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背后的神话!他创造了8年4弹1人的奇迹,但却选择了隐于幕后!当提及火箭军,你会想起什么?是无人能拦的东风快递,还是那句“使命必达”?但在它的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默默付出几十年的人:屠守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9年,一篇关于我国面临核威胁的报道在国内热传,国家高层当即决定推动国防科研,并明确表示没有洲际导弹的国家,是不稳定的国家。当时的我们已经有原子弹和氢弹了,但还是缺少与大国相匹敌的远程打击能力。就在这种背景之下屠守锷和他的团队接下了这一重大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或许不熟悉屠守锷这个名字,但他曾是国内导弹科研的领军人物。1960年,我国外援中断,导弹研制陷入低谷的时候,是仍然屠守锷坚信:他们能行。他小时候在上海码头,亲眼目睹了日本轰炸机对国土的破坏,从那刻起,他的心中就燃起了为国家研制航空技术的决心。1943年,屠守锷获得麻省理工航空硕士学位并毅然回国,开始了他在西南联大的教育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属于屠守锷的真正舞台是1957年的时候,他加入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身为科研大家,他还吸引了对手的注意。在当时为了他的安全,国家甚至出动了一支军队守护他,保证他可以继续沉浸在导弹研发中。导弹研制涉及无数领域,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无数的研究和实验,但屠守锷不屈不挠,凭借有限的外部报道和自己的实践,带领团队历经八年,成功研发了东风四代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东风五号诞生,性能技术居于世界前列,为我国争得了一席之地。但他的贡献并未止步,长征二号火箭返回式卫星计划也是他提出的新思路。时至今日,这一设计理念仍影响着全球火箭发射技术。更令人敬佩的是,在面对18个月的紧迫发射订单时,屠守锷和他的团队再次为我国航天事业创下了新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在屠守锷走后,他所做出的贡献仍然在我国的航天技术中发光发热。所以当我们每次看到东风快递或者我国的空间站,我们都应该记住,有这样一位英雄,为国家付出了一生。这样的人,应当被更多人所知。他的名字,应当与国家的辉煌同声传誉。那么,你对于屠守锷这个人有着怎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