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温岭总是格外浪漫。当城市夜幕慢慢降临的时候,灌着清爽的海风,街边屋檐下的灯火被次第点亮,街巷热闹了起来。装扮时髦的年轻人如约而至,巷道边的食肆、酒馆和各式排档进入一天的尖峰时刻。

穿过汹涌的人潮,孙露平总是偏爱巷角深处的那个海鲜大排档。身为成都人,他于去年告别家乡来到温岭,让这座城市新增了一名泵阀行业工程师,但他并未感觉自己有被当成一名“外乡人”看待,他也在适应着身为“温岭人”的新生活。这座城市为他带来了太多的身份、机遇和改变,安逸的生活与激情澎湃的事业,在这个时空里相伴相随。

大的平台与足够的尊重,惬意的生活与向上的事业,这种兼容并蓄,他认为是人生里罕有的馈赠。生活还是事业,在很多城市,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命题。但眼前,这座叫“温岭”的城市给了他两者兼得的机会,让他时刻憧憬着一飞冲天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安即归处

2022年的秋天,孙露平正式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拖着行李箱从四川一路来到温岭,进入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泵业上市公司从事研究开发工作。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美丽的“山海之城”,早在大四下学期,他就曾通过校招在这里进行过长达三个月的实习。

相较于初来实习时的忐忑、紧张、迷茫、不敢犯错和对未来感到焦灼,这一次,孙露平的心态变得平稳了许多。“我很放松,甚至有一种‘终于等到这天’的感觉。在学校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当时除了毕业答辩,满脑子都是加快进度结束再回到温岭来。”孙露平用“急切”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态。很难想象,只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这个年轻人就在这座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

“已经不能单纯说是对人才的优待了,这应该被称为‘厚爱’。”孙露平把“厚爱”两个字咬得很重。实习三个月期间,除了最开始两周初入职场的焦虑,之后的时间都可以用“巴适”来形容。四川话中,“巴适”是形容生活中舒适状态的词语。从初来乍到的上班族到如今的“温岭人”,孙露平的言语中总会不由自主倾露出如今“巴适生活”的自许。

贴心的员工宿舍,良好的工作氛围,优惠的人才政策……来温不足一年,享受到的全方位直接或间接的爱护,让这个四川小伙将温岭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来了就是温岭人,在温岭,没有‘新温岭人’‘旧温岭人’的区别。”然而除此之外,孙露平更看重的,是这个城市的潜力和对人才的诚意。

孙露平认为,城市对人才的关爱很大程度表现在“是否有耐心真正花时间和精力去培育人才”。在温岭,无论是城市还是企业,一以贯之的人才培养态度,让孙露平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对于刚入职场的青年人来说,机会太过珍贵难寻。但在温岭,这种机会几乎是以“兜底式”的形态被捧在青年人面前。“当所有人都告诉你,你可以在这里勇敢尝试的时候,原本不安的心也会一点点沉下来,这种被照顾的感觉很好。”孙露平说,自己很喜欢这种“有依靠”的感觉。近一年的工作时间里,他参与了很多次政府专门为青年人组织的交流研讨会,也在厂里师傅的手把手带领下一步一步精进着自己的专业研究。

而温岭让人依依不舍的,不只是容纳职业梦想和价值,还有承载生活的情趣。拥山抱海,温岭的独特景致和城市的生活态度都让这个来自内陆的小伙为之沉沦。“上进心强,机会多,但又不会给人疲于奔命的感觉”是孙露平给这座城市的定义,也是他和更多年轻人一起选择温岭的理由。

今年年初,他的另两位好友也在他的带动下来到了温岭。在城市里,越来越多年轻鲜活面孔的出现,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着这座“青年人才之城”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许之地

不仅是对刚毕业的青年学生,对于青年人才,温岭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吸引力。

2020年9月,王双双和丈夫一起入职了温岭第一人民医院,成为了院内的两颗“新星”。这不是王双双的第一份工作,从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后毕业后,她曾辗转多地工作。

对比以往大城市的工作生活经历,王双双夫妻俩明显更满意自己在温岭的际遇。“我爱人是玉环人,当时正赶上他博士后出站,选择工作的时候也去考察过周边的不少城市,大小(城市)都有,政策上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最打动我们的主要还是温岭的人才服务态度。”王双双说,在这场和城市的双向奔赴里,自己和家人一直都在被爱意包裹。

