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初,吉林濛江县保安村的村民发现一位穿着破旧的老农在山里捡蘑菇。尽管东北战争时期物资匮乏,山中的宝贝如“人参、貂皮、鹿茸”价格高昂,且需要人们穿过丛林寻找,

一般人都不会去寻找。因此,大多数村民只会采蘑菇,而互相照应,不争不抢,彼此友好。但是,唯有这位老农赵延喜在大家见到他就会将他扭送至军管会。那么,军管会是做什么的,

为什么要将赵延喜送到那里呢?实际上,当时的军管会主要维持社会秩序和肃清土匪和反革命分子。赵延喜之所以被送到军管会,还要从他做的错事说起。在1939年秋冬,

他背叛了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者杨靖宇,成为了日伪军的“汉奸”。针对日军的“讨伐”作战,东北抗联决定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而杨靖宇则率领警卫旅转战于濛江。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

他带着自己的队伍一次次地痛击敌军,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杨靖宇的队伍人数减少到了20人。在日军调集更多军队进行“最后的围剿”时,杨靖宇与七名战士团结一致,奋力斗争,

同时面临着粮食的缺乏。但是,他与队伍们仍然采用边打边撤的方式与日军对决,从而脱险。杨靖宇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为了保护受伤的战友,他让黄生发带领另外3个伤员向北突围,

自己则率领两名战士南下吸引敌人。虽然逃出生天,但两名警卫员却在外出寻找食物时英勇牺牲。敌人因此怀疑杨靖宇仍在山上,并严格检查进出村民,致使他陷入饥饿困境。幸运的是,

四个上山砍柴的农民赵廷喜、孙长春、辛顺礼和迟德顺出现了。虽然赵廷喜曾出卖杨靖宇,但杨靖宇仍恳求他们帮自己带些食物和鞋子。在赵廷喜等人的承诺下,杨靖宇充满希望等待着,

但赵延喜却为了获得悬赏而背叛了他,向日军告密并把杨靖宇的藏身点泄露出来。日军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往山上,用大批的日伪军警、宪兵、特务围捕杨靖宇。杨靖宇听到汽车鸣笛声后,

明白自己已经被背叛了。他躲在了一棵树后,日军喊话让他投降,可他没有回答,而是奋力反击。尽管他已身陷险境,但他烧毁了随身的文件,保证了绝密文件不泄露。最终,

他意识到没有成功的可能,选择了自我结束。这一天,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英雄。天空灰蒙蒙的,仿佛也在为英雄的牺牲而痛心。每当回想到杨靖宇的牺牲,都不由得心痛。

他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坚持,令人钦佩。在危急情况下,他没有因活命而选择投降。这位英雄因为自己的同胞背叛而牺牲,令人惋惜。赵延喜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当地村民逐出村子并遭到打击,也因此被判决处死。虽然如此,英雄杨靖宇的牺牲仍然令人痛心。我们需要铭记历史,记住每一位因此牺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