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的大邑县公安局发现有一个疑似贩毒的账号在网络上十分活跃,经过一番侦查在他交易毒品的现场将其抓获,警方将他带到住所进行指认。

在房间里发现了大量冰毒和麻古,就在警察忙碌地拍摄照片时,这名男子突然慢悠悠地说:“这些东西都是假的。”经过鉴定后,发现这些“毒品”竟然都是用冰糖、明矾还有多酶片假冒出来的,得知事情真相后,警方哭笑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名男子为什么要贩卖假毒品呢?案件最后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见利起意

本次案件的主人公名叫罗金成。罗金成是大邑县的当地人,从小他就不务正业,整天在大街上游荡,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罗金成慢慢地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20多岁了还没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本次案件的主人公名叫罗金成。罗金成是大邑县的当地人,从小他就不务正业,整天在大街上游荡,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罗金成慢慢地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20多岁了还没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父母看他年纪也不小了,得赶紧安定下来成家立业,于是给他说了一门亲事。罗金成很快便结婚了,妻子温柔能干,两人相处得也很不错。婚后两人经营起了一家废品收购站,日子过得很富裕,还生了一个可爱乖巧的女儿,一时间成为村里令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幸福的生活还没多久,罗金成就因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抓进了牢里。2010年,罗金成在自家的废品站和别人起了冲突,谁曾想他在当混混的时候藏了一支手枪,还在争执中拿了出来威吓对方,结果进了监狱待了10个月。

出狱后的罗金成决定痛改前非,要和妻子好好过日子,他每天和妻子骑着三轮车去收废品。还在工作之余搞起电子发明,他自己研究出了一个遥控锁,2013年还获得了国家的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好景不长,好日子还没过两年,罗金成又犯起了混。1995年的时候,罗金成整天和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没多久就吸上了海洛因。2006年,罗金成在妻子的屡次劝说下狠心将其彻底戒掉。可是毒品的诱惑太大了,罗金成出狱没多久又开始吸起了冰毒。

毒品的上瘾性极强,罗金成很快就迷失了方向。他整日都在找买冰毒的渠道,将夫妻这么多年攒的积蓄几乎用光,成为了之前那个好吃懒做、精神颓靡的瘾君子。妻子实在无法忍受丈夫的无可救药,带着女儿离开了这个即将变成地狱的家。

离婚后的罗金成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由于不断地吸毒,他身上的钱很快就花光了。为了卖毒品,他偷鸡摸狗、四处借钱,终于凑够了钱,于是立马通过特殊渠道搞来了一份冰毒。

拿到冰毒的那一刻,他迫不及待地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没想到等来的不是飘飘然的快感,而是一股淡淡的甜味,原来这是用冰糖假冒的。罗金成愤恨不已,自己为了凑钱什么都干了,等了这么多天竟然是个“假毒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普通被骗的消费者不同,罗金成没有办法报警为自己“申冤”,一旦报警可就又得进到大牢里去。罗金成有苦说不出,郁闷地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突然他灵机一动,他也要去“卖冰毒”。

为了钻法律空子,罗金成还特意买了一本刑法,发现只要一次诈骗不超过五千元就不构成诈骗罪。这可把罗金成给激动坏了,只要自己一单干个几千块,既能不犯罪也能赚大钱。罗金成又去把刚刚的“冰毒”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里面除了冰糖还掺了明矾。

罗金成立马搞来了制作工具,又去药店和超市里买来了大量的明矾和冰糖,制作出了以假乱真的“冰毒”。他还自己搞了个“创新”,用治疗消化不良的多酶片伪装成麻古非法售卖。

为了不被警方发现,罗金成选择了在网上交易,他创建多个QQ号码进行售卖。用“猪肉化合”“植物肉”等网络暗语来掩人耳目,实际上这些词语指是化学合成的毒品以及纯植物提炼的冰毒。

落入法网

为了不被警方发现,罗金成选择了在网上交易,他创建多个QQ号码进行售卖。用“猪肉化合”“植物肉”等网络暗语来掩人耳目,实际上这些词语指是化学合成的毒品以及纯植物提炼的冰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金成只把“毒品”售卖给省外的人,一来可以让发现假货的买家因为距离的问题放弃对自己的报复,二来可以不引起当地警方注意。

在2015年4月到6月,罗金成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诈骗了七个人,获利六千余元。每干成一单,罗金成就把钱用来买货真价实的冰毒来吸食。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邑县的警方在接到上级通报时,就迅速秘密展开了调查。警方通过IP定位发现了罗金成交易用的QQ号,经过一番研究潜伏到了交易用的QQ群内。

因为这些“毒品”是网络贩卖,所以一定会寄出包裹,警方从快递公司入手调查,很快就注意到了有犯罪前科的罗金成,而罗金成的犯罪嫌疑最大,他在离异后经常深居简出,呆在房子里不出门,没有什么收入,但是最近却购买了一辆小轿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案人员迅速锁定罗金成所住的地区,并在附近蹲点,终于在他出门寄快递的时候将其捕获。当警方进入他“制毒”的窝点时,发现有足足几十公斤重的毒品。警方正在对罗金成的屋子进行全面搜查时,罗金成突然语气轻松地说了一句:“这些东西都是假的,我可没犯罪。”

警察没有相信罗金成的话,认为这是他为自己脱罪的谎话,但为了办案的谨慎性,将二十多个小袋子和一个几十公斤重的大袋子全部送去做了鉴定。没想到结果出来后,令人大跌眼镜,罗金成还真是说的实话,那些毒品还真是伪造的。

当地检察机关认为,虽然罗金成每单交易金额确实不足五千元,不构成刑法所规定的诈骗罪,但是他总共受益了六千多元。对于罗金成这种以诈骗为目的,利用法律未能明确规定一点,实施多次诈骗行为的投机表现,检方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惩罚。

在刑法中一次盗窃金额达不到标准的,不予以立案,但如果犯罪人多次盗窃,其盗窃金额可以累计并予以立案。经检察机关考量,决定此条规定,对罗金成这种钻法律空子的行为予以量刑,打击这种犯罪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罗金成被判定为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三千元。聪明反被聪明误,罗金成即便是再谨慎也改变不了他实施诈骗的事实,法律终将会给予他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