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泥型铸造的新成就

张万钟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6-06-30

一、前言

泥型铸造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不仅突破了许多技术上的难关,提高了工艺水平,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将我国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世界高峰。其中分铸期、分块模期成效特别显著,这是泥型铸造史上两次大的变革。分铸工艺的发明和推广,成功的铸造了许多造型优美,纹饰绚丽多采的铸件,如商代的四羊方尊,偶方彝,以及春秋、战国之际曾侯乙墓出土的六十四件编钟,器形端庄,浑厚,音律准确,音色优美,为世界上所罕见的青铜重器。而且还铸造了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鼎,显示了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铸造工艺水平。但是生产效率仍是很低,生产周期极长,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春秋时期分块模造型工艺,打破了多年的沉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分块模的发明和应用,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缩短了生产的周期,我们说它是泥型铸造发展的顶峰,绝不为过。

本文根据对侯马铸铜遗址出土遗物的整理研究,对分块模的造型工艺,提出个人看法,不足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愿就正于大方。

二、侯马铸铜遗址的发掘概况

侯马铸铜遗址,位于山西省南部,汾、浍交匪的三角地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春秋时期晋国都城新田的所在地。遗址范围估计有五十平方公里,在遗址范围内有古城、祭祀、盟誓等遗址,隔浍河还有安葬死人的墓葬区。在古城遗址附近,发现有制陶、制骨、制石、铸铜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城内地上、地下都发现有建筑遗迹。其中铸铜遗址发掘的面积最大,遗物也最丰富。铸铜遗址在古城南门外,距离牛村古城南门约五百米,并有一条大路直通南门。在铸铜遗址内发掘出大面积的作坊遗跡,附近有半地穴式的房屋、窑洞、窖穴、水井等遗跡。在窑洞式的房屋内发现有装配好成套的陶范。

半地穴式的房屋内有制造陶范的工作台,放着加工的陶范以及陶鬲、陶碗等生活用具。窖穴、水井中出土大量陶范碎块及与铸造有关的遗物。这些资料充分的反映出这里是一处大规模的铸铜遗址。

三、分块模的设想与研究

从铸铜遗址出土的遗物看,当时的产品已有明显的分工,比较可靠的有,制作生产工具、礼器、货币、及车马饰等范的作坊。分块模主要在制作礼器范的遗址内出土。这个遗址出土陶范有三万余块,能辨识器形的有一千多块,能复原、配套的有一百多件。器形有:鼎、豆、壶、篮、匡、鉴、舟、敦、盘、钟等以及少量工具、兵器等范。纹饰主要有蟠螨纹、蟠虺纹、蛇纹、当索纹以及人形、鱼、鸟、兽等纹,这批陶范有相当数量的模范。特别是在遗址内发现一个容穴,里面堆满陶范,没有任何杂物,陶范在窖穴内堆放整齐,各层之间还用陶片垫平,上边放两块大的模范。这些陶范非常完整,其中绝大部分是模范,少量的外范,显见这是有意贮存起来的。这些陶范经过整理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同样部位、同样纹饰的模范只有一块,鼎耳、足的模只有一个。鼎腹的模范,依据它的形状、弧度还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鼎腹,这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同时在其它遗跡里发现一些坯模,这些坯模,只具有器物的几何形状,有的是完整的器物,有的是半个器物,表面虽很光洁,但没有纹饰,有的在表面刻画了圆圈、菱形、方格形的图案,大部没有经过烘烤,对这些现象,当时我们无法理解,带着这些间题,整理了一批铜器,发现很多铜器的纹饰,在一件器物上都是成组反复出现,而且各组纹饰几乎完全一样。开始我们认为这是使用印版的方法来制造纹饰,又经过长期的摸索、探讨,分块模的设想才渐形成。现就分块模的造型材料,造型工艺分别简介。

1.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可分为模范料。外范面料及背料,芯料等四种。模范料和外范面料可以合并为一种,实际只有三大类。

