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封汉中王,无疑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当时蜀汉无论领土面积、还是人才储备都达到了巅峰状态,表现出的实战能力也非常强悍,先后从汉中、襄樊两线出击,打得曹操找不着北,《隆中对》的目标眼看着就要一步步实现。

可惜,刘备没想到的是,他自封汉中王这一举动,深深刺痛了盟友孙权。

孙刘刚刚联盟的时候,刘备是左将军,孙权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两人职级差不多,但刘备无论领土、兵力等各种资源都是不如孙权的。

没想到十几年过去,刘备翻身农奴把歌唱,由左将军扶摇直上加冕汉中王。而孙权却原地踏步,还是当初那个讨虏将军、会稽太守。职位的变化也反映了两人实力的消长,刘备已从当初的寄人篱下转变成“跨有荆益”,孙权却还在吃十几年前的老本,东吴疆域几乎没怎么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相当于两个小伙伴合伙创业。作为原始股东,一开始刘备的股份并没有孙权多,为了合作愉快,孙权还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让给了刘备。可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原本的互惠互利变成了零和博弈,刘备手中的股份越来越多,而孙权手中的股份反而被稀释了,借给刘备的那部分股份刘备也没有还的意思,这怎能不让孙权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落差?

刘备如果能保持低调,不去刺激孙权,或许能让孙权内心舒服一点。但刘备偏偏还很张扬,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可以名正言顺地升任总经理甚至董事长了,在职位上要彻底压孙权一头。但凡是个正常人,都不会咽下这口气,孙权当然也不例外。

而且,志得意满的刘备并未察觉到孙权的怨恨和不满,一味地与强大的曹操硬碰硬,过度消耗了自己的实力,对于身后的孙权缺乏防备,这也给了孙权可乘之机。孙权早就恨透了刘备,又怎会放过这种机会?

最终,趁刘备虚弱不堪的时候,孙权在背后给了刘备致命一击,将原本借给刘备的股份连本带利地拿了回来,终于解了心头之恨这才罢休。

建安24年注定是刘备悲喜交加的一年。刘备根本没想到,他自封汉中王表面上风光无限,却深深刺痛了盟友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