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处理公务外,他还必须处理一些来自家乡亲朋好友的私事。毛岸英曾经发现父亲一副十分发愁的样子,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毛主席回答:“这里有三股洪流冲着我毛泽东来了!”。这“三股洪流”实际上是毛主席家乡的亲朋好友,包括母家的文家、原配妻子杨开慧的杨家和向家,以及毛家本家。

这些人在得知毛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后,希望毛主席能给他们或者他们的孩子安排一份工作。毛主席一直严格公私分明,不会徇私,这让他很为难。毛岸英想要代表父亲处理这个问题,但毛主席觉得这并不必要,只是建议他在出差途中顺路去处理这个问题。1950年,毛岸英正好去湖北出差,顺便回湖南解决这个问题。

当年他外婆向振熙举办80岁寿辰,毛岸英回去参加宴会时,发现少了一个人,原来是他的姨外婆向振恺因为生病不能来。于是,毛岸英赶到她的家中探望她。毛主席在1920年准备登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但因缺少资金无法实现,直到向振恺出手相助,将100银元交给毛主席。向振恺的家庭非常困难,但她义无反顾地帮助毛主席渡过难关。多年后,当毛岸英回乡探亲时,向振恺才向他透露了这件事。

毛岸英发誓一定会将此事告知父亲,并在离开时特意前往杨开慧的墓前祭拜。回到北京后,毛主席听到此事后表示会供养向振恺,并并非故意不还钱,只因革命事务繁多而有所遗忘。这是一件感人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互相帮助的精神。毛主席一直很关心向振熙和向振恺的生活,每个月都给他们汇去100元生活费。

虽然向振熙是毛主席的岳母,而向振恺和毛主席没有血缘关系,但毛主席对两位老人的关心并没有降低。两位老人对毛主席来说既是亲戚,更是亲人。杨开智寻求工作时,毛主席告诉他不要奢望,因为毛主席不会为任何人偏袒,即使是他的原配夫人杨开慧的亲哥哥。杨开智和毛主席结识于杨昌济家,毛主席和杨家兄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毛主席和杨开慧结婚生子。

1930年杨开慧被敌人逮捕入狱,杨开智和向振熙都曾奔走呼吁营救,但最终未能成功。杨开慧牺牲后,杨开智和向振熙照顾他们的孩子,而毛主席则写信感谢他们安葬遗体并照顾孩子。1931年,中共地下交通员要求杨开智夫妇将毛岸英等人安全送到上海,杨开智实在是毛主席的恩人。

建国后,杨开智曾希望毛主席能给他安排一个厅长的职务,但毛主席拒绝了他的请求,要他听从湖南省委的安排,不要有任何奢望。毛主席告诉他,他应该担任符合自己能力的职务,不要让政府为难。毛主席和他的亲戚们的人生故事毛主席拒绝了表兄文运昌的求职。文运昌是毛主席外婆家的大表兄,年少时和毛主席是密友。毛主席天生好学,除了苦读史书外,他还喜欢寻找进步有益的新书。

文运昌了解毛主席的需求,为他推荐了许多好书,包括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这是一本倡导民主进取精神和宣传学术文化知识的书籍,毛主席十分喜欢。斯诺在采访毛主席时曾说:“在东山学堂,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我没有心思读古文。”此外,毛主席曾警告杨开智不要对自己抱有任何奢望,并告诉他不要到北京来。这表明毛主席是一个铁面无私,不偏不倚的领袖,无论谁都不能得到特殊对待。

毛主席还让长子毛岸英写信给杨开智,解释了这种安排的原因。在毛主席和毛岸英的劝说下,杨开智思想豁然开朗,接受了湖南省委的工作安排。他先后担任了湖南省农林厅研究所主任和省茶叶公司副经理,为湖南茶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毛主席在1950年还写信给杨开智,希望他和妻子能够在毛岸英到长沙后的探望、祭扫活动中给予指点。杨开智在1982年去世,享年84岁。

