琦妈妈嫌丢人不去,还给罗琦琦早早找到工作,不想让她继续上学。

真不理解导演越偏执的人越坚韧的逻辑,一旦这样的发愤图强,更能成功?如果罗琦琦真的家庭真的如电视剧中那样,我想她早就放弃自己了。

除了家庭的爱,罗琦琦爱憎分明的性格,让多少人讨厌她的同时,也有同样有性格的人喜欢她。

徐小波第一次在游戏厅见到罗琦琦,好心劝她这里不是小妹妹呆的地方,罗琦琦呛道:“谁是你妹妹,如果近视,赶紧去配一副眼镜”。

已经经历过太多的徐小波不但没有和罗琦琦生气,反而觉得这姑娘的脾气,很像小时候的自己,一度成为罗琦琦最好的朋友。

张俊,家境优越的公子哥,虽然与罗琦琦一个班,本来不会有什么交集,却因为恶作剧把同学的笔扔了,老师认为是罗琦琦偷了,一直觉得愧对罗琦琦,两人最终成为朋友,恋人。

高老师,一个刚毕业的实习老师,满怀激情。当时罗琦琦的张俊是班里最令班主任头疼的两个人,高老师实习期间,认为搞定这两个人就能教好整个班,将大多数的精力和爱心给了他们两个。是高老师,让罗琦琦第一次有了学习的理由,所以她后来数学一直很好。

曾红,一中最有个性的语文老师,抽烟,大龄未婚。在罗琦琦被罚站的时候与罗琦琦简单交谈,喜欢上她的性格。演讲比赛点名让罗琦琦去,并且用心教罗琦琦演讲,最终,罗琦琦获得演讲比赛全市第二名,后来,在演讲比赛,辩论赛上经常拿奖。

2、罗琦琦从不偏执

从不缺少爱的罗琦琦怎么会偏执?偏执的人是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的。

有人认为罗琦琦偏执,是因为罗琦琦一直不和父母好好相处,经常不回家。可那是每个小孩换了一个陌生环境后的正常反应,只不过罗琦琦更有个性,更不服输,包括对父母服输。

有人说罗琦琦妹妹被欺负,她把人家手腕血管咬破了,差点出了人命。但那是因为对方是高年级的,罗琦琦自己知道,真动起手毫无胜算,除非斗狠。(你可以说她狠,可是狠和偏执是有区别的)

有人说罗琦琦为了帮助葛晓菲,差点电死酒吧的小混混,幸亏被小波和张俊拦住。这正是罗琦琦敢爱敢恨,为爱的人愿意付出的表现。

如果你说她偏执,那么陈劲在小学主动与罗琦琦同桌,目的只是发现罗琦琦下课基本都在座位看书,基本不离开座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别的女生过来坐到他旁边问问题。罗琦琦后来明白了陈劲的用意,却同样与陈劲相处得很好,还相互比赛背诗经。如果是一般女生,知道被别人利用,一定会生气。可是罗琦琦并不偏执,陈劲虽然利用她,但是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损失,而且从陈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陈劲教会罗琦琦一目十行的看书方法)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你说她偏执吗?

罗琦琦学习很差,高老师点名他和张俊两个差生参加数学竞赛。为此,高老师开小灶,利用课余和暑假帮罗琦琦和张俊补课。罗琦琦因为高老师对自己好,不想辜负了高老师的好,拼命学数学,最终比第一名低2分获得二等奖。对她好,就加倍回报,你说她偏执吗?

曾红教罗琦琦演讲,曾红也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常常将罗琦琦骂的狗血淋头,可是罗琦琦从未抱怨。要知道罗琦琦可是出了名的不怕老师,喜欢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不过,她只和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对着干,她明白曾红的骂都是善意的,因此逆来顺受。你说她偏执?

