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个月东亚最重要的事件,当属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在海外看来,这场选举将决定两岸是战是和。如果国民党上台,那未来几年两岸关系预计会缓和,经贸谈判重启,赴台个人行重新开通。反之,如果是民进党继续执政,不仅ECFA可能停掉,未来5年触发武统的概率也会大大提升,台海地缘风险将从“黑天鹅”转变为“灰犀牛”。因此这场选举对东亚乃至全球的影响可谓非常大。

在8月之前,蓝营获胜的概率不超过20%。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蓝百合”很难发生,民进党的赖清德基本处于躺赢的状态。

不过8月底以来发生了两件事情,使“蓝百合”具备了可行性,蓝营获胜的概率上调至25%。虽然仍是小概率事件,但这意味着国民党翻盘并非完全没戏。

第一件事情是9月中旬侯友宜访美,并获得了待遇不低于赖清德的接待规格。二者都被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接见,侯友宜进入华盛顿并发表演讲,赖清德由于“副总统”身份未能进入华府,但在巴拉圭见到了美国内政部部长哈兰德。论赴美面试成绩,二者基本平手。不过对国民党来说,能和民进党打成平手,就已经算是不小的胜利了。

相对而言,民进党更亲美,国民党更亲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说台湾的民进党更亲近美国,国民党则更亲近大陆。今年4月蔡英文以过境访美的方式见到了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同一时间马英九则访问大陆,并获得了高规格接待。这表明了民进党和国民党在美国和大陆之间的倾斜程度。另一方面,承不承认“九二共识”,也是国民党和民进党最大的区别之一。

至于民众党,作为墙头草,柯文哲一直打造走“中间路线”的人设。既不愿意接受“九二共识”,只提“两岸一家亲”这种模糊概念;也不愿意跟华盛顿走得太近,比如10月柯文哲访美期间主动拒绝跟美国官员见面。这种首鼠两端的政策让大陆和美国都不喜欢民众党。

对美国来说,“台湾牌”是其最重要的反华武器之一。美国不仅可以通过渲染台海地缘风险来引导外资撤离中国,还能借助台湾来加强对华半导体封锁。按理来说美国绝不希望看到一个亲大陆的政党赢得台湾大选,2019年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就遭到美国冷落,最后连美国都没去成。这次侯友宜访美,并获得了较高的接待规格,可能有三种原因:

1、美国担心民进党的台独政策会将两岸推向战争,使美国被迫卷入冲突。在俄乌局势尚未明朗之前,美国不愿在东亚开辟第二战场(在中东局势恶化后,美国就更不愿意亚太出事了)。而且美国当前大多数军备是冷战后期的产物,需要时间完成更新换代(比如F-22战斗机的设计理念落后歼20十年)。政策相对温和的国民党上台,可以拖延中美对决的时间,使美国能准备得更充分。

2、近期美国迫切希望与中国达成合作,为旧金山APEC会议铺路。拜登明年有选举压力,需要中国帮忙买美债,否则美国政府关门的概率非常高。中方多次警告美国不能支持台独势力,这个是中美缓和的前提条件。因此美国在赖清德和侯友宜的接待规格上选择一碗水端平,向中方释放了一种缓和的意愿。

3、由于赖清德过去多次发表强硬台独言论,美国此举可能也是为了敲打赖清德,督促其当选后延续蔡英文时期的路线,配合美国印太战略,不主动招惹麻烦。赖清德提出了“四大支柱”理论,即:以武拒统、脱钩断链、阵营对抗、维持现状,这些主张显得过于强硬,让美国不太放心。相比之下,侯友宜提出了“3D战略”,即:武力威慑、加强对话、降低风险,这些延续了马英九时期的“不独、不统、不武”的政策,在美国人看起来更可控一些。

不管怎么说,侯友宜访美后,其支持率出现了一波上行,反超了民众党的柯文哲,从老三成为老二。而且长期来看,随着国民党桩脚发力,支持率应该会进一步上行。这些使得国民党有了整合柯文哲的底气。

台湾地区各候选者民调走势(三脚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事情是8月底郭台铭突然宣布参选。由于郭台铭临时参选,当天A股北上资金大举流出80多亿,因为外资担忧郭台铭参选将分流蓝营选票,进一步降低国民党胜选概率。但外资这次的判断很可能是错的,郭台铭参选不仅不会降低国民党胜算,反而有可能会倒逼“蓝百合”的出现。

台湾地区各候选者民调走势(四脚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独立候选者,郭台铭吸引的主要是中间选民的选票。也就是说,郭台铭参选对民众党的柯文哲冲击才是最大的。从民调数据发现,在郭台铭参选的情况下:绿营的赖清德支持率下降了0.5%、蓝营的侯友宜支持率下降了1.1%、白营的柯文哲支持率下降了2.8%。也就是说,郭台铭参选分流的选票大部分是柯文哲的,民众党的支持率从18.4%下降至15.6%。

柯文哲之所以要坚持参选,一方面是为了形成“母鸡带小鸡”的作用;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冲击不分区的立法委席位。如果柯文哲的民调降下来,他继续坚持参选的必要性也会随之下降。

