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着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使命任务,济南主动适应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的内在需求,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谱写“新济南”篇章,描绘“新济南”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城市更新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站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新起点上,济南在提升城市品质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济南城市发展重点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由“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

构建四大更新圈层,彰显济南特色风貌

城市更新是济南市推动历史文化名城有机更新、讲好“黄河故事”的重要契机,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城市更新聚焦哪些城区?济南划定了四大圈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圈层是历史城区。城市更新了,传统的地域特色不能丢。历史城区是济南这座千年古城的标签和名片,济南重点加强历史文化元素的保护和整治,着力做好泉水保护,守护城市文脉。改造升级芙蓉街—百花洲、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及商埠区等历史街区,做好文保建筑、名人故居以及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史料挖掘工作。同时,防止过度商业化,打造书香济南、海右文艺等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传统与新潮、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结合。
第二圈层是二环以内。二环以内以疏解非核心功能为主。强化“文、商、旅、服”等主导功能,对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仓储物流、批发型市场以及旧厂区等落后产能进行淘汰、转移和疏解。改造升级老旧商业区,持续推动传统工业区及零散工业区转型,二环以内原则上不再保留工业用地。扩充空间用于发展创新产业、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力争打造创新制造高地,推进城市更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助力“中优”战略稳妥有序推进。
第三圈层是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以旧厂区、旧村庄及旧住区改造为重点,保障高精尖新技术产业用地供给。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尊重民意,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钢城区为年轻人住户居多的小区新建了电动车棚,解决电动车停车和充电问题;市中区王官庄八区为解决院内和道路积水问题,改造方案中增加了雨污分离管线设施和雨水收集口……充分展现改造工作的“一区一策、一小区一方案”。
第四圈层是市域范围内其他建成区。以章丘区、济阳区、莱芜区、钢城区、平阴县、商河县的城区改造为重点,对城区内的旧村庄和旧住区进行更新焕颜。强化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内旧工业厂区及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格局,助力“北起”战略全面起势。
推动可持续城市更新,助力济南提质增效
作为山东唯一的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城市,新阶段的济南城市更新,以城市体检为重要抓手,坚持“先体检、后更新”,顺应济南城市发展规律,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保障城市更新行动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的城市更新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实施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更新模式。要“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对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怀有尊崇之心,进行精细化“微改造”。要在保护中建设,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促进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留住城市文化底蕴。
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是聚焦于民、服务于民的。济南城市更新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抓住居民的“痛点”,设计居民的“需求菜单”,形成群众广泛参与的更新治理格局,将城市更新效果的评判最终落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济南城市更新行动以产业升级、存量利用为导向,有序疏解,提质增效。要从城市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高精尖产业等发展提供创新空间。要改造升级老旧商业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人口突破一千万的特大城市,济南城市更新的步伐不断加速。城市更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灵活多样的更新模式。济南的城市更新工作将继续聚焦科技创新、突出民生改善,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着力打造“山、泉、湖、河、城”一体的济南城市特色,助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加快崛起。(济南社科院)
来源: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