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优化服务强主体。建立重点企业信息台账,“一企一策”制定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方案,深化个性化服务保障。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300余家,发放科技惠企政策汇编400余份。紧盯各类科技型企业申报节点,综合评估企业研发能力、成长性等指标,按照“补弱固强”原则指导企业补充完善,提高科技型企业认定通过率。今年以来,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136家、同比增长60%,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3家。

二是搭建平台强支撑。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联合华盛橡胶、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共建橡胶产业学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融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2次,举办第十二届化工产学研论坛等大型活动6次,引进高层次人才9人。加速建设院士领衔“引领性平台”,深化与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对接,共建橡胶产业高能级科创平台,成功签约国家级先进橡胶材料与高端绿色轮胎研究院项目。

三是统筹资金强保障。强化企业研发财政补助、“小升高”财政补助等普惠性政策落实,用好“创新券”减负和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今年以来,推荐申报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争取“小升高”、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补助等各类资金9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