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动员产生的问题
目前这次中东危机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以色列应对的失据。面对着一次中等规模的袭击,他们居然开始了全国总动员规模的总体战!这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按理来说,这次袭击的敌人,充其量只有几千人的规模,造成的直接死亡,也不过是刚刚过千人,其真正面对的对手,其实又只有哈马思一个。而哈马思的总兵力,那可是非常有限的。这从哪个角度,需要搞成极限总动员这个局面呢?
一、哈马思的总兵力有限
要知道在整个加沙地带,大概也不过是约210-250万人口,其能够养活的哈马思常备兵力,充其量也就是在两万左右,另外还有二线人员和辅助兵,顶了天也不过七八万——别忘了哈马思其实是军政一体的,这十万人那是拖家带口全算上的。而这里面真正的战斗员,其实也就在2万以内。
而哈马思最精锐的,就是这次杀出封锁墙的所谓5000人——这里面又有起码1500人,是乘坐动力滑翔伞冲进敌占区的死士,是一去不回的。再加上战斗中的其他损失,哈马斯能够剩下1.8万左右战斗员,其中能有3000名左右的精锐,那就已经是极限了。
按理说这样规模的对手,以军只要用海量的空军轰炸,再加上一两万精锐步兵的特种作战,其实就足够把哈马思打趴下的。而这样规模的特种战争,正是以色列所擅长的,也是它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这次以方的最优解,其实是像以前的历次中东战争一样,在17万国防军的基础上,再动员起10万左右的预备役。然后在最危险的北部地区,增加4万兵力防备叙利亚和黎巴嫩。在次要的东部,增加3万人防备约旦和看住法塔赫。而在南部战区,则在增加3万人防备埃及之后,从全军抽调出2万陆军精锐,在空军的全力配合下,以雷霆之势攻打加沙。
其具体的作战过程,则是先对加沙地带进行集中轰炸,在炸出千米宽的无人区之后,再用高密度的火力支援,掩护重装部队进行快速的装甲劈入战,将加沙地带切割成几块,然后建起隔离墙慢慢分而治之。
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从动员的人力物力角度,这样的打法其实都是最优解。
二、政客们为了私利全国总动员
可是问题是,这次以军表现太差啊!那耳聋眼瞎的摩萨德、穿着裤衩被打死的国防军士兵、只会嘤嘤哭然后被抓走的女兵,都是在打以色列政府的脸啊。
如此情况下,政客们如果不展开大规模报复,那么民众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政府身上,就会要求追责——这么大的失误和漏洞,那可不是学习日本躬匠精神、下台一鞠躬就能解决的。到时候责任人哪怕下台,也会被右翼抄家灭族点天灯的。
所以在无法可想之下,这些政客们就想出了一个最差的主意——全民总动员。他们在17万国防军的基础上,立刻征召了30万预备役,而在其后甚至二次动员了6万人。这些政客们所要的,其实是尽快把所有的右翼征进军队,让他们把怒火发泄到巴勒斯坦人头上,从而防止自己被引火烧身。
只要街上没有游荡的大量青年,就没人聚集起来讨论原因,就没人追究政府的懈怠和失职了。
三、十抽一的动员不可持久
可是问题是,这53万大军,哪里是犹太基本盘只有590万人的小小以色列,能够养活得起的?不夸张的说,这已经是十抽一,除了老弱妇孺,直接动员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当兵了。按照这个比例的话,还剩2337万人的乌克兰能够动员200万部队,而14亿人口的大国印度,更是可以直接拿出1.3亿大军来!
如此规模的动员,又岂能持久呢?你的国计民生不要了吗?而如果说是警告,你以区区不到600万的犹太人,去威胁警告拥有五亿人的阿拉伯人,这不是在开玩笑吗?比兵力规模的话,阿拉伯世界又怕过谁?而且哪怕是打牌,也没有刚一开场,就把所有牌打出去梭哈的吧?
古语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如今这回以色列人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味竭泽而渔,恰恰表明他们已经慌了。他们这是被打后直接进入了疯狗模式,摆出一副见谁杀谁的姿态,只能说明其高层已经乱了章法,连饮鸩止渴的馊主意都用出来了。
四、军队大量注水的后遗症
可是问题是,这样的无序扩编,会大大稀释掉部队的战斗力,也会大大降低部队的整体素质。如今的以色列虽然大兵压境,但是却在四面皆敌的同时,压根找不到真凶在哪里——人家哈马思是军民一体的,脱下军装就是老百姓,有些高层甚至精锐,更是早就通过地道转移到了国外,你真的要去炸卡塔尔吗?
所以这事儿的最终结果,就是53万大军空费粮饷,却只能对着空气胡乱挥刀,杀些平民泄愤壮胆了。而海量的激进派加入军队之后,不可避免会造成士兵素质的下降和道德标准的降低,也造成了各种杀害平民事件的发生。
哪怕是你控制了主要媒体,可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现在,屠城血证也总有一天会被流传出来的。到时候造成的每一件血债,可是会最终反噬到所有犹太人身上的。
这种种问题,犹太高层就没有些有识之士,想办法出来解决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