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长青社区党支部联合苏州市公交集团开启公交游学开启“苏州传统工艺文化”之行,领略传统手工艺之美,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站,小朋友们来到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揭开一两黄金一块砖的奥秘。一块合格的金砖要历时720天,经历29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极尽讲究。土必须是陆慕村当地地下1米到3米的中间土,只有这样的土才会粘而不散,粉而不沙,再把土露天晾晒一年,再用水化开后过筛三遍去除杂质,取最后沉淀在缸底的纯土人工反复踩踏、制胚,放到阴处吹干,期间不能风吹更不能日晒,最后用稻壳、柴、松针等文火慢烧、最后在从窑顶缓慢流入的水中逐渐降温,最后成为敲作金石之声、断之无孔的成品,最后再经过桐油浸泡和研磨,成为最终的御窑金砖。

走进博物馆,到处都是青色的石砖,小朋友直接拿出自己带来的小放大镜观看起来,还有用手机不停拍摄的。走进主馆,通过"开物--一块砖的修炼"、"成器--一块砖的旅程"、"致用--一块砖的时代"三大展厅,再现了御窑金砖从阳澄湖畔的黄泥粘土到王朝最高殿堂的历炼过程。第一展厅以黄泥铺地,通过一条时间的线索,介绍了从泥土到成砖的一整套流程;第二展厅,以一艘漕船为核心,展示了金砖从相城运往京城,借由京杭大运河与漕船,完成的一个空间上的转移第三展厅,通过一组金砖砖阵,展示馆内收藏的明清皇家御用金砖,以及金砖的使用范围 。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科技模拟、互动游戏等多种展陈手段层层递进,让人目不暇接,小朋友们对第三层使用金砖的建筑感到惊叹,原来这么多有名的建筑都有用金砖。

意犹未尽下,小朋友们来到了第二站,苏州花窗博物馆。作为苏作家具的代表,苏式花窗在苏式建筑艺术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制作技艺是 “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一部分。 走进花窗博物馆,博物馆内老师先是介绍了一个有趣的“儿童座椅”。这个“儿童座椅”全部为木制,做成了官帽椅样式,官帽椅是中国明式家具中的经典类型之一,它具有明式家具线条洗炼、造型舒展、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的特点。同时,官帽椅的形态典雅、端庄,它蕴涵了一种儒雅的文人气质,它形似官帽也正是“乐观入世”的思想表现。然而,随着老师的一个操作,椅子居然“变型”成了一个儿童手推车,引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紧接着,老师又展示了一旁可以“变型”的桌子。盖板一翻转,马上就变成了棋盘。带着巨大的好奇心,小朋友们正式开启了花窗的游览。清代银杏木雕花长窗上顶部的蝙蝠寿桃,回路花格镶嵌水仙瓜果的精雕,下部裙板的东坡赤壁图与仙山问道图,雕工精致。各式各样的雕刻都有着独属于它的美好寓意,而从花窗所雕刻的图案就可以看出所居住主人的身份,文人武将风格不一。木质本身的典雅加上惟妙惟肖的雕刻,散发着苏作工艺的精致气息,是苏州这座城市的记忆。

随着老师讲解的结束,小朋友们也结束了此次的公交游学。通过近距离领略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手工艺之美,感悟匠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