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树,树干挺拔,枝繁叶茂,成为了众树的榜样。传说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子贡在墓旁“结庐”守墓六年,并从卫国移来楷树苗植于墓前,天长日久长成挺拔大树。“楷模所流传,历世动千百”,本着教学相长、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目的,邯山区实验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课例大比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为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课例展示前,授课教师们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意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充分延展教学内容的外延,用大单元模式,设计出符合本班学生学情的精彩语文课。

课例展示中,授课教师们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用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单,引领学生带着使命遨游于语文课堂之中。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课例展示后,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对课堂节所展示的19节课例进行研讨。“同课异构”教学课例,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课程改革,邯山区实验小学一直在路上。(高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