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说绿地开放共享,可以搭帐篷、露营、野餐,就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家门口的公园,拥抱大自然,放松身心。”日前,在芝罘区夹河生态公园露营的邓先生身心愉悦。碧海蓝天,顶顶帐篷,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网红旅游打卡地”。

近年来,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提出了新需求,如何让公园由“可观”转变为“可玩”?烟台市适时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拆除传统公园与市民之间的藩篱,实现市民与城市绿地的零距离接触。今年4月27日,烟台市启动绿地开放共享活动,首批选择16处公园进行试点开放。“从‘双节’假期开放的情况来看,绿地开放共享受到市民欢迎。下步我们将结合草坪养护任务、季节气候特点、绿地类型等,科学制订绿地开放共享方案,满足广大市民对绿地共享的新要求。”市园林建设养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烟台市将持续扩大城市公园绿地开放范围,各区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公园,按照“能开尽开”的原则,持续扩大绿地开放共享范围,加大公园、广场的草坪及林下空间开放力度。

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是一项全新的城市管理服务内容,市城管局将转变服务理念,摒弃“一开了之”的观念,着力强化绿地管理服务水平。梳理草坪空间、林下空间等活动空间,完善休憩健身和服务功能,扎实做好场地管理和卫生保洁等工作,让群众“进得去、坐得下、能活动”,打造人性化服务空间。还要健全完善公园广场使用功能,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绿地空间,推进健身设施有机嵌入绿地系统,满足不同年龄段休闲、娱乐、体育锻炼等需求。

想爆料?应用市场下载“网易新闻”APP,或拨打新闻热线18363817913,提供新闻线索。网易新闻广告热线18663870898,诚邀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