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
上面这张图是人生成长曲线,它的横坐标代表认知水平,纵坐标代表自信程度。看懂了这张图,就深刻洞见了社会的真相。
它把商业,爱情,管理等等的本质呈现得一览无余。
下面我们就来详解一下这个图。
它把人分成了三大层次:
1:社会的三种人
第一种人,介于是0到A之间,他们数量最多,占人群总数的90%左右。
这种人看起来已经是成年人,但是心理还停留在婴儿的阶段。也可以说是身体上长大的婴儿,每天都需要心理安慰,活在假象里,自以为是,最终屹立在“愚昧之巅”。
站在愚昧的巅峰,他们更加目无他人,时刻以自己为中心,逢人就证明自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喜欢被夸奖和赞美。
他们看起来很“自信”,但是这种自信不堪一击,因为他们最怕被人质疑,一旦被质疑就会被激怒。这不叫自信,这叫“无知者无畏”。
当然,他们可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甚至是年少成名,但是这种成就往往是因为运气,而不是因为实力。也正是因为运气带来的成就,让他们更加看不清自己和世界的真相。
这种人总有一天会因为得意忘形而遭遇重大挫折,比如被人背叛,战略失误,投资失利等等,爬的越高,摔的越狠,他们会一下子从巅峰摔到谷底。也就是B点:绝望之谷。
这就是第二种人。就是指那些因为看不清真相而遭受了现实的巨大打击,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人。
人到了B点后只有两个出路,第一个是从此就一蹶不振,从此再也没有爬起来,开始愤世嫉俗,一辈子都活在了失败的阴影里。
第二个出路就是开始痛定思痛,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跌倒,总结教训后重新站了起来,这种人拥有跌落谷底并反弹的能力,他们拍一拍身上的泥土,再次踏上人生的征程。
他们不再好大喜功,开始脚踏实地的前行,从B点开始,一点点往上爬坡。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践行;实事求是的看待周围的一切,一边提升认知,一边用认知指导自己的行为。
在这一种人里,又会有一小部分经历艰难险阻,攀登到了C点的位置,于是第三种人诞生了。
这一种人经历了人生的波折,然后又通过日积月累的刻苦修行,终于成为一名成熟的人。
此时的他们俯瞰众生,淡定又从容。对世事的规律了然于胸,对人性的善恶洞若观火,终于看到了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只有1%的人才能抵达C点,也就是说:世界上只有1%的人才能看到真相。
他们抵达C点后,依然在往上爬坡,目的是为了无限接近最上面那条曲线,那条曲线就是人类的极限,代表着真理。
有意思的是:人越往上爬,越发现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因为你知道的越多,就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越觉的自己太渺小,也就会越谦卑。
从A到B再到C,就是一个人逐渐成熟的过程。
世界上90%的人都在0到A之前,这就是第一种人;
其中一小部分人经历了挫折后重启人生,然后一点点爬坡,这就是第二种人;
只有1%的人能爬到C处,领略人间真正的风光,这就是第三种人。
下面我们分别剖析一下商业/爱情/管理的本质:
2:商业的本质
世界上最赚钱的方式,就是努力让自己成为第三种人,然后去赚第一种人的钱。
因为第一种人占据了整个人群的绝大多数,因此请记住一句话:得他们者得天下。
要想抓住第一种人的心,就要了这种人的行为特征:他们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却又总是急于行动;他们既看不清真相,也看不懂价值,他们只想占小便宜,只想走捷径,只想得到情绪抚慰。
真正的商家(第三种人)卖的从来就不是便宜,而是让A觉的他们占了便宜。他们从不会给A讲道理,或者解释什么是价值,因为A根本就听不懂道理,也无法分辨价值,如果A能听懂道理和价值,那他们就不是A了,至少得是第二种人了(B到C之间的人)。
第一种人始终活在幻象里,他们宁可在假象里沉溺,也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因此如果向他们提供幻觉,就可以成为他们的主人;而如果让他们的幻想破灭,就会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
第一种人聚合在一起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最容易被极端的情绪打动。把一种说法用夸大的情绪重复100遍,就会被他们当成真理,这就在他们中间制造出了一种”羊群效应“。
因此,真正的商家(第三种人)只会做一个动作,就是不断的制造”情绪“在他们当中投放,他们就会被引领,你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你卖什么他们就买什么,然后赚取他们的钱。
很多广告和促销就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言之凿凿的重复某一个论断,不断的制造某一个情绪,就会让他们趋之若鹜,飞蛾扑火一般的涌来。
切记:千万不要用你认为的真相强加于他们,你只需要理解他们认知的狭隘,不断的制造故事和幻想让它们沉迷,你就能大获成功了。
再来看看爱情的本质:
3:爱情的本质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世界上的真爱那么少?
