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过去了,亲爱的朋友,你们好吗?”10月10日,秦皇岛PLUS新闻客户端“秦帮忙”栏目刊登了一条寻友启事。这是抚宁的王泽生老先生发来的,寻找当年一起在渤海农场奋战过的同事们

“当年这一片就是我们渤海农场,长2500米,宽900米,是我们一锹一锹填平的。”10月12日上午,记者跟随当年渤海农场的几位老员工,从北戴河新区西河南村出发,来到一片细软的海滩前,老人们给记者指出当年农场位置,又拿出当年的照片对比,感慨万千。

当年部分农场员工的合影。(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部分农场员工的合影。(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1974年,“农业学大寨”活动轰轰烈烈,抚宁县渤海公社从180个生产队抽调队员来到这里,成立渤海民兵连,要在这片盐碱地和沙滩上开荒种粮。第一步就是要建起围埝防止海水侵袭,还要把水洼填平,再从别的地方拉来土壤铺在盐碱地上,才有种植农作物的条件。当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把一车车土运来,再一锹一锹填上。开工时已经是11月,没有房屋,他们只能住“一窝笼”,就是以竹竿为支架,再一层层围上苇帘、油毡和席子搭起来的草棚子,能睡四五十人。“躺在‘一窝笼’里都能看到天。”当时只有15岁的武文斌回忆说,晚上要戴着棉帽子睡觉。“我是把铁镐头卸下来压在被子上,就怕晚上翻身把被子踹开挨冻。”73岁的高士斌说。水井是现打的,打上来的水又咸又涩,被他们称为“拐子水”。晚上没有电只能点蜡烛,为了节约每个宿舍只给一支。

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1975年5月1日,渤海农场正式成立,300多名成员包括抽调的生产队队员和下乡知识青年。与生产队队员相比,在城里长大的知青没干过农活儿,手上很快起了水泡,却没有人喊苦喊累。场领导让生产队员带着知青干活儿,一边干一边教。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和在普通稻田地里种可不一样,直接插秧根本插不进去,要用竹竿或是铁丝先在地里扎出个小坑来,再把秧苗插进去。大家就这样从无到有,在盐碱地和沙滩上种出绿油油的庄稼。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果实,在农场成立第一年,水稻就实现亩产400斤,总共打了20多万斤,花生收了1.5万斤。“我们第一年就交了10万斤的公粮。”老场长李福云今年已经80岁高龄,却对这些数字如数家珍,“第二年我们就翻倍了,打了40万斤,给国家交了20万斤。”开辟菜园子种菜,最多时养了20多头猪,借渔民的渔船打鱼……渤海农场被这些年轻人经营得有声有色。“我们那时候早上出操、白天劳动、晚上学习,虽然艰苦,但过得特别充实,浑身都是劲儿。” 武文斌说,之后几十年每每忆起当年在农场的生活,仍然十分怀念。

当年合影的地方,已经模样大变 。记者 刘旭伟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合影的地方,已经模样大变 。记者 刘旭伟 摄

随着时代的变迁,几年后农场解散了,知青返城,队员们也离开了。虽然大部分人还都在本地,却没有再相聚过。“过两年就是农场成立50周年,老场长有个心愿,就是想要原来渤海农场的老员工们聚一聚,我们这几个也有这个想法,就把这事张罗起来了。” 王泽生说,虽然只有短短5年,但这5年凝聚着他们的青春和奋斗,是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正说着,一个电话打进来,“我是广播员小董啊!”电话那头是一个激动的声音,两人高兴地唠了起来。放下电话,王泽生说,现在已经有两个人联系他了,希望能有更多农场老员工看到报道,赶紧打他的手机号13722543728联系,争取早日相聚。

来源:秦皇岛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