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江南大学主办的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锡剧艺术表演人才培训》在江南大学举行成果汇报。本次人才培训邀请到了学术界和锡剧表演艺术界30余位专家大师亲临指导,来自无锡、常州、宜兴、常熟、张家港等剧团的25位学员经过68天的培训,惊艳亮相。

《锡剧联唱·经典永流传》为观众呈现了耳熟能详的经典锡剧唱段,无论是《双推磨》《珍珠塔》,还是《青丝泪》《玉蜻蜓》,都是深深刻写在江南百姓文化基因中的经典旋律;《锡剧联唱·守正又创新》展现了现代锡剧人广泛学习京剧、昆曲等剧种而诞生的创新和移植作品;《口传心授·薪火代代传》由锡剧名家们和年轻锡剧艺术小将同台献演,表现锡剧艺术代代相继、薪火相传。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剧起源于无锡,以“锡”为姓,为“锡”代言,与越剧、黄梅戏并称华东地区三大剧种,是无锡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国家艺术基金《锡剧艺术表演人才培训》项目秉持“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培养路径,为学员艺术人生引领方向。

“希望广大师生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鉴赏中,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锡剧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江南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倪松涛介绍,此次培训涉及艺德修养、戏剧理论、江南文化、锡剧历史、锡剧音韵、锡剧流派、姊妹剧种、锡剧作品移植等多个领域,应邀授课的专家学者均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顶级名师。“锡剧作为传统艺术,也要和当下的审美相结合,我们的表演者要始终保持学习”,无锡锡剧院院长蔡瑜认为,要将锡剧作品演绎好,需要将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此次培训对演员今后研读剧本,塑造角色都有很大的“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