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专栏:重温经典——帝国主义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托洛茨基在《帝国主义大战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1940年5月)<中国的重大教训>里指出——中国的惨痛经历,给所有被压迫民族上了宝贵的一课。1925—1927年的中国革命本来完全有可能胜利。在当时,一个统一的、完成改造的中国,将会在远东成为捍卫自由的坚强堡垒。整个亚洲的命运,乃至全世界的部分命运,也都会被改写。然而,当权官僚对中国群众缺乏信心,他们为了拉拢军队将领,便利用自己的全部力量,迫使中国无产阶级为资产阶级打下手,从而协助蒋介石粉碎了中国革命。理想破灭、军阀混战、虚弱不堪的中国,向日本的入侵敞开了大门。

每一个濒临灭亡的制度,都无法从历史教训中学到任何东西,斯大林寡头集团也不例外。在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当权官僚再次让中共接受蒋介石的束缚,摧残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动性的萌芽。抗日战争已经打了将近三年,而如果中国能以土地改革为基础,发动真正的人民战争,并将革命之火传给日本士兵的话,日本将会遭遇真正的惨败,抗日战争也会及早结束。

但是,中国资产阶级害怕本国的武装群众,更甚于害怕日本强盗。如果说,蒋介石——凶残绞杀中国革命的刽子手——是为形势所迫而抗日的话,那他的纲领依然跟以前一样,是以压迫本国工人群众、向帝国主义屈膝退让为基础的。东亚的这场战争,将会越来越紧密地同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结为一体。中国人民只有在年轻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实现独立,而世界革命的复兴将重新点燃无产阶级所必需的自信心。他们将指出一条坚定的前进道路。把我们的中国支部建成强大的革命党,是事变的进程向我们提出的紧迫任务。

1938年,托洛茨基为伊罗生《中国革命的悲剧》一书撰写了导言。我们截取几段——

1、在1925-27年的中国革命中,共产国际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本书对它有很详细的描写。但在共产国际的文案中,我们如果想找到一本能多少企图予中国革命以一幅周详的图画的,却总是徒劳,不过我们还能找到几十种「行情性」的著作,它们卑顺地反映着共产国际政策,或更正确些说,苏维埃对华外交政策的每一个曲折,且把事实与一般的论断穿凿附会于每一个曲折。这种文献只能叫人引起心里的反感,而伊罗生的书则与此相反,他从头至尾代表着一本科学的著作。他秉着科学的良心,研究了大量直接材料与补充材料,乃以此种研究作为本书的根据。伊罗生从事本书的著作,花了三年多的光阴。还有一点也得说明的,就是他以前以记者及中国生活观察者的资格,在中国度过了差不多有五年之久。

2、在罢工、农民暴动、1925—27年的军事征伐中,一个新的中国诞生了。那些与本国及外国的资产阶级相联结的军阀,只能将国家弄得四分五裂,这时中国工人却成为国家统一之不可抗拒的推动力之掌旗手了。这一运动,无可争论地能与法国第三等级反特殊主义的斗争,或与后来德国与意大利人为国家统一所做的斗争相比拟,但中国又与资本主义初生的国家不同,在那些国家中完成国家统一的问题落于小资产阶级的肩上,部分的还在资产阶级的,甚至在地主(普鲁士)的领导之下,而在中国则无产阶级出来作这一运动的原动力与潜能的领袖。但是恰恰因此,无产阶级使资产阶级感受到一种危险,即统一后的祖国的领导权将不操在后者的手中了。在全部历史中,爱国主义总与政权与财产不可分离地相联结的。感受到危险之时,统治阶级是从来不惜使他们自己的国家分解的,它们只求在这种方式之下,能使它们在一部分的国土上保持权力。因此,如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在1927年掉转武器来反对无产阶级,反对这国家统一的掌旗手,那是完全不足奇的。关于这一转变的描写与解释,占据着伊罗生这书的中心地位,它给了我们一个了解中国革命与目前中日战争之基本问题的锁钥。

3、如果没有1925-1927年群众有力的国民革命运动,目前国民党之统治大部分中国领土便不可能。对于运动的屠杀,一方面使权力集中在国民党之手,另方面也命定了国民党在反帝斗争中只能采取半吊子的办法……中国民族的两极化将受到剧烈的推动。在最短促的时期内,成千百万的中国无产阶级将被动员起来。另一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将愈加依赖于日本资本。他们将比过去更不能领导民族战争,尤其不能领导民族革命了……那个数量更大,社会地位更强,政治上更加成熟的中国无产阶级,将起来领导农村与侵略者作对。对于外国奴役者的仇恨,乃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凝固力。人们必须想到:新的民族革命会仍旧在目前这一代人的生存期间置于议事日程之上。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为要解决这些落在他们身上的任务,必须充分融化中国革命的教训。在这一意义上,伊罗生的书能予以无可替代的帮助。现在只希望此书能翻译成中文与其它的外国文字。