最有代表的是,罗琦琦一度成为林岚的跟班,与林岚她们欺负胖班长。有一次罗琦琦跟着林岚欺负胖班长起哄的时候,陈松清问罗琦琦:“你觉得这真的好笑吗”?

“你觉得跟着林岚一起捉弄人,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这样真的有意思吗?把你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上”。

同班一个之前并没有交集的男生这样说自己,罗琦琦没有生气,因为她知道,人家说的对,你说罗琦琦偏执吗?

罗琦琦问陈松清:“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

陈松清说:“如果不知道答案,就去图书馆里找”。

然后,学校的图书馆,经常能看到陈松清与罗琦琦两个人的身影,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图书馆看书,两人坐得远远的,没有语言交流,心里起码都是认可对方的。

后来,陈松清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爸爸希望他上中专,早点工作赚钱,连高二期末考试都没让他考,直接考职业学校了。陈松清临走前,让罗琦琦好好学习,期末考个好成绩。

罗琦琦知道,陈松清很想参加期末考试,起码证明自己分数上能考上好高中。罗琦琦发奋学习大半个学期,期末考试第一次考了班级第一。她是为陈松清考的,你说她偏执吗?

还有沈远哲,就因为在罗琦琦最伤心的一次,别人都去上体育课了,她坐在教室里面哭,而素不相识的沈远哲过来安慰她,让她很感激。后来到了高中,她已经了解沈远哲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次过来安慰她,只是因为沈远哲对任何人都是这样,他是天生的领导家,善于“收买人心”。可是在高三沈远哲学习渐感吃力的时候,罗琦琦主动和沈远哲做同桌,帮他分析原因,指点他的优势和弱点,帮助他最终高考考出了好成绩。

这样的罗琦琦,你说她偏执?不,她只是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偏执的是葛晓菲

电视剧中罗琦琦的妈妈对罗琦琦刻薄,爸爸没本事,还怕老婆。这个组合与原著中葛晓菲的父母更像。

原著中葛晓菲的爸爸在部队不得志,转业后也是个清水衙门,因此有点怨天尤人,把怨气撒在葛晓菲妈妈身上,两人经常吵架。

因为父母经常吵架,葛晓菲经常不愿意回家,放学后就在学校晃悠。正好罗琦琦也不愿意回家,放学后在学校晃悠,两人因此成为好朋友。

在葛晓菲面前,罗琦琦才是配角,葛晓菲除了家庭环境不和谐,不想回家。其余方面都很优秀,聪明,学习成绩好,长得漂亮。这些优点,让葛晓菲从小就是老师的宠儿,班级里的焦点。葛晓菲小学当了6年班长,当腻了,初中是班里的第一,老师让当班长,坚决不当。

上了初中,追葛晓菲的男生排长队,葛晓菲一个都看不上眼。经常在罗琦琦面前一边读男生给自己写的情书,一边挖苦揶揄写情书的男生。这段是抄哪里哪里的,这段太肉麻,要吐了……完全不顾那些男生的面子。

葛晓菲看不上任何别的男生,因为她一直喜欢一个人,她家邻居的大哥,王征。王征是个十足的学渣,但是很有音乐天分,比葛晓菲高两级。就因为一次放学路上,有人欺负葛晓菲,王征替她出头,她就喜欢了王征。

可是王征,一心扑在自己的音乐上,初三毕业肯定考不上高中,他准备在酒吧卖唱攒够钱,就去南方发展。

在得知王征不会继续上高中后,葛晓菲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上了大学,是不可能与没有上过高中的王征在一起的。

王征已经明确拒绝了葛晓菲的喜欢,葛晓菲还是经常去王征演唱的酒吧找她,喝酒,卖醉,喝醉了就哭着大叫说喜欢王征。

有一次,葛晓菲在酒吧喝醉,被人欺负的时候,罗琦琦差点要把那些小混混电死。而且,她的纠缠,也让王征很烦,已经非常影响王征酒吧的工作。

但是,偏执的葛晓菲心里,只有自己的爱情,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不管朋友担心不担心。

