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家在市区。他原来在企业上班,总感觉不稳定,回老家考上了乡镇公务员。干了不到一年,过的是相当委屈,哭着喊着想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同学,县直机关干的好好的,响应组织的号召,到乡镇去任职。他原来是县直机关事业编,到乡镇能任个事业编副科,乡镇班子成员。

他觉得对自己来说是个提拔重用的好机会。但是,他在乡镇工作,明显“水土不服”,乡镇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各种势力相互交织。根本开展不了工作,迈不开步,身心疲惫。

好不容易干满了两年时间,托人找关系又调回县直机关。用他的话说,再也不去受那个罪了。

我还有另一个亲戚,参加工作就在乡镇农业站,一干就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结果干了一辈子,什么也没混上,倒是攒下一身病。

他“觉悟”得早,看开了人和事,50岁时,利用点人脉关系,家里开了个种子门市,每年都有十多万的收入。这也是工作多年额外收入,虽然不多,但也可以安慰一下了,否则这一辈子就亏大了。

在乡镇来说,工作真的不容易。如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没有过硬的人脉关系背景,就不要去乡镇“趟浑水”,乡镇太难了!

如果你是自认为是君子,又不想同流合污,建议就在具体业务部门好好做好工作,就很好了。

用句难听点的话说,警察要比坏人还要坏,否则对付不了坏人。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要想着去当什么领导,没有本事,把你推在那个位置上,你也干不了,反倒惹得一身不是。

这不是个别的现象,无论体制内外,中国社会向来就是如此。

以我30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真心奉劝大家一句。如果你本身生活在城市,没有接触过农村,家庭条件还可以,最好不要考基层公务员,在城市找个公司上班一定比基层强。

如果你在体制内,有一技之长,是单位的业务,也不要轻易下基层当领导,用你的技术挣的也一定比基层强。

如果你考试厉害,一定要考县级以上的部门,即使提拔不了,也能自然晋级。以市级机关为例,工作多年,一般都能弄个“四调”退休。在基层,想都不要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在基层提拔太难!

基层提拔副科,非常难。有那么几个优秀的名额都保持在乡镇书记手里,还有一些没早就排好的老油条。好不容易倒数两个领导职数,要么被上级机关“空降”的抢了,要么被书记乡长给了自己的心腹。普通干部想提拔,难上加难。95%以上都在科员岗位上退休。

第二,乡镇工作压力太大。

基本全年无休,春天防火,夏天防汛,秋天维W,脱贫攻坚检查、主题教育检查、饮水安全检查、养老保险检查等等,一年四季没有休息的时候。平时迎接上级部门检查,忙的时候一天要迎接四五批次检查,年终还要迎接考核。

加班加点是常态,节假日不休息是正常。我在基层呆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在各种节假日能爽爽快快放假的日子并不多,反正都在上班和值班中度过。有时遇到不讲理的群众闯进你的办公室,和你说不好听的,你也得听着。

第三、乡镇待遇低。

现在虽然统一按照县里标准统一发放工资,“五险一金”齐全。原来交通不便的时候,面临着两地长期分居。平时一呆就一个星期,家里老人孩子根本照顾不上。现在交通比较方便了,有条件的可以开车,没条件可以拼车回来。但是,那点车补钱根本不够自己的油钱。我每天早上六点就得在家出发,八点才到办公室,像极了大城市的打工生活

第四,乡镇关系复杂。

每个乡镇基本都是被有数的几个宗族势力控制着,有关系的有钱的,就是那些人。下派的干部大多时候孤身一人,孤掌难鸣,想干点事,太难了。谁不得到便宜都不干。

特别是村书记,可谓一言九鼎。因为他不是属于政府干部系列,根本不会给乡镇政府“面子”。强势的村书记,只听党委书记一个人的话,一般的乡长根本不“好使”。身为一个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堂堂的班子成员,还要天天向村支书点头哈腰,那种感觉非常不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乡镇基层没有发展前途。

在乡镇工作,虽然为正式编制,乡镇人员缺少,年轻人更少,能干活的没有几个。即使提拔了副科级干部,也承担很重的工作任务。年龄大的人可以躺平,年轻人则不可以躺平,在单位里干的工作最多,最忙碌,最辛苦,一个人顶好几个人。

有些年轻可能还会听到单位领导“画大饼”,让你好好干,不会亏待你,结果到最后可能就是给你发个荣誉证书,待遇很难提升。你即使调走,考走,或者辞职,有人是人干你的工作。

原创声明:未经作者授权,文章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