【评析】:托洛茨基是与列宁齐名的苏联早期革命家、理论家,而且他文武双全,还是俄国十月革命期间的最高军事指挥官。虽然他之后同斯大林分道扬镳了,但他一直继续从事着共产国际的运动,他对中国革命的研究非常深入专业,而且充满了巨大的悲悯和同情。所以,身为国人,自然对他抱有好感和崇敬。

他说——1925—1927年的中国革命本来完全有可能胜利。在当时,一个统一的、完成改造的中国,将会在远东成为捍卫自由的坚强堡垒。整个亚洲的命运,乃至全世界的部分命运,也都会被改写。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话中有话,但似乎他意犹未尽。冥冥中好像受到了什么点拨,总觉得有必要有代为托洛茨基一吐为快。事实上,中国近代遭遇的苦难,尤其是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来讲,历史的记忆伤痕累累。然而,这个苦难的程度及战争的态势,与一个人的早逝息息关联,他就是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孙中山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17年(民国六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于次年夏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祝贺俄国革命的伟大胜利。1919年(民国八年)的五四运动,给予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评价和支持学生运动。1919年8月,孙中山委派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等人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理论。10月,宣布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民国九年)8月,孙中山指示驻闽、粤军回师广东,驱逐了桂系军阀。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孙中山从1920年(民国九年)开始与苏俄人士接触。1921年(民国十年)5月,在广州就任非常国会推举的非常大总统,接着出师广西,消灭了桂系军阀陆荣廷的势力,准备以两广为根据地北伐。12月,孙中山在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讨论建立革命党和革命武装问题。

1922年(民国十一年)4月,又在广州与苏俄的全权代表会见,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援助转而希望联俄。6月,因政见不合与陈炯明决裂,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再赴上海。此后,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民国十二年)1月,孙中山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奠定了联俄政策的基础,随即派廖仲恺赴日与越飞谈判。同时,表示服从孙中山的滇、桂军队将陈炯明逐出广州,2月,孙中山从上海回到广州重建陆海军大本营,以大元帅名义统率各军,综理政务。与此同时,逐步加紧改组中国国民党的准备工作。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陷于极为困难的境地,他决心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欢迎李大钊等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军队打下基础。这个学校即是黄埔军校,武器装备、师资教材等等均由苏俄大力援助。

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在此,我们看到,孙中山及国民党与苏俄的交往始于1918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久,而且与苏俄合作交流的深度广度也是超出我们普通认知的范畴,《致苏俄遗书》作为孙中山的三大遗嘱文件,可以想见与苏俄的亲密程度,并将与苏俄的关系定位为良友和盟国。展望未来,所谓——“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不仅孙中山,其实蒋介石彼时与苏俄也十分亲密,我们从蒋介石把儿子蒋经国送去苏俄留学并可见一斑。蒋经国的履历资料显示,1925 年夏参加抗议五卅惨案的游行示威, 因行动激进遭学校开除。随后转入北平外语补习学校, 又因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被监禁两周。同年10 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发表声明指责蒋介石叛变革命。1928 年秋从中大毕业后进列宁格勒托玛卡红军军政学校进修, 半年后毕业, 担任列宁学院中国学生的助理指导。1930 年曾要求回国被拒绝。1931年被下放劳动,先后当小火车站搬运工人、弥尔他金矿矿工。1933年后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先后当技工、技师、副厂长兼工厂报纸主编。俄语名尼古拉。1935 年与苏联女工费娜( 后改名蒋方良)结婚,1月在列宁格勒的《真理报》上发表《给母亲的信》, 批评蒋介石的“清共” 政策。1937 年3 月带全家回国。而在这之前的1936年,毛主席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才在东北军将领李杜的帮助下被送往欧洲,随后到达苏联入莫斯科国际儿童院。后来,毛岸英为国捐躯牺牲在朝鲜战场,蒋经国则继承蒋介石衣履成了台湾领导人。

我们再看一个人,那就是对蒋介石影响极大的宋美龄。1922年12月的一天,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晚会,蒋介石也应邀参加。就是在这次晚会上,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了宋美龄,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娶她为妻,但遭到宋庆龄的坚决反对。1927年3月蒋介石率北伐军杀进上海后对宋美龄穷追不舍,惟一持赞成意见的大姐宋霭龄抓住小妹爱虚荣的心理,历数嫁给蒋介石的好处。在姐姐的劝说下,她终于下定决心,于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夫人”后,宋美龄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美貌,跟随蒋介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参与了一系列活动,并长期扮演重要角色。

