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紧挨着中秋档,包括《坚如磐石》、《前任4:英年早婚》、《志愿军:雄兵出击》,可谓是神仙打架!

然而,由陈导担任导演、耗资几十亿的国庆档巨制《志愿军:雄兵出击》却爆冷,连续十多年票房倒挂,至10月10日总票房才5.69亿。

这样的票房,不但只有同题材的《长津湖》的零头,连同时期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坚如磐石》都“倍杀”。

此外,该电影还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和"骂战"。引发舆论焦点事件的主要责任方是谁?在经历初期票房短暂冲浪后,11天持续倒挂,难道就是导演陈导的“自作孽”?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陈导的"自导自演"作品,再度将国演的风格推向了先锋,让观众看见了陈导风格的巅峰之作。然而埋头创作的导演,无端遭到网友大规模的“网暴”与质疑,在经历创作的辛酸与外界的毫不留情后,陈导是否还会有信心继续拍摄"志愿军三部曲"?

这一次,央视六套全力相助,却依然未能阻止票房的不断下滑,导演和央视的努力似乎都白费了。究其原因,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票房滑坡?与导演和演员的创作是否真的脱节?

9月28日,备受瞩目的抗美援朝题材巨制《志愿军:雄兵出击》正式上映,这部由陈导执导,邀请了唐国强、王砚辉、刘劲、辛柏青、张颂文等一线演员主演的电影,无疑是本届国庆档的重磅之作。

作为陈导继《我和我的父辈》后的又一部“国产艺术片”,这一次,他选择拍摄一部高规格的历史题材巨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抗美援朝这一英雄史诗。而作为“志愿军三部曲”的首部曲,《志愿军:雄兵出击》无疑承载了导演太多的期待。

然而,这部电影上映后,票房情况却并不理想。首日票房虽达到4300万,但随后票房增速就开始大幅放缓。上映第2天,电影票房就出现了首次的倒挂。之后,这种倒挂的局面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持续到第11天。这无疑对陈导这个在业内备受尊重的资深导演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面对票房的持续下滑,外界纷纷揣测其原因。有评论认为,这是由于观众“审美疲劳”,抗美援朝题材在近年来出现过度曝光,《长津湖》的热潮刚刚过去,观众对于同类题材的热情已被过度消耗。的确,在《长津湖》取得空前成功后,各路导演纷纷 tilt 向这一题材。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该题材下的佳作,本身的质量并无问题。

那么电影本身存在问题吗?有评论质疑电影选角设置过于年轻,未能充分演绎出志愿军的沧桑感。且陈导让自己儿子参演,存在“带私货”之嫌。

但是,这些所谓“问题”显然过于牵强。大部分演员都是实力演员,年轻也未尝不可。至于所谓“带私货”,仅靠一两条微博评论作为“证据”,显然毫无说服力。

如果说,电影本身存在的问题还不足以导致这样的票房滑坡。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观众的审美疲劳感被过度放大。

我们不应忽视,《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一部具有艺术水准的文艺片,本身注定就不会像《长津湖》那样获得超高票房。它追求的,是电影的文艺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不是商业价值。

然而,在《长津湖》推高观众期待的氛围下,《志愿军:雄兵出击》的文艺属性反被放大。人们下意识用商业片的标准要求它。在无法达到超高票房后,就轻易使出“审美疲劳”这样的借口进行解释。

其实,我们需要意识到,志愿军题材不应该被简单化为追求票房的商业工具。正如陈导在受访时所说:“我们应该用电影的方式,从人性的层面深入挖掘和呈现这段历史”。作为导演,他注重的是电影的内在价值,而不是票房数据。

然而,这种文艺片本位的创作理念,似乎与当前俗世的价值观念格格不入。人们习惯用票房来评判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在这个以商业利益为中心的体系下,注重内在价值的文艺片往往难以获得应有的关注。

其实,《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一部精心构思和创作的佳作,其电影艺术的价值不应被票房掩盖。我们需要在价值判断上跳出票房思维的局限,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评判一部电影的意义。

就在外界对电影的质疑之声此起彼伏之时,央视六套选择了站出来为电影宣传拉票。通过路演、直播等方式,六套为电影进行了大力推介。这无疑体现了央视支持文艺电影的用心。但是遗憾的是,即使有央视这样的强力媒体站台,也未能阻止《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的下滑。

这也进一步说明,电影的质量和价值需要观众去认可,外力推动的效果有限。央视等官方力量的大力推介固然可贵,但文艺片能否获得认可,还需要观众真正具备审视文艺的视角与热忱。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看到,陈导等主创团队是以敬畏的心态在创作,他们不应该成为网暴的受害者。电影人用心血投入艺术创作,应该获得基本的尊重。

《志愿军:雄兵出击》能否在后续票房中见起色?能否改变人们基于票房标准的价值判断?这都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但至少,作为观众,我们需要跳出简单的票房思维,用心去理解和欣赏这样注重内在价值的文艺之作。这不仅是对电影人的基本尊重,也是我们成为一个成熟的观众所应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