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联生活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类女性分娩为何更危险》的科普文章,讲述了为什么女人在生孩子时特别容易发生危险。
文中指出,美国人类学家舍伍德·沃什伯恩于1960年首次提出了分娩困境(ObstetricalDilemma,又名产科困境)这个说法。
总的来说是因为人类是直立行走的,这就要求人类的骨盆不能太宽,否则会大大降低行走的效率,而这就对女性产道的大小产生了反向的进化压力。
与此同时,人类又进化出独一无二的大脑袋,这就对女性的产道带来了正向的进化压力。这两种相反的进化压力必须同时得到满足,所以人类只能选择牺牲另外一样东西,这就是婴儿在子宫内的停留时间。
于是,人类婴儿必须在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提前出生,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婴儿会如此脆弱的原因。
另外,人类母亲的产道在两种压力下进化得和婴儿的大脑袋刚好匹配,容错能力相当低,只要稍微差那么一点,分娩过程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这篇文章虽然讲的是科普,但也同时说明了一个现实情况,那就是,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里走一遭。用老辈儿的话讲,就是“大命换小命”。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不想生孩子是因为害怕危险。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生孩子,在网络上,这个问题每时每刻都在引发争论。
01.女性难以摆脱的困境
女性的生理构造与男性不同,天生就承载着繁衍后代的作用。自从人类出现那时起,生儿育女就成了女性不可推卸的责任。
然而,孩子生出来了,并不意味着责任的结束,反而成为一个开始。哺育、养育、教育,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这都是女性的专属责任。一旦一个孩子生性顽劣,或者不够健康,人们都会指责“妈妈没有尽到责任”,而很少去埋怨爸爸。
不仅如此,女性还要为此承担职场上的压力。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育龄女性,原因很简单:还没生孩子的女性工作不久就要怀孕生育,生了孩子的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很难全身心地应付工作。说来说去,生儿育女这件事,成了女性职业发展上的巨大阻碍。
这些困境,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女性的生育观。尤其是随着全面二孩、三孩ZC的正式实施,生孩子这件事给女性带来的困境愈发凸显。好不容易把老大拉扯大了,紧接着又来一个老二,身为母亲,一方面要照顾家庭,一方面要顾及工作,因此不得不在家庭和职场中疲于奔命。
而最令人无奈的是,这一切,全都被看成是女性的私事,没有人觉得这是需要“照顾”或者“优待”的问题,甚至还会说:“别人也是妈妈,怎么别人都做得很好,你却不行?”
换句话说,不是说女性完全不想成为母亲,只是在社会中,成为母亲难免要和职场发展相冲突,女性很难兼顾。
用韩国人口学者朴光骏的话说:“劳动市场中存在男女工资待遇上的差异及对女性保护事业(对生育和育儿的担忧)的不关心(甚至反感),在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女性劳动参与程度的增加导致了女性生育的延期或放弃,这些是导致韩国生育率极低的原因所在。简言之,正是对女性的歧视才导致了生育率的低下。”
02.生育自主权究竟从何而来
经济学上有一个观点是:经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剂。换句话说,越有钱,越生得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出现了“婴儿潮”,每个家庭都生育两三个孩子。当时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就是,有孩子的家庭是成功的、健全的和幸福的,而没有孩子的家庭是反常的、自私的和可怜的。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出生率再次降低,人们的注意力从生孩子这件事上转移到完善自我这方面。
其实这很好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接受了更好的教育,进入了有发展前景的职场,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这时候,女性就会明白:“我的人生意义并不仅仅是生儿育女,我也要拥有自己想要的那种人生。”因此,就会通过避孕来夺回生育的自主权。
也就是说,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生育方面就越有自主意识。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1925年出生的中国女性90%是文盲,平均生育5.5个孩子;1950年出生的女性文盲率降到40%,平均只生育2.7个孩子。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了。
回到当下,对一个有充分自我意识的女性来说,多生孩子并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因为在当下这样的shehui氛围里,仅仅“做女人”就已经够累了。
03.生不生孩子,是女性的自由
在《成为母亲的自由》这本书里,作者采访了17位决定不做母亲的女性,通过她们的讲述,作者发现:一个女性决定成为丁克,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后所做出的决定。
比如有的女性认为:我不是很喜欢孩子,甚至说很讨厌,哪怕看到朋友的孩子都会表现出轻微的抗拒,更说不出“真乖”这种话。所以假如我有了孩子,我并没有信心会对他好。我看到身边有孩子的朋友都非常辛苦,甚至失去了自由,这让我感到恐惧。我喜欢喝酒,喜欢抽烟,喜欢跟朋友在一起,但如果有了孩子,这些都做不成了。
还有的女性认为:地球已经人满为患了,非要多这一个人不可吗?就像最近几年我们总担心食物中会有微塑料,因此在这个严重污染的世界上活着,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无论是为了环境,还是为了下一代,我都不认为讲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上是好的选择。
还有的女性害怕生孩子,害怕生产时的痛苦和生命危险。
作者本身也是位无子女已婚女性,她与先生结婚5年,即将迈入40岁。当她做出不要孩子这个决定时,心中浮现了诸多烦恼、忧虑与不确定感,她想知道其他做出同样选择的人,最终是如何走过内心的挣扎与低潮。然而当她采访完这17位不同年龄与婚龄的女性之后更加确信,就算不生小孩,女性一样可以拥有幸福美满的无后人生。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出现,为女性自主、生育自由的天秤上增加了砝码。多少年来,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下,一直隐藏着一个准则:一个好女人就该在育龄生孩子,不然她就肯定出了点问题。然而,个体差异这么大,作为要承受怀胎十月、分娩剧痛、哺育艰辛的妈妈本人,为什么就不能在生育这件事情上做一个独立的决定呢?妈妈为什么就不能只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说,我不想生小孩,不愿意成为母亲呢?
说来说去,我们倡导的女权,不是一定要生孩子,也不是一定不生孩子。而是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