a.模料及外范面料。(外范分面料和背料在西周已开始使用)为了保证铸件纹饰清晰,表面光洁,对这种料要求很高。这种模范及外范的面料外表观察,大部分为砖红色,少数呈砖灰色,未经烘烤的为土黄色,经过浇注的范面有一层泛蓝的灰色烧结,成薄层剥落,模范的表面均极光洁细腻,看不到微孔。模范的纹饰,构图繁褥,线条清晰流畅,有的刚劲有力,浮雕式的纹饰层次分明,特别是错金银的纹怖,尾端线条细如发丝,根根清楚,一丝不苟。根据这些情况分析,这种材料应是经过特别加工而成,经过对陶范的化验分析看,这种料主要由泥、砂配合而成。用泥做原料,可塑性、退让性、雕刻性、复印性能良好,干、湿强度高。湿的时候容易成型,高温烘烤不易变形。掺砂的粒度粗细相间,可以使范的表面致密,经高温浇注不致爆裂,但陶范焙烧的温度又没有陶化,能经受高温铜液的冲击,而且发气量少,能满足铜器铸造的要求,这种泥、砂都是就地取材,本遗址原生土层就是这种黄土,取出后经过掏洗而成。从发掘的遗跡情况看,可能是就地挖两、三个坑,中间有通道相连。将挖出的土放到坑内,放入水,反复搅动,杂质及粗砂沉入坑底,把泥浆流到另一坑中,再反复一次,经过这样反复掏洗,最后就成了质地细腻的尴泥,这种蓝泥在本遗址的灰坑底部多有发现。将堰泥取出后加入细砂,细砂颗粒不很均匀,这种砂呈淡黄色或白色。在本遗址十米以下,就发现这种砂,在个别房屋遗跻里,也堆积有同类的砂,从一些现象分析,这种砂并未经过筛选,而是根据劳动的实践经验选择砂料,按照泥、砂、比例配成。这种配方今天看起来仍是很理想的科学配方,焙烧的温度也符合科学的要求。.外范的背料

表面祖糙,含有多量植物质,经过烘烤形成了许多不均匀的孔隙,并留下了似麦糠形的痕跡,多呈砖灰色,这种料就是用当地的土,掺以相当的植物质做成的,贴到外范的背面起到加固作用,这不仅节省了制作泥料的人力、物力,而且表面有大量的空隙,饶注时还起到散热排放气体的作用。

2.芯料

a、泥芯,数量最多,大部分包在铸件里边,不再取出,如晶耳、足部都包有这种泥芯,表面非常粗糙,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孔洞。这种料也是用当地黄土,掺以大量植物质做成。

b、砂料芯

多用做工具芯,呈砖红色,发现的数量不多,表面很粗糙,砂粒有粗有细,这种芯以砂为主,泥只起粘合作用,

c、包馅料芯

发现不多。主要是鼎耳芯,呈淡红色,表面平整、细腻的一层薄皮,里边包大量似蝉窝状的物质,重量极轻。这种料表面包皮可能是用模料做成,里边包的料,可能是用木屑或麦糠加少量泥合到一起,经过烘烤,大量植物烧着而成。

芯的做法,有芯盒翻制,有手制,多数是二者兼用。如晶腿芯,先用芯盒,翻出雏形,然后用手工修出三角形支钉,少数小兽,人形的泥芯,用手捏成。用芯盒翻出的芯,两面都有合范的披缝;手制的芯有的指纹也保留了下来。空腹铸件的泥芯,还要做出芯头,修好摔、卯,以便合范时,固定泥芯。

造型材料,是造型工艺的基础,没有良好的造型材料,就难以做出造型准确,纹饰清晰的模、范,当然不能铸出精美的铸件。

关于造型材料的科学分析,谭蕊睿先生在《侯马东周陶范的材料及其处理技术的研究》(《考古》1986,4,)一文中介绍的非常详尽,择要制成一表供参考。

四、造型工艺

分块模与整模完全不同。整模:铸一件器物先要接着器物的大小、形状、纹饰做一个完整的模,一个模也只锌一件器物,所以商、西周早期没有发现过相同器形的青铜器,制作模范就要用很多人力物力,而且周期很长,据《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一年传记载:“春·天王将铸无射。”疏:“二十三年将铸无射……,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二十五年王崩。”可见春秋时要博大钟无射,要经过大臣商议,铸一口大钟用了一年时间,钟铸成王也死了,可见铸大器,也是一件国之大事,分块模比做整模省时省力,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原来专为贵族使用的青钢器逐渐成了商品。

分块模,就是按着器物的对称关系,根据器物形状、纹饰以及各种附件,分别做模,把形状相同,纹饰一样,对称的部位,分成相等的块,然后只做其中一块模,烘干后在模上按着需要反复翻制外范,合成一个完整的铸型,这种模制作时,首先要有精确的计算,合理的安排,模的形状,分型面的坡度等,都要准确合理,不仅要考虑模的制作,还要想到合范,拨模,翻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要求制作者有娴熟的技巧,还要有统一,合理的安排,有局部也要有整体的概念。分块模和整模又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在整体是分块模,而在局部又可能是整模。

