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闭幕不久的中国工会十八大上,众多代表为培育“数字工匠”献计献策,分享了所在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加快培养数字工匠的做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数字工匠不仅具备要求传统工匠的精湛技能,还能熟练应用数字技术。但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数字人才短缺的情况,在数字赛道不断拓宽的背景下,数字人才短缺情况越发突出,传统产业和工会组织都面临着如何培育好数字工匠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深耕工会数字化领域第六年的建设运营服务提供商,安之翼工惠云一直在积极参与工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早在2021年就成立了专业研究小组,深入研究工会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截至目前,已为省市级工会10余家,区县级工会30余家上百家基层工会组织提供了数字化支持。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培育“数字工匠”提供坚实支持。

宁波数字化转型服务场景(甬工匠成长营)为例,安之翼工惠云创新建设宁波市总工会的“甬匠(鄞匠)成长营”数改场景应用。该平台通过多个场景应用建设,包括“工匠初选、工匠培训、工匠比武、工匠优享”等,建立了一个递进式发展平台,提高了各级各类工匠评比互通协作水平,通过构建工匠个体画像,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工匠行业职业分类分布情况,明确重点培植方向;建立工匠赋分体系,激励工匠自主学习,搭建了产业工人成长成才“一体化”服务平台。该案例树立了浙江省产业工人数字化改革的创新服务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培育“数字工匠”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安之翼工惠云建议:1、整合数字技术:工会应积极整合数字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提高“数字工匠”的培育质量和效率;2、提供数字教育:培养“数字工匠”需要提供适当的数字技术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其数字素养;3、创新数字化服务场景:如宁波的“甬匠(鄞匠)成长营”案例一样,开发新的数字化服务场景,以满足工匠的不同成长需求。

来自《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人左右。安之翼工惠云作为工会领域的数字化合作伙伴,将继续积极支持和服务工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为培育“数字工匠”提供坚实的支持,共同推动工匠队伍的成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