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阅读正文之前,请把倭瓜、吊瓜、方瓜、饭瓜、番瓜、北瓜、麦瓜、番南瓜、伏瓜、金瓜、饭瓜、老缅瓜、姜柄瓜、云南小瓜、茭瓜之类纷繁杂芜的名字丢在一旁,它们只会给你带来“知见障”,让你如坠五里云雾。

需要记住的,只有载入《中国植物志》的3个名字: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笋瓜/Cucurbita maxima西葫芦/Cucurbita pepo,都是葫芦科南瓜属的种类,生活中常见,但你不一定能分清。如何辨认?不难,follow me。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明代传入我国。果实形状五花八门,环肥燕瘦各有千秋,只有果梗的特征不变:果梗有棱和槽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看着没?先认准图1.1,只要是果梗长成这样的,甭管它长短高矮,都是南瓜。

除果梗外,南瓜还有一个特征:花萼裂片条形上部扩大成叶状西葫芦笋瓜的花花萼裂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不扩大成叶状。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原产北美洲南部,我国清代始从欧洲引入。品种相对贫乏,大部分长成图6的模样,近年来菜市场也有球形或近球形的品种出现,如图2.2、2.3。图2.4也是西葫芦,摄于武汉植物园。特征是:果梗具明显的棱沟蒂变粗或稍扩大但不成喇叭状

《中国植物志》曰:(西葫芦为)一年蔓生草本。但国内栽培较多的品种通常不爬秧,如图2.6,仔细观察能看出来西葫芦的花萼裂片末端不呈叶状。

笋瓜/Cucurbita maxima

原产印度。小时候见邻居家种过图3.1,称“看瓜”,供观赏之用。最常见的是图3.3,菜市场常有售,即“贝贝南瓜”。特征为:果梗短圆柱状不具棱和槽瓜蒂不扩大或稍膨大。有些品种可以长得很大,动辄几百斤,国外的“巨无霸”南瓜多数都是笋瓜。

日常生活中,笋瓜和南瓜可统称“南瓜”。我用笋瓜做过“南瓜盅”,过程比较简单:红烧肉先做好,放进掏空的笋瓜中再蒸一遍,还行,凑合吃。

搅瓜是什么瓜?

又名金瓜或金丝搅瓜,老熟瓜皮作金黄,瓜肉经煮熟后,可搅拌成晶莹透明的金黄色细丝供食用。看图4.1即可知,此系西葫芦,只是吃法与寻常品种迥异。另据《中国植物志》,笋瓜也有别名曰“丝瓜”,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大概笋瓜也曾充当“搅瓜”的角色。

云南的“米线瓜”

据《中志》,南瓜属在全世界约有30种,FOC改成“About 15 species”,缩水一半,大概是种类合并导致的。除南瓜、西葫芦和笋瓜外,我国还有其它引进的种类,如黑子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因外种皮黑色而得名,其老熟瓜内部呈纤维状,故又有俗名曰“米线瓜”。云南栽培较多,广东也有。

云南朋友对“米线瓜”鄙夷不屑,说一般喂猪为主,基本没人吃,但搁广东人手里就不一样了。图5.4即是湛江吃法,以黑子南瓜内部的“纤维”烹制而成,此时它叫“鱼翅瓜”。你看,云南用来喂猪的东西,这里却当成“鱼翅”来吃,都是南方人,东南和西南咋就差距那么大呢。

骗人的“飞碟瓜”

多年前青岛各景区流行一种“特产水果”,如图6.1左,上当者众----这玩意儿叫飞碟瓜,不能生食,更不是“特产”。曾列为西葫芦变种/var. melopepo,现已提升为种C. melopepo,中文名田野南瓜。其果实“骨骼清奇非俗流”,屈居于西葫芦之下有点委屈。

一个思考题:图6.1右边的小瓜商品名太阳瓜,请问它是南瓜属中的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