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起小行星这个词时,你可能会想到那些巨大的岩石天体,它们在无垠的太空中飞驰,有时甚至会与地球发生碰撞,引发灾难性后果。但并非所有的小行星都有着巨大的身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些小行星的尺寸只有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它们就像宇宙中的小石子一样,静静地围绕着太阳运转。

那么这些微小的小行星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为何会被归类为小行星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探索一颗特别的小行星——龙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宫小行星到底有多小?在1995年5月,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3.4亿千米的太空中发现了一颗小行星,但这颗小行星直径只有约900米。当时,科学家们并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给予了一个编号1999 JU 3。

你可能会疑惑,这么小的天体为何被称为行星呢?实际上,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定义,小行星是指那些绕太阳运行、比行星和矮行星小、未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质的天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一定义,太阳系中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小行星,其中大多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因此,龙宫也是小行星家族的一员。

然而,并非所有的小行星都像龙宫一样微小。事实上,在已知的近3万多颗近地小行星中,直径超过1公里的有500多颗,其中只要有一颗撞上地球,就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龙宫会有撞上地球的风险吗?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龙宫绕太阳的轨道距离为0.96-1.41天文单位,而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天文单位,因此龙宫的轨道与地球的轨道存在交叉。龙宫与地球的最小轨道距离约为9.5万公里,因此被归类为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让我们一起揭开龙宫的神秘面纱。龙宫是一颗深色的天体,表面覆盖着大量的岩石和尘埃。尽管它没有明显的撞击坑或山脉等地貌特征,但却存在着一些平坦或凹陷的区域。此外,龙宫也没有明显的大气层或磁场等保护层,因此经常受到太阳风和微流星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隼鸟2号拍摄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龙宫的形状大致呈菱形,表面覆盖着各种大小的岩石和尘埃,而没有明显的撞击坑或山脉。这表明龙宫是一颗碎石堆小行星,由许多小碎片在微弱的重力作用下松散地聚集在一起。这些小碎片可能是由更大的小行星在撞击过程中破裂而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宫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密度不均匀的岩石和尘埃。这些岩石和尘埃覆盖了整个小行星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度不一、松散不稳的表层。这种表层给探测器的着陆和采样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探测器的偏移或沉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隼鸟2号还发现了龙宫表面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颜色区域,一种是较亮的区域,另一种是较暗的区域。科学家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龙宫表面的物质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照射而导致的。亮区域可能是受到了较少照射,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物质,而暗区域可能是受到了较多照射,导致物质发生了变化。

隼鸟2号探测器是日本航天机构(JAXA)发射的一个小行星样本返回任务。它携带了多种仪器和设备,通过这些工具,隼鸟2号不仅拍摄了大量清晰的龙宫表面图像,还测量了其形状、重力、温度、成分、矿物和有机物等多方面的数据,为我们揭开了龙宫的真实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隼鸟2号于2018年6月抵达龙宫,并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探测工作。在这期间,隼鸟2号拍摄了许多照片,并向小行星表面发射了着陆器和一个撞击器,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样本和进行各种测量。

隼鸟2号在对龙宫进行了系统的探测之后,开始了最终的任务——采样。它曾对小行星龙宫进行了两次采样,其中第二次采样最为特殊。

在2019年4月5日,为了能够采集小行星表面下的新鲜样本,隼鸟2号对小行星龙宫进行了一次轰击。这次轰击在小行星龙宫的表面造成了一个直径约10米的撞击坑,这也是人类首次对小行星进行的轰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隼鸟2号在两周后返回撞击坑附近,并成功收集了撞击后飞溅出来的物质。隼鸟2号利用自身携带的撞击器,在距离龙宫约500米处释放了一个直径约30厘米、重约2.5公斤、装有炸药和铜球的弹丸。弹丸以约2公里/秒的速度撞向龙宫表面,并引爆炸药,将铜球加速到约7公里/秒,并将其打入龙宫表面约1米深处。这样一来,就可以将龙宫表面下未经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照射过的物质暴露出来,并形成一个撞击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隼鸟2号在轰击前已经飞到了小行星背后,以避免被飞溅出来的碎片伤害。在轰击后约两周后,隼鸟2号重新飞回撞击坑附近,并拍摄了清晰的图像。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撞击坑呈圆形,边缘有明显的抛物线形状,坑内有不同颜色和亮度的物质。科学家们分析认为,这些物质可能是由于撞击产生的高温和高压而发生了化学或物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隼鸟2号在完成采样后,于2019年11月离开龙宫,并开始了返回地球的旅程。在2020年12月6日,隼鸟2号将装有样本的回收舱释放到地球大气层中,并成功降落在澳大利亚沙漠中。回收舱内共有约5.4克的样本,其中包括沙子、碎石和细粉。这些样本将被送往日本和其他国家的实验室进行详细分析。

日本为什么要专门研究这颗遥远又微小的小行星呢?龙宫是一颗非常有价值的小行星,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太阳系和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这是因为龙宫是一颗碳质小行星,主要由碳和其他有机物质组成,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类型的小行星被认为是太阳系早期的遗物,它们可能在太阳系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没有经历过太大的变化。因此,它们可能携带着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的秘密,甚至可能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关。

龙宫的研究可能揭示太阳系形成早期的信息。通过分析龙宫中的矿物、同位素和有机物,我们可以了解太阳系形成早期的环境和过程,以及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可能途径。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地外生命以及未来的太空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龙宫小行星虽然体积微小,却蕴含着宇宙和生命的重要线索。隼鸟2号探测器的壮举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窗口,也为我们认识自身提供了新的视角。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探索者能够继续前行,揭开更多宇宙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