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团队参与举办首届哈尔滨宾县寒地小龙虾美食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伟团队参与举办首届哈尔滨宾县寒地小龙虾美食节

我国的小龙虾产业是一个红红火火的产业。截至2022年,我国约有4万多家小龙虾专业门店,小龙虾餐饮产值约为3122亿元,比上年增91.8亿元,同比增长3%。小龙虾养殖面积逐年增长,小龙虾2022年产量约300万吨,同比增长13.9%,在我国淡水养殖品种中排名第六。小龙虾餐饮业发展依赖于上游养殖产业的发展,养殖面积增加,产量供给增加才能摊平价格,让更多的人享受小龙虾美味。

陆伟院长做大会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伟院长做大会报告

虾稻共作 寒地小龙虾

虾稻共作模式是目前综合利用价值高可规模化推广的小龙虾养殖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小龙虾与水稻共同生长,这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是在每年5月底稻田整田、插秧前后投放3cm幼虾或原有幼虾留存在稻田中继续养殖,6月底至7月初捕捞成虾上市。这种养殖模式目前最受青睐。

在稻麦粮食产区分布上,水稻主产于南方,小麦主产于北方。但在广袤的北方也有如翡翠一样镶嵌在大地上的绿色稻田,如黑龙江、河北、宁夏、新疆等地都有成片的稻田。小龙虾在南方红红火火发展了20多年后,南方养虾人一直渴望将“虾稻共生技术”推广到北方。经过这些年的筹备和研发,虾稻共生技术在北方迎来了突破,北方人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美味的物廉价美的本地产龙虾美食了。

陆伟团队参与举办首届天山红龙虾美食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伟团队参与举办首届天山红龙虾美食节
首届天山红龙虾美食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届天山红龙虾美食节

美味龙虾 北方人爱吃

“新疆维吾尔族顾客以前吃牛羊肉,一些人没吃过小龙虾,现在吃上自产的小龙虾美食非常欢乐开心。”江苏满江红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陆伟今年参与举办了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首届(天山红)龙虾美食节。新疆人对新鲜美味的龙虾美食的热情让他倍感欢欣鼓舞。不分民族和地域,人们对新鲜的美食品类总是期待和热情,这也让美食人对研发和创造满怀激情和动力。“新疆小龙虾养殖项目是江苏省科技厅援疆项目。”陆伟介绍说。9月份,陆伟和团队又参与举办了哈尔滨宾县首届寒地小龙虾美食节,这届美食节是由宾县官方、黑龙江水产技术推广站、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和黑龙江满江红龙虾产业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现场出锅的1000斤小龙虾,一个小时就卖光了,很多顾客来体验新鲜的小龙虾美食。”北方小龙虾养殖成功和市场的火爆,让陆伟有了“新的创业热情”,探索在北方更多的地方推广小龙虾养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苗北养 肉质非常好

小龙虾生长习性和温度水质气候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水温在18°C到28°C之间是小龙虾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使小龙虾的正常代谢率和生长率达到最佳状态:低于该温度会导致小龙虾生长缓慢,而高于该温度则会导致小龙虾吸氧困难,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水温太低小龙虾会打洞避寒越冬;水温太高,小龙虾会停止觅食和生长。冬季的时候,黑龙江温度低至零下20到40度,低于10℃时小龙虾就开始打洞,深度可达30到50厘米。”作为小龙虾养殖专家,陆伟颇有兴致的介绍了小龙虾生长习性,陆伟团队和黑龙江养殖技术团队对接研究分析后,通过“南虾仔北养殖”的模式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

龙虾苗在南京准备空运到哈尔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虾苗在南京准备空运到哈尔滨
龙虾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虾苗
龙虾苗抵达哈尔滨大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虾苗抵达哈尔滨大棚

“每年二三月的时候,把一斤达2.5万到3万头的小龙虾仔苗空运至哈尔滨,然后投苗到哈尔滨小龙虾标粗繁育大棚进行龙虾养殖,养殖两个月后就可以上市了。”陆伟说龙虾仔苗置箱空运及大棚养殖都是公司研发成功的关键技术。技术研发成功可以让小龙虾寒地养殖。“因为地理气候环境的原因,北方小龙虾肉质偏好。通过‘虾稻共生’,亩产可达3000元。”寒地小龙虾养殖的成功让陆伟看到了前景,“哈尔滨寒地小龙虾户外投苗成功率达80%,效果理想。目前还是小规模养殖,种苗技术成熟可以全面推广。”陆伟原来是南京的大学教授,投身小龙虾产业创业,教授创业有技术和学问优势,这让他的事业越做越宽广。

陆伟团队龙虾畅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伟团队龙虾畅销

陆伟介绍,“南虾仔北养殖”的寒地小龙虾技术具有可行性,当前可以探索建设高效的长期育苗基地,以供应广袤的北方稻田区域提升产量,满足逐年增长的小龙虾餐饮市场需求。

后记:到北方良田产稻区的南方人都会赞叹北方大米的产能和品质,技术的发展让南北物种和美食的演变有了更多的可能。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发展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让更多的绿色农业科技成果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