真爱只发生在两个圆满且成熟的个体之间,也就是只有两个C(第三种人)相遇的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
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实现了自我圆满,完全做到了爱自己,爱满则溢,然后才能真正的对别人好,才能做到“利他”,才能学会爱别人,爱世界。
比如第一种人,内心就是残缺的,匮乏的,褶皱的,他们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很多人在刚开始相爱的时候,口口声声说爱你,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往往会要求你做这做那,或者明令禁止你不能去做什么,生怕你不受他控制,这就是内心匮乏的表现。
这就是巨婴的最大心理特征,由于他们内心是残缺的,所以很容易对别人产生依赖,而他们又很容易把这种依赖当成是“爱”。
世上大多数的爱情都是两个残缺个体(第一种人)的摩擦与碰撞,然后产生的爱恨情仇,他们张嘴闭嘴都是“爱”,卿卿我我都是“情”,其实只不过是两个巨婴之间的相生相杀,最后必定是一场悲剧。
这种悲情的关系不仅在男女中,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关系中,比如友情,亲子,职场等等,把“依赖”当成“爱”是人们最大的执念,人们为了这种执念至死不渝。
世界上所有好的关系,只发生在成熟的个体(第三种人)之间,爱情,友情,亲情,合作都是如此。所谓成熟的个体,也就是实现了三个独立:财富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独立。
第一种人要想跟他人构建健康的社会关系,必须先完成一个任务:让自己走向成熟。当关系的双方有一方不成熟,就需要另一方去担待,这是依赖型的关系。当双方都不成熟,那就是互相伤害。
一个人无法独立,就会本能的依赖和寻找别人。当遇到了自己可以依赖的那个人,就认为自己的幸福有归属了,这就是典型的外求。
看看第一种人的行为特征吧:他们没办法给自己安全感、存在感、幸福感,所以严重依赖外界和别人,需要通过别人给自己带来这些感觉。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为你而生的,如果对方一直在付出和照顾,总有一天会感到心累,他可以照顾你三天五天/三年两年,但是不可能照顾你一辈子。
很多人受伤之后满大街地哭喊,却始终不明白一个道理,人在不成熟之前,建立的一切关系都是错的,每个人都将为自己的不成熟而买单。
看看现在的社会吧:满大街的巨婴,到处都是残缺的人格,他们口口声声都是爱,其实是把占有当爱情,把索取当成长,把依赖当互助,他们总是在外求,从不自我审视,其实是打着爱的名义自相残杀。人间无数的悲剧,都是由此引发的。
既然真爱只发生在两个成熟的个体之间,而在芸芸众生之中99%的人都是不成熟的巨婴,成熟又独立的人占比只有1%。那么两个1%的人相遇的几率则是万分之一,这就是为什么真爱如此稀缺的原因。
4:管理的本质
管理本质就是第三种人利用第二种人去管理第一种人。
那么这三种人该怎么分工,才能运转效率最大化?记住这三句话:
1:砍掉基层的“脑袋”,基层就是第一种人
2:砍掉中层的“屁股”,中层就是第二种人
3:砍掉高层的“手脚”,高层就是第三种人。
为什么要砍掉第一种人的“脑袋”?
因为这些人都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都是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辈,最容易乱起哄。
这种人最忌讳的就是想法太多,他们太喜欢对公司战略指手画脚,结果在公司制造各种负面情绪,如洪水般蔓延。
其实这种人最需要做的是执行,这种人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完成公司给自己制定的各种KPI考核,如果每次都能完成,那么就往上提拔,直至可以成为第二种人,乃至第三种人。
因此一定要砍掉他们的脑袋,让他们放弃各种胡思乱想,埋头往前冲。
为什么砍掉第二种人的“屁股”?
因为这种人往往是中层干部(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需要一边往上汇报工作,一边往下体察民情,要跑上跑下。
因此这一种人最忌讳的就是懒,逃避责任,滋生官僚主义。不能有屁股,人一有屁股就想坐着,这种人要跑起来,保持上下的通畅,杜绝形式主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公司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为什么要砍掉第三种人的“手脚”?
因为这一种人是高管(资源的掌控者),他们的作用就是给整个社会提供发展战略,他们最大的价值就是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水平。
因此这一种人最忌讳的就是“手脚”太多,所谓手脚就是他们的爪牙,他们一旦有了大量“手脚”,就会把手脚伸向各处,安排亲信在各个部门,拉帮结派,搞裙带关系,就会一心给自己谋私利。
因此要砍掉这种人的手脚,只留他们的脑袋,用来运筹帷幄,维系系统的运转。
5:如何对付这三种人?
首先,这三种人有不同的表现行为,比如《道德经》里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意思是:第三种人听见真理后,马上去践行;第二种人听见真理后,思考一下是真还是假;第一种人听见真理后,哈哈大笑,说这简直就是屁话。
也就是说:如果你讲的道理,不能让第一种人听完后哈哈大笑,都不是真正的道理。
对付第一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情绪”。投其所好,不断的去迎合他们的需求,他们就会飞蛾扑火般的涌来,义无反顾的追随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