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抗日战争里中国第一次在正面战场的胜利”,90%的中国人都能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
台儿庄大捷。
可是,为何之前连连战败的国军,能在毫不起眼的台儿庄扬眉吐气?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台儿庄大捷背后复杂的暗流涌动……
1.
1937年的淞沪会战,战况惨烈,不用赘述。
这一战后,上海毫无悬念地被日军拿下。
而后,日军的目光,就放到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上。
老蒋急得上火:
不行!首都可千万不能丢掉。
情急之下,他安排了一个有“血性”的人来负责南京的防守。
这个人,就是唐生智。
他原本不负责南京的守卫,完全是老蒋临时安排上的。
淞沪会战之后,李宗仁和白崇禧等人坚决反对固守南京。
因为日军此时来势汹汹,凭借国军的作战能力,守卫南京不过徒增伤亡罢了。
要不了多久,南京必然被攻下。
然而,唐智生偏偏不信这个邪。
他胸怀凛然大义,振臂大喊:
首都可是国父孙中山陵寝的所在之地,怎么能随便就放弃!
在南京这寸土地上,就该流下战士的鲜血,让日本人看看中国人的厉害。
要是不牺牲几位大将,都对不起国父的在天之灵!
这番话那可是说得振振有词,慷慨激昂。
蒋介石原本就急得不行,一看有人愿意来守,顺手就安排上了。
然而唐智生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开始攻城。
一开始,唐智生还带领军队不断反击阻抗。
但不过两天时间,这哥们儿直接拉着大部队撤退。
关键是,在战前他为了表示自己死战不退的决心,特意把船只收缴。
这一招,是在效仿项羽的“破釜沉舟”。
显然,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日军的攻势。
这下反而苦了跟着他混的小弟,撤退的时候根本没有船可用!
很多人甚至直接跳进江水,只能硬生生游过江去。
这一系列骚操作的直接后果就是:
日军基本没花什么力气,直接拿下南京。
第二天,也就是12月13日。
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
被日军残忍杀害的中国军民30余万,属实是被唐智生给坑害了。
南京失守后,中日双方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惊之中。
从中国这边来看,不过区区五个月的时间,日军就把中国首都给拿了下来。
中国的军民伤亡都已经达到了百万人!
一个国家的首都被人轻而易举打了下来,这算个什么事儿啊!
中华民族的未来,身在何方?
日本这本其实也很懵圈。
中国也太不经打了吧……
事实上,日本在实施侵华战争开始之前就做好了战争计划。
也就是说,整个战争的节奏应该按照日本所预料的那样走一步看一步。
结果日本还没打几下,中国的首都都被拿下了。
按照最初的设想,只要打下中国首都,那么离国民党投降就不远了。
所以在日本的设想中,南京一战,差不多跟一战的“凡尔登绞肉机”是一个水准。
结果,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赢了?
蒋介石逃到武汉后,咬牙切齿,怒火滔天,绝对不向日本投降。
之后武汉陷落,他又跑到了重庆继续抵抗。
这下日本也犯了难:
中国还没投降,我们接下来又该干嘛?
2.
对于这个问题,日本人内部也进行过多番讨论。
实际上,日本并非想象中的铁板一块,内部不同派系的纷争很常见。
这些派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扩大派”,一个是“不扩大派”。
毕竟,对于日本这个“弹丸之地”而言,中国国土面积实在是太大了。
速战速决,逼迫中国投降,是最“适合”日军的战略。
他们打不起持久战:
第一,后勤跟不上。
日军的武器装备只能靠后勤补给,由此他们也不敢太过深入中国内陆。
第二,人不够。
日本是个岛国,兵力资源有限。
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全部输送到中国战场吧?
要是被偷家,可就彻底完蛋了。
蒋介石似乎就看准了这点,玩的就是一个“空间换时间”。
中国不投降,日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接着打。
在经过多次商议之后,日本内部达成一致目标:
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迫使中国政府向日本投降。
可是又该打哪里呢?
此时日军参谋部面临一个抉择:要么打武汉,要么打徐州。
武汉是中国的心脏位置,也是中国工业的重镇之一。
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大部分都是从武汉给制造出来的。
比如最为出名的汉阳兵工厂就在武汉,它的“汉阳造”贯穿整个了抗战。
而且,武汉离重庆只有不到900公里的距离。
要是日军真把武汉给打了下来,那中国的大西南势必燃起战火。
到那时候,中国守不守得住还真是一个问题……
幸运的是,日军选择了攻打徐州。
其实日军的选择也是结合了多方面因素的考虑。
徐州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的汇合点。
如果控制住了徐州,不管哪个方向日军都能进退自如。
也就是说,日军攻打徐州的目的就是在中国站稳脚跟,谋求后面动作的方便。
此时的日军,已经被中原分割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华北的日军,一部分是沪宁的日军。
要是能够拿下徐州,两部分兵力汇集,军事力量也能得到极大增强。
综合考虑,日军定下了南北夹击徐州的计划。
而日军第二军的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就负责北线的进攻。
面对势不可挡的日军,蒋介石的决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知道,他十分热衷于对这些大型战役进行微操。
然而他微操的水平却一言难尽。
比如在淮海战役中,有着“飞将军”之名的孙元良为了躲避老蒋的微操甚至不惜砸掉电台……
老蒋这次安排的人选,则是第五战区司令长李宗仁。
这两人的过节可不小。
李宗仁作为桂系首领,曾五次高举反对蒋介石的大旗,甚至三次逼迫蒋介石下台。
但存亡关头,个人恩怨和国家前途孰轻孰重,蒋介石还是很清楚的。
他明白,只依靠自己中央军的力量去抗击日军,根本不现实。
但是,面对日军的汹涌攻势,蒋介石的“一笑泯恩仇”,真的有用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