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政府频繁打压中国企业,比如突袭逮捕vivo员工,冻结小米资金,要挟比亚迪交出技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针对外资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的做法,令外界不得不深思,印度这么做的背后动机到底是什么?

笔者认为,通过分析印度这一行为的种种迹象,其打压外资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是为了扶持印度的本国企业。这也是最直接的动机。

中国品牌智能手机进入印度市场后,快速占据市场份额,直接冲击了印度本土智能手机企业的生存空间。印度本土的一些手机品牌很快就被中国手机厂商打垮了,这让印度政府和本土资本家极为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印度政府动用手中的行政资源展开打压,比如以税务名义突击检查、以洗钱为由冻结资金等手段,让中国手机企陷入瘫痪。其目的,就是扶持印度本土企业,让其赢得喘息机会。

类似情况在其他行业也有发生,只要是印度本土产业被中国等外来产品冲击到了生存门槛,印度政府都会出手干预,严重打击外资企业,以保护本国产业。

第二,是为了从外资企业那里获得技术。

比如向比亚迪强行要求交出电池技术,收购小米和上海汽车在印度的子公司等行为,都体现出印度政府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外资企业的关键技术。

这与印度长期以来的发展路径高度相关。印度的工业化起步晚,科技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它希望通过行政力量迫使外资企业将技术拱手相让。这也导致了“落户印度的外企,就必须与印度本土企业合资”的惯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获取外国先进技术的动机占了印度政府打压外资的很大比重。这种孤立主义的技术保护主义做法,将让印度失去长期发展动力。

第三,是出于地缘政治考量。

近年来,在美国的挑唆下,印度对来自中国的外资采取了歧视态度。这与印度在地缘政治上的需要有关。

一方面,印度想充当美国在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方面的“挡箭牌”。比如在美国将中兴、华为列入管制名单之后,印度也紧跟美国脚步大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禁止中企参与印度的5G建设。

另一方面,印度也想在美国“印太经济框架”下获取更多利益。美国希望印度成为人口聚集地,吸引企业外流中国。为此,印度不惜大力打压外资,督促其将产业链转移至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缘政治的推动下,印度政府打压外资与本国经济实际利益发生了脱节。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将让印度经济付出惨痛代价。

第四,是某些印度政客为自己谋私利的产物。

对外资企业的突击检查、资金冻结等手段,能让印度的税务和执法部门大肆敲诈勒索。比如前段时间突击检查联想印度分公司,最终结果就是让联想支付了一笔高额罚款。

利用公权力敲诈勒索外资企业,能让某些印度官员lining 大肥差。这也成为印度政府部门频繁打压外企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而这种盲目盘剥的行为,也将严重损害印度的投资环境。

当然,掠夺外资也成为某些印度企业家获取暴利的手段。他们先跟政府勾结,举报某些外企存在违法行为,然后政府以此为借口采取行动。在外企被迫交出股权或巨额罚款后,这些印度企业家再以极低价格将外企资产收入囊中。

这种与政客勾结打压外资的印度企业家,也是当前印度哗变环境的重要推手。他们把外资当成摇钱树疯狂掠夺,殊不知这种行径会让外资触电躲避,最终印度经济大伤元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印度政府近年来频繁打压外资企业,其背后动机主要有扶持本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政治算计以及某些势力的私利等。这些动机大多源于短视,将严重阻碍印度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