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6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运动员村宣告开村,正式投入赛时运行。学青会举行期间,2000多名工作人员、服务商代表将提供住宿、就餐、文化、休闲、商业服务、医疗、生活等“一站式”服务,全力为运动员打造“南宁温馨家园”。

那么,运动员村吃住条件怎么样,有什么好看和好玩的?借开村之机,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八大菜系973道菜每天18个小时不间断供餐

民以食为天,运动健儿们吃得好不好,事关竞技成绩的好坏。

铜鼓、绣球、壮锦……来到位于学青会新闻中心一楼的运动员村运动员餐厅门前,具有壮乡特色的学青会氛围便扑面而来。餐厅入口处,两名身穿民族服装的志愿者在迎送就餐的客人。

整个餐厅呈扇形布局,占据整个新闻中心一楼,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就餐区划分四个区域,其中,非清真餐厅三个,设3200个就餐位;清真餐厅一个,设650个就餐位。运动员餐厅采取半自助型供餐方式,每天18个小时不间断供餐,保证运动员们随时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粤闽风味、川湘风味、晋鲁风味、苏浙风味、西餐风味……在非清真餐厅,光看摊位上的招牌就让人目不暇接。

“运动员餐厅有非常专业的厨师团队,服务过多届大型体育赛事。我们将为运动员们提供八大菜系总共973道菜(含饮品、冰激凌等)。明档区还提供包括螺蛳粉在内的广西传统工艺菜式的制作服务,借此机会向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推广本地的美食文化。”

运动员村村委餐厅服务中心运动员餐厅前厅负责人阮思艺介绍说,“在非清真餐厅区还设置了生日角,专门为在赛事期间过生日的运动员过生日。运动员在我们前台预定好生日餐,在约定时间过来领取后,我们将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为运动员提供生日蛋糕、长寿面,并一起唱生日歌庆祝,让运动员在广西也能有在家的感觉。”

运动员餐厅的服务总台左右两侧还设置了签名墙,运动员们可以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名字,留下难忘的青春记忆。

生活配置齐全可享受“家”的感觉

运动员村规划建设了30栋运动员公寓楼,以庆歌路为界分为一村和二村,其中一村23栋、二村7栋。

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记者来到二村的一栋运动员公寓楼前。在公寓楼的电梯间,墙上贴着学青会吉祥物“壮壮”和“美美”的可爱画像,画像上“欢迎回家”几个大字看着让人心暖。进入运动员公寓内,记者看到,崭新的房间内明窗净几、一尘不染。每个房间均为运动员配置了全套的洗漱用品,客厅配置有电视机,阳台安装有洗衣机。为了方便运动员上网,房间设置有免费Wifi。记者试躺了一下,感觉这里的床垫软硬适中,挺舒服的。

“村委会的住宿服务中心将随时为运动员提供房间清洁、日常物资补给、垃圾清运等服务,为运动员提供干净舒适的住宿环境。”运动员村村委会住宿服务中心居民服务管理负责人周丽铃告诉记者,赛事举行期间,住宿服务中心在每个村均设有一个居民服务中心,分别位于一村和二村正门旁,为运动员提供入住引领、工程报修、物品借用、前台咨询、临时开门、退房查房、失物招领、临时布草更换及建议或投诉受理等服务。

与此同时,居民服务中心结合运动会特色设置了休息区、宣传栏、图书角以及制冰机(免费供运动队使用),运动员可以在此休息打卡、拍照留念。

五个功能区16间活动室可有效缓解比赛带来的紧张和压力

在学青会举办期间,适当的休闲娱乐可以有效缓解运动员因激烈比赛带来的紧张和压力。而运动员村“志愿者之家”就是他们的好去处。

“志愿者之家”共有16间活动室,面积约800平方米,配备了补充餐食、办公桌椅、饮用水等,主要为运动员提供宣传引导、休闲娱乐等志愿服务。

“志愿者之家”共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娱乐活动区、生日屋、服务大厅、非遗文化体验区以及志愿者休息区。娱乐活动区开设了桌游和棋牌、飞镖等项目,为运动员提供丰富有趣的娱乐活动项目。生日屋是运动员生日庆祝的场所,这里配备了音箱、电视、沙发等设施,运动员只需提前一天打电话或现场预约,就可以方便地在这里开展生日庆祝活动。

服务大厅的综合服务台可为运动员提供咨询服务,这里还是个“打卡区”,摆放有学青会吉祥物“壮壮”“美美”形象展板和学青会会徽。展板后面还有一面打卡墙,墙上印有南宁方言、美食小吃图案和标志性景点,运动员可在这里拍照留念并免费使用照片打印机打印照片。

非遗文化体验区开设有点米成画、绣球制作、编制香囊、彩绘邕剧脸谱、剪纸等五个项目。邀请了钟昀睿、曹文碧两位优秀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场指导,和志愿者们一同指导运动员制作广西传统手工艺术品。

运动员们比赛之余也可逛逛运动员村里的商业服务区。这里设置有水吧、快递、足疗、理发店、游戏室以及广西特产店、特许商品店、六堡茶和油茶体验馆等商业业态。

运动员村为住村运动员、教练员和随行工作人员提供电瓶车接送服务,服务时间为每天6时至24时。村内设置两条环线和固定站点,车辆发车频次约为3至5分钟一趟。如有特殊需求,可提供临时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