下面根据出土实物,对钟、鼎分块模的造型工艺及制作程序做具体的介绍。

1.鼎

春秋时期铸鼎的造型工艺向两极发展,大鼎多采用分块模,小形铸件则使用浑铸法,除耳、盖外,只用两块范,通足包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大形鼎分块模的造型工艺,首先分成耳、足、腹、盖及盖上的附件几部分。耳、足以及盖上的附件,分别做一个完整的模,腹部,最大的器物分成三层,每层又分成六块,再加一个底范,盖分成三周,每周分成六块,中心再加一块。每层,每周只做一个模,一个底,再加上盖的中心,各做一块模。一个最的腹模做四块,盖模也做四块,共是八块模,三十八块范。两个耳一块模,最少是四块范。足三个做一个模,每足三块范共九块范。盖上卧兽三个,做一个模,每个三块范,共是九块范,一个大形鼎共需要六十块外范,只需做十一块模。再加一个浇口杯。模范和外范的比例是六十分之一。一个鼎的造型材料,做分块模比做整模省料近六分之五。造型材料,和制模时间省去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也应相近。如果说过去做一个完整的鼎模,需要六个月,做分块模只要一个月多一点就行了,仅此一项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五倍。

鼎的耳,足、盖上的卧兽都自带浇口杯,说明它们都是分别浇注,最后镶到主体范上铸到一起,所以我们说当时的铸钢工艺已经发展到很高水平,大致都有固定程序,但在具体问题上又是区别对待,灵活运用。

2.钟

有钮钟,甬钟,还有蹲,其造型工艺大体相同,现以有实物的甬钟为例。钟截面呈椭圆形,从长边分开两边相等,鼓,午部多饰对兽纹或蟠蛸纹。大形钟鼓模分成两块,午部也做两块模,证一块,枚做一个模,豪带一块模,甬一个模,一个钟只要八块模。而钟的外范:鼓四块,午四块,篆带八块,证两块,雨两块,午上的旋范两块,校三十六个共七十二块范,一个钟其需外范九十四块,范和模的比例近十二分之一。钟的分块模比做整模,省去的人力,物力更多,提高工作效率十多倍。当然我们这种机械的估计是不够科学、准确的,但足以看出分块模的发明和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事实。

这里尚须说明,这种分块模,火侯极高,质地坚硬,有的近似陶器,所以它可以长久使用,此外有的分块外范,纹饰清晰、形状准确的,还可以从中翻出分块模。从而可以看出分块模的应用,提高生产率的倍数,我们很孽做出精确的估计。

五、分块模的设计制作

分块模的制作是依据铸件的几何形状,对称关系,将一件器物分成若干部分,部位相同,纹饰一样的做一块模当做印版翻制外范,设计制作分块模,既要注意到局部的准确,也要有整体的协调一致,才能制作出优质的分块模,铸出精美的铸件。其制作程序:

1.做坯模:根据铸件的形状,大小,首先做完整或半个坯模。这个坯模,只具有器物的几何形状,表面刻有附件的部位,纹饰的布局以及分块的结构,待其阴干,一般不用烘烤,即可在坯模上翻制坯范。

2.翻制坯范:这个坯范也只具有器物局部的形状以及纹饰的局部轮廓,在翻制坯范前,先将坯模放到工作台上,按事前设计刻画好的分块部位,撒一层分型剂,然后将备好的料,做成大小相等的泥饼,贴到坯模上,将各部位按实贴紧,四边修饰整齐,待其半阴干后,取下坯范,放到无阳光处阴干。这种坯范,一般火候极低,有的可能未经烘烤,可见这种坯范使用的时间不会很长。

3.制作分块模: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先把坯范放到工作台上,可能下边还要放点细砂,以保证坯范的稳定,然后将模料做成同坯范大小相等的泥饼,贴到坯范内,注意各部位都要贴实,惨好四边。待其半阴干后取下,在事前设计好的纹饰布局轮廓线内,雕刻纹饰,两块范结合处不要有明显的空隙。要特别注意将分块模的边缘修的整齐,还要用各种记号刻好合范线。从出土的分块模范观察,雕刻纹饰前,只在模的表面刺画出纹饰各主要部位的轮廓线,然后就在上面直接雕刻,不需要勾画底稿。雕刻好纹饰的分块模,再放到无阳光处阴干,待其彻底干透,放到窖内烘烤,这种模因为要长期使用,所以烧的火候很高,多呈青灰色,击之有陶器声音,称之为陶模。

坯模→坯范→分块模

制作分块模的这一系列程序,目的是为了控制分块模的形状准确无误,也就是说,虽然是制作器物的局部分块模,但每道工序,每时每刻也不能忘了器物的整体,做到手中有局部,心中有全局。