最近,温岭市委组织部刚刚帮她解决了家里小朋友上小学的问题。“我都放弃了,他们还一直坚持试试看,最后辛苦了很久才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真的感谢又感动。”只要谈起温岭对自己的关爱,王双双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能够数年如一日服务人才、照顾人才,实在是一件难得的事。王双双说,因为早前曾有其他城市的生活经历,所以刚来温岭的时候,自己并没有完全放下心来。“很多地方的引才其实是浮于表面的,把你引来后对你的关注就会越来越少,但是这种,说实话,对我们发展是极为受限的。而且在心灵上,还会有种强烈的失落感。”在过往的某些经历里,王双双显然并不怎么愉快,但好在,在温岭这个应许之地,她被照顾得妥帖又周到,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这座城市都为她带来了新的开始。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服务态度,在过去十几年都不曾间断。相较于对这座人才城市有初步了解的王双双,来温岭15年的葛杰对温岭有更深的感悟。

2008年,从江苏大学流体专业毕业,葛杰来到温岭从事水泵研发工作。“当时人才的概念还不太流行,是纯粹被这里的产业吸引来的,看来自己当时眼光不差,温岭也确实是有潜力的城市。”如今已是温岭当地一家上市公司技术总监的葛杰笑着说。

如今,温岭民用水泵在国内占有率已达到了2/ 3以上,国际占有率超过50%。作为温岭的支柱性产业,不管是过去还是今天,基础雄厚的泵阀产业都为温岭引来了一大批行业专业人才。葛杰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真是特别神奇的事情。”葛杰说,“人才、城市和产业相互成就,幸福感突然降临。”

放进时间的显微镜,温岭的轮廓逐渐清晰:这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产业集聚的特性决定了时代的机遇会降落于此。除此之外,一直以来被多数人忽略的创新与创业基因也始终在城市的血液中奔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之城

“我们今年实习来了很多新的小朋友,有温岭本地的,台州各个区县的,还有几个是从省外赶来的。”阮圣栋习惯将公司的实习生们称作“小朋友”,年轻化又显得亲昵的称呼,总能快速拉近他和员工之间的距离。

走进阮圣栋创立的“脑栋大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文案部、设计室、编导区、拍摄棚……错落分布的房间里,“挤”满了朝气蓬勃的青年人。

打造青年城,破解“青年人才”短板之痛,不仅要引来,更要引回。早在2022年6月,一向以工业发展著称的温岭就成功入选了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如今,乘着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东风,温岭在丰富青年友好政策、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搭建青年成长平台等方面不断发力,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方式正在悄然形成。

阮圣栋是温岭人才政策最早的一批的感知者。2018年大学毕业后,对短视频有浓厚兴趣的他顺利进入了百度工作。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让他偶然了解到了温岭针对人才的赛事和服务政策。“当时想着回来创业也挺好,虽然比不得大城市,但是人才氛围好。”阮圣栋说,回家乡创业后,自己在“卷”和“创新”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平衡。

带着青年人的激情和魄力,与大学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他在温岭成立了脑栋工作室,这位95后老板,终于在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随着短视频的不断出圈,2019年,阮圣栋找准了风口,将原来的工作室规范化,创立了台州市脑栋大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坚持就是五年。五年时间,人们对短视频的印象从“不务正业”到“不可缺失”,阮圣栋的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吉林、浙江、山东、山西……如今,阮圣栋的公司版图越铺越远,但“大本营”却始终设在温岭。

“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家乡政府对我的支持。我对这里,也有特殊的情感。”一次性创业补贴和青年大赛后给予的新锐众创空间场地奖励,成为了他创业前期的最大倚靠,市委人才办和团市委共同帮忙解决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也让他成功抢得了先机,快速完成资金流转,拿下推动公司升级的重要订单。毫不夸张地说,青年的每一步发展,都能在温岭窥到先机。

“给青年希望、平台、切实的帮助,尊重青年,理解青年,这里是真正的青年之城,是我们的城。”阮圣栋说。(陈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