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率队前往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开展阳澄湖治理工作专题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露节气,在阳澄湖重元寺水域,碧波之下水草摇曳生姿,水下植物颇成规模宛若“水下森林”,鱼儿不时穿游其中。调研组现场听取了阳澄湖水生植被修复试点项目整体实施进展、取得成效及推广建议等情况的汇报,并先后实地察看了修复试点项目E3区域的进展情况和M2区域(阳澄湖国考断面阳澄湖心周边)的修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澄湖水生植被修复试点项目

自2021年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重建湖区水生植被1万亩,构建阳澄湖健康的生态系统,实现水生植被覆盖率、水体透明度、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净化水质和提高水环境容纳量。

2023年上半年完成试点区域万亩水域全覆盖,阳澄湖心国考断面(M2修复区)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E3示范区建立了以沉水植被为优势种的生态群落,形成稳定“水下森林”。自项目修复实施至今,阳澄湖心总磷浓度降低至0.045mg/L,同比下降6.3%,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优水质。

调研中,李亚平指出作为苏州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阳澄湖水环境的治理极为重要,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持续做好阳澄湖水生植被修复试点工作,总结梳理试点经验,逐步实现扩大推广,采取基于生态修复的解决方案,促进水源水质保护和生态优化。要聚焦水环境治理突出问题,深化产学研合作,破解生态修复瓶颈,以科学、系统的方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做好后期维护,进一步提升阳澄湖治理成效,全面提高阳澄湖水生态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国芳、秘书长黄戟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