终于,悲剧发生了,葛晓菲喝醉酒后,被几个学生强奸了,而且还怀孕。更不幸的是,那个年代,医院的医护人员没有隐私意识,把这事传了出去。

结果闹的满城风云,那几个学生被抓了,因为年龄不够,没有坐牢,但是不能上学了。而葛晓菲,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在初二结束后,从罗琦琦那里要了100多块钱,离家出走了。

后来,葛晓菲再也没有出现,尽管罗琦琦后来利用上学和工作的时间,找遍了各个城市的酒吧(因为王征是酒吧驻唱)。

这本书,最可惜的就是葛晓菲,一个天资聪颖,长相出众的女生,本应该拥有非常美好的未来,却因为自己的偏执,一切都毁了。想想看,一个初三都没上的小女生,离家出走,能去哪里呢?社会要比校园残酷很多,即使她聪慧过人,可是连用工年龄都不到,她出去闯荡,又能做什么呢?

4、不和谐的家庭是养不出罗琦琦的

不和谐的家庭是养不出罗琦琦的,只能养出葛晓菲。有人说葛晓菲命不好,但是她的错是在她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无理纠缠下,最终酿成的悲剧。在酒吧那种地方,日日买醉,这个结果,其实几乎是必然的。

因为葛晓菲的家庭缺少爱,因此,她可以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而不管别人。她只知道自己很伤心,伤心就要发泄,不管代价是什么。

罗琦琦也因为与张骏分手痛苦过,但她只是自己痛苦,绝不会因为自己痛苦而给别人带来伤害。并且每一次,她都能将痛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用学习,拼命的学习,分散情侣分开的负面情绪。

因为罗琦琦知道,除了张骏,还有别人。爸爸,妈妈,小波,杨军,林依然……他们虽然没有张骏重要,但不能把自己的负面带给他们。

不和谐的家庭也能养出学霸,但是要养出罗琦琦那样,在高中非常受欢迎的学霸,几乎不可能。

小学,初中的罗琦琦,一直是个丑小鸭。而到了高中,罗琦琦发力了,不仅在学习上,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高二开始,稳居年级第一。

而且在性格上,完全变成大家喜欢的样子。

罗琦琦,杨军,林依然。他们班学习最好的三个,称之为铁三角。林依然安静,平和,她的班级第一被罗琦琦夺走后,林依然没有丝毫妒忌,只有祝福,这是真正的朋友之间的友谊。

罗琦琦和杨军都是学习又好,又调皮闹腾,经常开玩笑,是班里的活宝。罗琦琦每次与张骏分手,解压的方式是去找杨军比赛做卷子。杨军脑子灵,速度快。罗琦琦重在一个稳,那是真正的棋逢对手。

包括对待关荷。关荷在初中一直是罗琦琦既仰望又妒忌的对象。仰望关荷的美丽和落落大方,妒忌关荷与张骏走的太近。到了高中,她们一度成为朋友。但是随着罗琦琦越来越好,而关荷因为与妈妈在后爸家生活,她必须要考个好大学,为自己和妈妈的下半生谋条路。压力过大,导致关荷学习成绩下降,并且有些自暴自弃。

这个时候,罗琦琦反而成为关荷妒忌的对象。罗琦琦发现关荷的变化,却被关荷回怼:“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一直都能进步”。

罗琦琦没有生气,而是敞开心扉,表达了初中的时候,自己是如何仰视关荷,甚至有些妒忌。曾经被自己妒忌的人仰慕过,这是给关荷最大的信心。罗琦琦建议关荷与母亲好好谈谈,让母亲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而自己也一定会努力学的。

最终,关荷放下包袱,重回正轨,高考考进全校20多名。

这样能够真心帮助朋友的人,一定不会是在不和谐家庭中长大的。相比电视剧,我觉得原著中罗琦琦的成长环境更加真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