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山西省教育学会组织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质量课堂观摩活动”在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博观厅正式拉开帷幕,张齐华、徐长青、钱守旺、蒋守成、李培芳、孙敬彬、王岚等一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与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在两天的时间里用一节节热烈的课堂,一场场精彩的思辨,驱散了深秋的丝丝凉意,给学生和与会老师都留下了关于思考的温暖回忆。

李培芳老师带来第一节观摩课《认识小数》,李培芳在课前用幽默诙谐的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比1小的数有( )”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的常见情境中发现问题,利用既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问题,慢慢探索、生成对小数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孩子们的课堂常规、坐姿书写都让李培芳赞不绝口,更是在课堂之后的讲座中对孩子们的思维、表达和课堂配合提出了肯定。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李培芳分享了自己关于数与计算一致性的思考,启发老师们去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带着孩子们站在终点看起点,回到原点看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守成老师执教了一节精彩纷呈的“综合与实践”领域课程——《省刻度尺》,蒋守成把关于综合实践领域中新变化、新实践的理解和新思考完整地呈现在与会老师面前。孩子们从最初接触到课本外知识的新奇到慢慢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神奇,领略了数学中“省”的神奇和生活中“省”的智慧。当张晨君同学发现自己对于“省刻度尺”的命名与伟大的数学家一样时,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整个活动中最高科技的一节课,一定是来自钱守旺老师的《和AI对话——二分查找》,钱守旺利用与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的对话引入课堂,瞬间将孩子们的好奇引爆,再利用机器人和孩子们一起玩猜数游戏,慢慢地渗透二分法的学习和计算机中的不同算法,将数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让科技走进课堂,实现实践课程的聚焦,让综合实践课程更具吸引力。课堂上,孩子们绞尽脑汁,想要难倒机器人的过程也让与会老师们开怀大笑,轻松愉快地学会了二分查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化学习的课堂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吗?和传统课堂有哪些区别呢?那一定要来看看张齐华老师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课堂的前15分钟,张齐华将每四名同学分为一个学习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内学习,学习完成后每组提出一个还未解决或最想知道的问题,最有趣的规则在小组学习完成之后出现了—要举手就要整组一起举,不举就整组一起不要举,这是对整组学习成果的检测,也是对组长组织能力的检测。六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学习方式,但是丝毫不惧,小组长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组织能力,15分钟讨论热烈,有条不紊,并在最终提出了“如果只有距离或只有方向可以确定位置吗?”“今天学习的确定位置和四年级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有什么不同?”等极具价值的问题,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完成了新知识的生成,收获满满。孩子们的表达、思维力以及课堂的高度适配让张老师频频点赞:“能够看出在平时学习中孩子们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今天完美的呈现要归功于平时的积累,这节课成功的一半要感谢六年级(25)班的数学老师,平时一定下了很多功夫。”张齐华的话给了师大附小的师生极大的肯定和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性》这一堂课让与会教师看到了数学课堂的无数可能性,孙敬彬老师用翻牌和摸球游戏串联起了40分钟的课堂学习,从不确定的随机事件逐渐过渡到确定事件,孩子们在一个个环节、一句句表达中感受和理解“可能”“不可能”与“一定”,整节课并没有明确提到要学习可能性,但是却在无声中将“可能性”浸润到了每一名学生的心里。课堂教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在一次次不同的体验中学会学习,将学习的方法自觉迁移到生活中的不同体验中,从“要学习”变成“会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长青老师掀起了新一轮的活动高潮,1+1的课堂结构,前10分钟的一节小课是给孩子们的,更是给老师们的,直击课堂教学中的痛点——伪学习状态,让老师们思考如何让课堂更高效,如何让思维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从“数与形”到“数形结合”的变化中,徐长青将“数”和“形”这两个概念紧紧扣在一起,由浅入深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深度到广度,让孩子联想到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再变形到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联系梯形面积公式,串联已有经验,提前领略未知的风景,更引入人文情怀,给予孩子们文化传承的力量,短短的40分钟,余韵悠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张燕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教师与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样态,张燕得体大方的教姿教态,温柔的语音语调,极具亲和力,在与学生的亲切互动中向大家展示学生的数学素养。孩子们在一道道问题的探究中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天的观摩活动在王岚老师的娓娓道来中迎来了尾声,《九章算术》中有一句话“半底以乘正从”,我国古代的伟大数学家刘徽用“以盈补虚”的方法测量了三角形的面积,“小数学家们”在王岚的带领下与古人对话,让书上的图动起来,纵深思考,最终找到了“半底以乘正从”“半正从以乘底”和“广从相乘而半之”三种测量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在不断变化的历史长河中发现了不变的“数学方法”,在这样的《变与不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完成数学文化的代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名师教学观摩活动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孩子都深切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魅力,来自全国名师的肯定让他们对今后的学习充满自信,充满期待;也让与会教师真正领悟新课标精神,为学习新课标、理解新课标、践行新课标奠定了基础,为实现课堂新样态,打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同时也让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高素质的师生队伍、大型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高标准的软硬件设施和蓬勃发展的教育生命力!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赵晓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