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一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纪录片《以色列的诞生》于二○○八年上映。

哈马斯海陆空三路突袭以色列,全球震惊,连日来世界各大媒体铺天盖地报道这一突击事件,有的形容为“中东九一一”,有的则指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闪电战”。突袭发生之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立即对哈马斯宣战,发出最后通牒,大有炸平加沙地带之意,一场新的大杀戮即将展开。美国火上添油,急派航母战斗群奔赴地中海支援以色列。

这几天笔者看到好几个与今次巴以冲突有关的视频,其中一个是美国国家安全会议战略沟通协调官柯比(John Kirby)谈及看到今次哈马斯突袭事件的残酷血腥画面时,表情痛苦,哽咽失声。不少网民指柯比是在镜头前做戏,因他几度哽咽失声却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连眼湿都没有。但无论是真也好做戏也好,都反映美国人对事件的震惊,某种程度上的确有点像“九一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以色列不在美国境内,却是美国犹太人的家乡。“九一一事件”美国被拉登打个措手不及,今次哈马斯突袭,部署之精密、规模之大、攻击力杀伤力之强,可谓前所未见,而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和美国CIA事前一无所知,也是被打个措手不及。拜登第一时间谴责哈马斯“邪恶”,福特号航空母舰战斗群以及五千士兵,立即驶往地中海支援以色列。换个角度看,可以说是哈马斯调动了美军,有人因此认为哈马斯是“围魏救赵”,这个“赵”指的在俄乌冲突中与美国北约支持的乌克兰陷入苦战的普京,这当然纯属猜测,正如美国指责伊朗是哈马斯发动突袭的“同谋”,却找不到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国对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取态,明显地以宗教站队,同属天主教基督教的美英德法意五国元首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以色列,而伊朗、卡塔尔、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则表态支持或同情巴勒斯坦人,黎巴嫩真主党更出手炮击以色列。敌我分明,再次印证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观点。

巴以冲突和中东乱局,涉及该地区千百年来错综复杂的宗教恩仇,谁是谁非,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至于近因,或者可从七十多年前犹太人争取独立开始说起。朋友转发BBC拍摄的《以色列的诞生》给我,这部大约六十分钟的纪录片于二○○八年上映,导演Jeremy Bowen带领观众回顾以色列这个国家的诞生,分析一九四八年引发以色列独立战争的事件,以及对阿拉伯、中东关系的影响。纪录片采访了包括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等重要人物和多名亲历者,引用大量历史镜头和图片资料,对了解当今中东问题包括巴以冲突的历史根源很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纪录片是西方人制作,难免多从西方视角看历史与现实,但亦力图做到客观持平。美英西方国家指摘巴勒斯坦人暴力反抗以色列占领者是恐怖主义,而影片中对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不乏同情心,有一句对白很耐人寻味:“恐怖主义到底是什么?那要看是什么人站在什么立场”。影片中提到曾在20世纪80年代两度出任以色列总理的沙米尔在新中国成立前是暗杀组织领导人,另一名前总理贝京曾经指挥实施绑架和爆炸的秘密组织伊尔贡,该组织摧毁了位于耶路撒冷的英军总部,杀死九十一人,影片播出英军总部被炸成废墟的画面。今天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在巴勒斯坦人和一些阿拉伯国家看来,和当年犹太复国主义对英国统治者使用炸弹和暗杀,本质上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纪录片引述目击者和以色列情报部门指挥官的报告,揭露两支被英国人称为恐怖组织的以色列武装队伍,在一九四八年四月九日攻击一条巴勒斯坦村庄,杀死一百二十人,包括睡梦中的一家八口。主持人在影片中读出这名指挥官报告的内容:“所有的家庭,妇女、老人、儿童都被杀死,尸体堆积如山。一名看守在母亲面前杀死了她的婴儿,她昏倒后,还把她处死”。历史不是黑和白、正和邪那么简单,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对于今次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滥杀无辜,或许会问,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究竟谁是杀戮者?谁是复仇者?

中国外交部反对和谴责伤害平民,呼吁巴以双方立即停火。中国在半年前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的和解复交,证明“以和为贵”的理念可以被中东阿拉伯国家认同。不过巴以问题复杂得多,造成今日之局面,美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普京就指事件证明美国的中东政策失败,此言不无道理。支持以色列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支持以色列是美国的政治正确。突袭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帖文呼吁巴以停火及要求哈马斯立即释放人质,立即惹来美国右派群起抨击,指摘布林肯脱离现实,同情哈马斯,吓得布林肯立即删掉帖文。美国,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