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十级之后,虽然有一部分孩子还在继续学琴,但是练琴的效率确实大大的降低了,曲子都选的随意了,比考级之前放松多了。似乎只要失去了考级的压力,就没有了练琴的动力和方向;还有一部分的孩子呢,考完十级就直接放弃了继续学琴,似乎考完十级就到了琴路的终点。10级过后学琴生涯仿佛理应“功成身退”。
从孩子自身来说,孩子自身对于每天重复练琴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真的愿意接受,在达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就认为是一个任务完成了,便也遗忘了自己曾经是怀抱音乐梦想的人,只一味的把它当成课堂作业一样在做。
从家长角度来说,过了10级之后,很多孩子学琴的主动权是掌握在家长的手上的,家长层面并不像孩子之间单纯的想与不想,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当孩子的钢琴水平达到10级时,便觉得责任做到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督促孩子了。
家长和孩子对习琴的意义、对考级的目的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区,使学琴之路难以为继。因此,造成10级之后的乐器学习,不知道如何合理而有效的安排。
影响的客观因素就更加多元化,例如随着孩子钢琴等级的增加,年龄也在增加,见识面也会更加的广泛,容易被更多的事情左右。孩子的作业、功课负担逐渐加重,难以抽出时间来持之以恒地继续练习。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孩子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阶段,尤其是兴趣高涨的时候,所以也能很快的掌握练琴的技巧和知识,考级也会相应的比较轻松,便形成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心理,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学琴的周期缩短,当达到等级的时候,就会放松练习。而且纯粹为了考级而打下的基本功并不扎实一旦不加以巩固就会让演奏的水平一落千丈。
其实每个参加考级的孩子也是知道的,考级的过程是很针对性的,范围比较小,往往反复练习考级所列的曲子就可以通过。所以考级不应该是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而是音乐人生的前期准备艺无止境,十级之后,才是音乐人生的刚刚开始。
对于学琴意义的再认识
孩子为什么要学琴?在学琴过程中空间要学到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是琴童、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器乐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掌握一定的器乐演奏技能和知识,还要让孩子通过乐器的学习逐步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器乐学习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其坚韧顽强、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学琴要持之以恒,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弹奏时需“精雕细刻”甚至“吹毛求疵”的细磨;弹奏出现问题时,还需要孩子去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需要孩子能坐住板凳,抵挡住爱玩的诱惑、克服疲劳等困难。
所以,学琴过程是其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耐心毅力等学习品质逐步形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孩子的心智成长和成熟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考级的再认识
为什么要参加考级?
不难发现,有一些琴童家长是抱着“盲从”的心态:随波逐流,赶“时髦”,别人报考级,我也不落下;有些是抱着攀比的心理,实际上,以上的几种考级心态,都违背了器乐考级的初衷:考级是孩子阶段练习成果的平台和校场。艺无止境,10级过关“看上去很美”,但不能给习琴之路画上“休止符”。就像登山,10级过关只能说明乐器学习到了一另一个起点和平台,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要去征服。
10级之后学习如何安排
对于那些考完十级之后就不知该如何继续练琴的孩子,有如下几点建议:
1、弹奏时间因人而异,做到“虽少不停”。因为功课作业增多,不能有以往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练习,此时,在练习时间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地调整安排。但是无论如何调整,钢琴弹奏的时间都要保证,不能一下断了。时间是挤出来的,在弹奏时间上,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重新制订计划和目标。
2、弹奏多方拓展,做到“面广度宽”,弹奏时尽量涉及多样的音乐作品。钢琴作品浩如烟海,古今中外,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太多太多,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弹春天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比如以外国音乐作品中按不同发展时期和音乐风格流派来分,可以循序渐进地安排巴罗克风格、古典主义、浪漫乐派、印象派音乐、现代派音乐等作品弹奏;兼顾作品的体裁和形式,穿插具有代表性的体裁和形式如圆舞曲、即兴曲、即事曲、协奏曲、奏鸣曲等作品,从乐曲的宽度、广度,从孩子的兴趣上拓展音乐的视野。
3、温故知新,理性梳理。部分孩子10级虽过,但是“关过能不达”。就是没有达到真正的10级水平和弹奏能力。此时,就是来补一补前面所留下的弹奏“短板”,比如音阶、琶音等基本功要重新强化和练习;
比如对于巴赫的复调音乐重新回弹,甚至对于10级之前,如8级或9级等没有涉及和巩固的乐曲要重新学习,补缺补漏,从而在温习、巩固、梳理中提高自己的弹奏能力,使“10级”能力实至名归。
THE END
所有图片及内容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