一九二七,注定是个特别的年份,也是一个凶险的年份,2+7=9,即199,这是个一个难逃的劫数。从先1927年12月,蒋介石屠杀共产党之后,所谓循基督教仪式看,蒋介石即是一个投机分子无疑。而宋美龄的全面西化,我们从以下可以想见——1917年8月,宋美龄从美国回到上海,她决心要掌握流利的汉语,精通祖国的古典文学,于是请了一位私塾先生。这对她后来写一些文字稿和公开的演讲稿都起了很大作用。由于社交能力强,宋美龄很快成为上海名流圈中男士追求的目标。所以说,蒋介石在漫长追逐宋美龄的过程中,在思想脱变方面肯定受到了宋美龄的极大影响,就是依靠依赖重点由苏俄转向了英美帝国主义。否则,蒋介石也不可能贸然向共产党举起屠刀。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的期间,苏俄高层对华及国共双方在交往的政策目的路线,及方针方式方法等方面出现了矛盾、纰漏和过失,国际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最最主要的是蒋介石与孙中山不同,孙中山是久经风雨、久经考验的职业革命家,是倾向苏俄、愿与苏俄结盟的新三民主义倡导者、弘扬者,以及社会主义倾向者、同情者、向往者;而蒋介石只是一个政治投机和冒险分子,自私自利、唯利是图是蒋介石及环伺其周围集团的本质和本性,他们是大资本家、大地主及帝国主义的维护者、捍卫者和代言人,所以,同共产党决裂不可避免。

从1927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蒋介石集团对中共进行了十年的围剿,至此,中共红军的力量也就剩下号称的二万余人。1931年九一八,蒋介石集团没放一枪一炮丢掉了东北三省。此时此刻,蒋介石正在干什么呢?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这即是对中共苏区的第三次围剿。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显见,蒋介石集团将民族利益置于脑后,夺权夺利、镇压共产党盖过了民族危机——抗日抗战。为什么呢?这是由蒋介石所代表的、代理的阶级属性所决定,这个阶级是剥削阶级、压迫阶级以及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攘外必先安内是其一切政策的骨髓,要一心一意维护自己的以及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和秩序,至于国家和民族统统靠边。

物极必反。西安事变敲响了蒋介石集团的丧钟,给了中共以喘息和扩张的机遇。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建立了辽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东北、华南,一直到海南岛,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游击根据地。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先进青年踊跃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奔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各抗日根据地,“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愈打愈多,愈战愈强,空前发展。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

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进攻对象,实行反复“扫荡”和“清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在抗日根据地聚集起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

时光回到1927年。如果国共合作继续、如果新三民主义继续、如果与苏俄成为良友和盟友,那么,九一八将改写、抗日战争也将改写,中国及世界的历史也将改写。至少,中华民族不会遭遇那样的深重的浩劫和磨难,也不会有三千五百万,那么多同胞蒙难的惨绝人寰。这一切的一切,或多或少都缘于一个伟人的早逝和一个女人的出现。而在这些原因的背后,即是源于蒋介石政权代表的是官僚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附庸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的利益,所以,就决定了中日战争的惨烈宿命,那就是中国人民遭殃、华夏民族哭泣。

那么,中共在抗战中的表现和成就究竟怎样呢?答案是肯定及毋庸置疑。何谓毋庸置疑或如何证明毋庸置疑?那么,就看看1945年之后,短短三年时间内,蒋介石集团是如何惨败的,以及,如何在美帝武装下依然惨败的,即是最好、最响亮的答案。还有,在朝鲜战场,中国是如何打败打退美国联军的。这个毋庸置疑,蒋介石和美帝都认可,我们还有什么疑问的?纯属庸人自扰、无知自贬,或者就是洋奴心理。话说,中共依仗的是什么法宝呢?答案是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共是无产阶级和工农联盟的代表及先锋队,中共领导的战争是人民战争,充分发动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所以,不论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中共的武装力量都是中坚力量、中流砥柱、无往不胜的。建国后,现代国家的基础和基石都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取得的,这些同样毋庸置疑。我们现在的成就只是那个时代积累的成果红利和释放。例如工农业基础和人口。

时光虽不能倒流,但是反观我们今天之中国,表面上是改天换地,可骨子里存在很多问题。近四十余年以来,我们搞所谓改革开放,目的和宗旨究竟是为了什么?国家富强还是民族复兴?其实,这些都是空洞的抽象,如果缺少或脱离人民的话,那么就是扯淡的糊弄,或者就是篡改式的复辟。复什么辟呢?脱离人民,就是复辟,复资产主义的辟,就是在重走蒋介石集团的老路和绝路,历史的画卷已经给我们绘出了答案——国破家散、人民遭殃。走歪了的、走偏了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重新矫正航标,否则,历史悲剧的重演不是没有可能。

话说,在如此极短的时间里,那些巧夺豪取的豪富们、官僚们,他们是怎样取得财富的、他们为什么转移财产、为什么移居国外,这不就是背叛和抛弃祖国和人民嘛!所以我们说,不要总是把一些问题当作个人自由或爱不爱国来看待了,我们把这些问题以为的太轻巧了,其背后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其中蕴含的不止于什么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而是在孵化深藏不露、诡秘凶残的终极危机——民族危机啊。中日之战,早就在告诫我们了,启示和教训绵长又凄惨。我们必须,而且也迫切地需要,以史为鉴、以史为镜。为什么,因为我们无知和麻木的时间太长久了。

怀念虎子

李小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小虎
李小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小虎
李小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