4.翻制外范:分块模做好后,即可进行翻范。范料有背料、面料之分,先放好模范,因为分块模火候较高,表面光洁,所以在翻范时可能不用撒分型剂,直接将面料做成泥饼贴到模上,要特别注意将各部分贴紧按实,否则纹饰会不清楚;要注意修好各范的分型面,画好合范号,有的在分型面上还要做出棒,卯,分型面的料度,合范号,榫、卯都要求非常精确,否则合范时,几块范就可能合不拢。最后在面料上再贴一层背料,依范块的大小来决定背料的厚度,范块愈大,背料也需愈厚,使范块加固,不易破裂,然后取下外范阴干,烘烤。

六、合范

大型铸件,合范,烘烤,浇注都在坑内进行,这种坑在侯马铸铜遗址有发现。

1.鼎

合范前首先挖好合范坑,这种坑大致是依据器物形状挖的,还要做一个范托,这种范托也是根据器物形状做的,圆鼎、方鼎的范托也要做成圆的或方的。先将范托平故在

坑底,要放的平稳,不能有一点移动,然后将带有芯头的泥芯,故到范托上。泥芯的芯头比鼎耳要高一点,比晶口略粗,芯头上做好排、卯,在外范范座的相应位置上也有桦、卯,合范时卡到一起,使泥芯在钢液冲击下,不致摇动,另在外范上做好镶耳的洞。这些准备工作,合范前都要经过周密检查。放好泥芯后,先将有芯座的第一层范,卡到泥芯周围,各范之间分型面上的棒、卯,合范线,都要对准贴宰,然后将铸好的鼎耳,嵌到已挖好洞的外范上,合好后立即贴上一层加固泥,嵌鼎耳的地方要填实,防止浇注时,铜液外流。外边贴的加固泥,一般是掺有大量植物质的粗泥,厚度要超过面料的两倍以上,器物愈大,加固泥贴的愈厚。第一层合好范

后,第二层,第三层,按第一层办法逐层合好外范。每层范合好后在型腔四周,放入活动芯撑。这种活动芯撑是事前做好的近方形的铜片,其厚度与器壁大致近似,芯撑的作用主要是为固定泥芯,使其在热钢液冲击下,不致移动位置,还可减少铜液的数量,加速

铸件的冷却过程。第三层合好范后,要将事前祷好的鼎腿嵌到外范上,外边同样须用泥填实,然后放在地坑内阴干。浇注前还要在坑内烘烤,烘烤炉是在坑底挖一个十字坑,在合范前在坑内故好木炭,然后将木炭点着。这样的坑上边是否有顶,因未发现任何痕跡,不敢妄加猜测。范合好后,周围用砂填实,方可进行浇注。

鼎耳,足从出土成套组合看,都是自带浇口杯,说明它们是分别进行浇注,然后将铸件分别镶到外范上,铸主体时铸到一起。

2.钟

钟的甬,不是单独浇注,而是将雨范嵌到钟体范上,一次浇注成型。

钟的范坑,大致近似钟形。做一个中间有圆洞的范托,放到坑底,将甬范插入,露出与主体范结合的部分,将四块午范合好,将甬范卡紧。再将两块证范卡到午范上。这块证范是两片整体范,枚、篆带,分别嵌到证范内。其制作程序是;先从模坯上,翻下两块范坯,坯内放一层泥,将枚、篆带,分别嵌到相应的位置上,将其阴干,成两块证范。放证范前,先放入泥芯。钟的甬范突出部分,要能靠紧泥芯,使泥芯和午范之间,有一定距离,这就是钟壁应有的厚度。证范的证部,两边有两个略呈长条形的棒、卯,以固定泥芯,最后合鼓范,鼓范的口沿上部,也有芯座,这个芯座比范略厚,上边也有棒、卯。芯头比泥芯细小,在与芯座相应的部位,也有棒、卯,合范时对正卡紧,靠芯头,芯座及证部的桦、卯,将泥芯固定,糊好加固泥,放好浇口杯。钟体上浇口,是修在泥芯上,略呈楔形,一般只有四个浇口,这一切就绪后,阴干,烘烤,然后周圈用砂填实,以待瓷注。

七、结束语

分块模的应用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周期,生产效率成几倍或几十倍的增长。这一技术上的变革将我国泥型铸造工艺推向了顶峰。

分块模范体积小,便于搬运储存,烘烤时不易变形,个别模、范变形或爆裂,容易补救,不致影响全局大量减少配料、制模、翻范的场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一模可以多用,分块模一般烧的火侯高,有的近似陶器,而且体积小,翻范比较容易进行,略经训练的技工,就可从事工作。

模可以翻范,而好的范又可以制模,更提高生产效率,分块模的应用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过去为奴隶主阶级所荃断的青铜礼器,成了商品,这对晋国社会经济的变革,起到推动作用。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