这些故事展示了毛主席和他的亲戚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展现了毛主席追求知识和进步的决心。毛主席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文运昌得知后前往会面,两人在上屋场围炉烤火、饮茶聊天,探讨革命方略和形势发展。不料,一支枪兵队伍接近,原来是湖南军阀赵恒惕的部下前来围捕毛主席。哨兵及时发现并提示毛主席,毛主席成功躲过危险,而文运昌则被抓并后来获得保释。

文运昌对毛主席的帮助很大,他让毛主席由去米店当学徒到学习革命理论、投身革命活动。建国初期,他还为亲戚们请毛主席安排工作,但毛主席拒绝了这个请求。虽然文南松给毛主席写信请求工作介绍,但毛主席仍然拒绝了。毛主席认为共产党是为人民谋求幸福,而不是为自己的家人谋求私利。毛岸英回乡省亲时,文运昌等人向他展示了毛主席过去的两张珍贵照片和写给文运昌的借条和家书。

毛岸英非常感动,承诺会转交这些东西给毛主席。文南松也向毛岸英提出了一个请求,想让他的父亲帮助运昌伯伯找一份工作。但毛岸英解释道,毛主席一直以来都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将权力用于私事上。毛主席对他的亲戚们也是一视同仁的,对真正困难的亲戚会给予帮助,比如他最喜欢的堂弟毛泽连,毛主席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保护他了。

在一个寒冷的晚上,毛主席和其他同志商量事情时,毛泽连充当了小哨兵,保护毛主席免遭军阀的逮捕。敌人来了,毛泽连及时发现,拼命喊叫并且举起了马灯,毛主席也立刻察觉到了情况不对,迅速藏到了后门的密林中,终于成功脱险。因为杨开慧帮助毛主席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所以她也成为了敌人逮捕的目标。

有一天清晨,毛泽连挑着扁担走在最前面,扁担的两头坐着毛岸英和毛岸青,杨开慧乔装打扮跟在他们后面。敌人和毛泽连、杨开慧等人擦肩而过,但他们没有发现对面朴素的女人正是他们要逮捕的人。在毛泽连的帮助下,杨开慧和母子三人成功躲过了敌人的追捕。1927年1月5日,毛主席再次回到老家韶山。毛泽连得知三哥回来后十分高兴,他紧紧地拉着毛主席的手并向他讲述自己在家中遇到的事情。

当毛主席准备离开韶山时,毛泽连背上毛主席的行李,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送毛主席离开。走到村口时,毛泽连将行李全部递给毛主席,并恋恋不舍地说:“三哥,你这次离开,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毛主席看着乖巧可爱的弟弟,语重心长地说:“打倒敌人还需要很久,30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泽东绝不回乡!” 谁曾想这一别竟是22年。

1949年,毛主席定居北京,这年9月四野先头部队达到了湖南,组织上派人到韶山寻找毛主席的亲戚。当毛主席得知自己的堂弟毛泽连还在世时,非常高兴。解放后,在毛家“泽”字辈的兄弟以及毛主席所有的亲戚朋友中,毛泽连是第一批收到邀请前往北京中南海做客的人。一天下午,一辆黑色的小轿车驶向丰泽园,车门打开,从中下来的是毛泽连。

秘书领毛泽连来到菊香书屋,22年后,兄弟两人再次见面,双方都非常激动。谈话即将结束时,毛主席对毛泽连说:“你们在北京住上几天,还是早点回湖南去吧。”毛泽连趁机向毛主席提出能否给自己找份工作,毛主席听后看了他一眼,然后说:“我虽然当上了主席,但这是革命的需要,我是为人民办事的,不能像之前的‘皇帝’那样,让亲戚朋友过来享福。

”毛泽连深深地理解了毛主席的话,知道这是真理。毛泽连是毛主席的堂弟,他本人是一名淳朴的农民。毛主席曾经提到,国家和人民需要恢复战争带来的创伤,因此,种田喂猪是对国家最好的支援。听到这番话后,毛泽连决定回老家种好田,并且一直在韶山当农民,直到去世。毛主席非常挂念毛泽连和其他亲戚朋友。他常常为他们寄钱寄物,并在生命最后时刻嘱咐女儿要经常回家看看。

毛主席是一个不会徇私的人,但如果亲戚朋友真的面临困难,他会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