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锡动物园的鹤岛微湿地,住着22只珍稀“仙鹤”——白枕鹤。它们身披灰羽,颈部雪白,体态俊秀飘逸潇洒,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一跃成为锡城市民的“新宠”。事实上,作为“中国动物园协会白枕鹤保护繁育科研基地”,无锡动物园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与白枕鹤结缘,从收留、养殖到孵化,经过一个甲子的不断尝试努力,始终站在全国的领先位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无锡动物园就拥有100多只白枕鹤

白枕鹤有多珍贵?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白枕鹤的保护级别由原来的国家二级提升为国家一级,全世界仅有3000余只。无锡动物园目前拥有22只白枕鹤,且每年可以成功配对繁殖后代,在全国动物园内可算是“佼佼者”。该园繁育场保育员王磊告诉记者,白枕鹤主要繁殖地在黑龙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广大地区,冬天部分迁徙到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的湿地越冬,因此无锡的气候并不适合它们生活,对于白枕鹤繁殖后代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到了5、6月,天气潮湿易滋生细菌感染,不利于它们生长发育。

无锡动物园1956年建园开始即饲养有丹顶鹤、灰鹤等少量鹤只供展览。上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猎户和市民在太湖流域救助鹤群,陆续送到动物园来,没想到越来越多,五六十年代光白枕鹤就有100多只。”王磊表示,可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到了1985年无锡动物园仅留存26只。王磊告诉记者:“当时,这群鹤中出现求偶配对行为,我们开始意识到白枕鹤繁殖工作的重要性。1986年白枕鹤首次成功繁殖,持续数年都有很好的成绩。”

成绩斐然

从自然孵化到科学育雏

“以前没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此项工作,白枕鹤的繁殖基本上采用自然孵化、人工育雏的方法,因而繁殖率低,从1986年至1999年的14年中,总共才繁殖成活了14只白枕鹤。”王磊说。有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鹤的繁殖工作后,白枕鹤的科学饲养和管理水平都得以提高,同时在开展一系列的科研活动后,无锡动物园的鹤类繁殖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并创造了一对种鹤年繁殖成活7只小鹤的最好成绩。

采用人工孵化鹤卵以后,种鹤的产卵数量普遍提高,但同时种卵的受精率却一直很低。“2000年3对种鹤共产卵26枚,有精16枚,受精率61.5%;2001年3对鹤共产卵34枚,有精22枚,受精率64.7%。此外,2001年首次产卵的3对亲鹤共产卵15枚,只有1枚卵有精,提高种卵的受精率成为人工繁殖中的关键之一。”无锡动物园繁育场保育员胡忠伟对此如数家珍。

人工喂养白枕鹤可是一个细致活,刚出生的小鹤不会自己觅食,需要饲养员用镊子夹食物单独喂。据了解,因为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刚出生的白枕鹤需要每隔两小时喂养一次,24小时不间断,也离不开人。

防止近亲繁殖

每一只白枕鹤都有身份证

无锡动物园作为“中国动物园协会白枕鹤保护繁育科研基地”,承担着易地保护的重要职责。去年,无锡动物园特地改造了湿地区,为22只白枕鹤建立了“鹤岛微湿地”。整个鹤岛微湿地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括了林地、湿地、草地、灌木丛等,既适合白枕鹤散步觅食,也适合胆小的白枕鹤躲避以及繁殖期的产蛋孵化。王磊表示,鹤类对笼舍条件、饲料虽有一定要求,但整体是非常适合无锡这样规模的动物园饲养的。

接下来,还将与南京红山动物园、哈尔滨动物园,进行换种合作,“很多动物园只有单性别白枕鹤,比如南京红山动物园只有4只雌性白枕鹤。这样定期交换,也是为了防止因近亲繁殖出现畸形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白枕鹤也是有“家谱”的,国内每一只白枕鹤都是有身份证的,年龄、性别、父母是谁都一目了然。

无锡动物园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大力发展以白枕鹤为主的各种鹤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同时开展各种科研活动,以鹤养鹤,以科研促繁殖,为鹤类的保育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