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女子收到法院裁定书,因交通事故需赔偿上百万,但女子压根就不会开车,也没开过车,甚至早在6年前就瘫痪在床,连下床都需要人帮助,这是闹了个什么样的乌龙,还是另有隐情呢?我们来看看究竟发生了怎么样的事情。

2014年,一位姓朱的杭州女子在上海打工数年,找到了心爱的男子,确定恋爱关系之后,两人如胶似漆,感情处的极好,男友为了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拿出积蓄来购置了一辆小轿车,说这样以后出行方便,节假日还能带着朱女士出去玩。

男友为了给足小朱安全感,还大方的要用她的名字去登记,向小朱要了身份证,办理车辆登记手续,此行为把小朱感动的一塌糊涂。但好景不长,2015年,朱女士患上了脑溢血,这种病发作的时候速度极快,抢救不及时就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而小朱也因此瘫痪在床无法动弹,正常生活都无法自理,所谓患难才能见真情,自从小朱一病不起开始,她再也没看见男友的影子,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整个人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朱在上海已经待不下去,只有回到杭州老家,一病就是6年,两条腿再也没像正常人那般站起来过,出行只能靠轮椅,生活还得父母照料。这样命苦的人好像并没有被上天眷顾,都已经过得如此悲惨了,2021年的一天,小朱的生活又一次被雪上加霜,她收到了来自法院裁定书

在裁定书中明确的写到,小朱在山东某地开车撞到人,对方死亡,小朱肇事逃逸,受害者家属告上法庭讨公道,小朱要赔偿死者家人110万元,如果不按判决执行,法院会冻结小朱名下的银行账号和资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见这裁定书后,小朱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诈骗,现在犯罪分子的骗局很多,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她不会开车,也没去过什么山东,一看就知道是假的,所以小朱选择不予理会,直接把快递扔进了垃圾桶。

原以为这小小的风波就这样过去,可没想到的是,小朱再次收到来自法院的传票,上面有写出具体的开庭时间,同时小朱出席,否则就会直接按之前的判决执行。第二次看见传票之后,小朱觉得事情的可信度被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假,她来到自己银行卡的开户行,在柜台查询之后才知道,法院已经冻结了自己的卡号,卡上的钱已经拿不出来了!这时候小朱才反应过来,原来真有这么一回事,法院的事情是真的。

小朱开始回忆上次裁定书中的内容,开车肇事,撞人致死,看来是有人盗用了自己的身份信息,事情发生在2021年的3月,开车的人和一个骑电瓶车的人相撞,判定书中有写车牌号,但小朱并不熟悉,反复琢磨了一下,看着车牌是以沪开头的,这才让她联想起来当初前男友为自己买的那辆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朱生病的时候突然入院,关于那车子的后续事情都没在管,法院认为车子登记在小朱的名下,她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才给出了110万元的裁定结果,本来小朱生病就花掉了许多积蓄,平时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做点小手工,或者在网上买点小东西来过生活,哪里能拿出一百多万的巨款呢?

思来想去,小朱觉得还是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能平白无故的背锅,拖着患病的身体,她返回上海,来到上海车管所查询车辆的相关信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用小朱名字登记的车辆居然多达18辆。除去当时前男友买的那一辆,还是剩下17辆,小朱听也没听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录下17辆车的登记信息之后,小朱发现了这些车的共同点,都是在二手车买卖平台办的登记手续,在这个平台上,只有出具一份委托书,拿着别人的身份信息就能直接给车上户,这样看来,肯定是有人拿着伪造的委托书办的登记手续。

想了半天,能和上海有联系,还动过她身份证的人只有前男友。结合那些车登记的时间,是在自己刚生病的一两年内,那段时间前男友抛弃了自己,说不定就在干这些违法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朱决定一查到底,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快,她找到了那时办车辆手续的平台,因为一下子办了17辆车的登记手续,平台相关人员保留着一些印象,清楚的记得,当时这些车都是登记在小朱的名下,但拿的是委托书,并没看见本人露面。

办手续的是两个人,平台留下了电话,并提供给小朱,希望可以帮上忙。当小朱打电话联系的时候,其中一个电话怎么也打不通,而另外一个接通之后却否认自己和此事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朱这是吃了个哑巴亏,背负了所有,自己查了个大概,决定直接找前男友摊牌,可对方张口就是说自己不知道这些事情,小朱最后报警解决。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最关心的就是小朱到底要不要为开车撞人的事情负责。根据我国相关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的就是机动车的所有人,所有人要根据真实的情况登记,对内容负责,和车辆相关的行驶证、登记证书等不用转让、出租、出借等,不能非法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机动车所有人提交了无效的材料和证明,或者证明有明显的涂改痕迹,提交的证明和真实的情况不相符,管理部门都是可以不给办理注册登记的。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车辆所有人把车子出借给他人,使用人和所有人不是一个人的情况下,出现了交通事故,应该是车辆的使用人承担相关责任。

结合本案来说,小朱就算是车辆的所有人,只要能证明当时开车的不是自己,那就是和交通事故没关系的,法院判定的一百多万赔偿就不用赔偿,还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去追究盗用身份信息的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