这可能也是郭台铭参选的真正目的。一旦柯文哲民调降下来,他可能会接受“蓝百合”,将自己的支持率转换为政治资源。第一种情况是柯文哲主动与郭台铭合作,由郭台铭当正职,柯文哲当副手,一起冲击台湾大选。作为回报,拥有巨额资产的郭台铭将向民众党捐赠大量资金,比如1亿人民币(折合4.4亿新台币),这足以包揽民众党未来四年的经费开支。整合了民众党之后,郭台铭就能以绝对的优势与国民党谈判,迫使侯友宜弃选,使自己成为蓝营共主。如果这一系列操作都能满足,郭台铭就能实现以小博大的目的,有问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机会,这也是郭台铭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第二种情况是柯文哲被迫与国民党合作。在支持率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柯文哲没必要再纠结不分区立委席位。如果他接受国民党的整合,民众党有机会获得很多优质的行政岗位,柯文哲本身也有机会担任行政院长或者立法院议长,这可以增加民众党成员曝光度,对民众党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郭台铭可以果断弃选,并宣称自己是推动“蓝百合”的最大功臣,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

第三种情况是国民党主动与郭台铭合作,撤换侯友宜,让郭台铭上位,然后郭台铭凭借与柯文哲的私交再去推动“蓝百合”。但由于郭台铭联署数据不理想,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不想再经历一次“换柱风波”。

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情况二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因为郭台铭联署数据不理想,很多蓝营选民很反感郭台铭的出尔反尔。个位数的支持率意味着郭台铭基本没有谈判筹码,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众党他都整合不了。

10月份进入“蓝百合”谈判的关键时期,由于台湾省规定必须在11月下旬提交正副职参选名单,这意味着国民党和民众党只有一个多月的整合时间。一旦过了这个时间点,“蓝百合”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但“蓝百合”的一个难题就在于正职和副职的分配。台湾省所谓的“副总统”更多只是花瓶和陪衬角色,本身并无太大权力,这也是郭台铭不愿担任副职的原因。不仅如此,侯友宜与柯文哲也不愿意担任副职,他二人都想干一把手。另一方面,如果是柯文哲干正职、侯友宜干副职,那拥有雄厚地方和立委资源的国民党将沦为民众党附庸,柯文哲将实现以小博大的目的。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国民党,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民众党的领导。柯文哲当正职绝对不会出现在国民党的可选项之中。

各候选者在不同阵营的支持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柯文哲来说,担任副职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毕竟民众党作为2019年才成立的后起之秀,能有今天的成就已经很不错了,柯文哲并不指望自己真的能选上总统,他只是想冲一下政党票。但问题在于,柯文哲的基本盘是对蓝营和绿营都很厌恶的中间选民,如果柯文哲甘愿被国民党整合,并担任副手,民众党很可能会失去中间选民的青睐,其支持率可能会从当前的15%左右下跌至10%左右,这意味着民众党在立法委的席位可能会少2-3席。

因此柯文哲不太意愿给侯友宜当副手。在“蓝百合”会谈上,民众党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求“比民调”或者“以辩论方式进行初选”。这个建议非常有利于民众党,因为民调本来就是很玄幻的东西,很容易被操纵。柯文哲本身又比侯友宜擅长辩论,如果是以辩论的方式产生候选人,柯文哲大概率能赢,足以实现蛇吞象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说,如果不接受柯文哲的建议,则会成为“蓝百合”破局的罪人,舆论压力就会转向国民党这边。因此国民党的方式就是以拖待变,不接受“比民调”的建议,但依旧维持“蓝百合”谈判。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谈判的国民党代表金溥聪,曾是帮助马英九竞选的操盘手。作为对手方的民众党代表黄珊珊,曾是亲民党宋楚瑜的钦定接班人,只不过后来加入了民众党。金溥聪和黄珊珊上一次博弈,还得追溯到2004年连战和宋楚瑜联手参加台湾大选了。

所以局势非常清晰,国民党宁可“蓝百合”破局也不会接受让柯文哲当正职。毕竟国民党有那么多县市长和立法委资源;民众党只是个网红政党,全部人气只依赖柯文哲一人。对国民党来说,哪怕这届选不上,但只要拖到下一届选举(2028年),民众党的人气就有可能耗尽,沦为亲民党那样的角色。至于柯文哲,哪怕是为了政党票也不愿意担任副手。给国民党干副手有悖于他提出的“非蓝非绿”的理念,容易遭到中间选民唾弃。如此看来,莫非“蓝百合”一定会破局?

其实不然,还有第三种选项,那就是柯文哲弃选,不再角逐领导人位置,而是全力冲刺政党票。这样一来,国民党就有机会整合蓝营所有选票,侯友宜就具备了跟赖清德一战之力。事实上,大部分台湾民众都很清楚,一旦赖清德当选,两岸触发战争的概率非常高,因此他们都不希望赖清德上台。赖清德的支持率只有40%左右,但泛蓝营的支持率却有60%。如果柯文哲弃选,泛蓝营的票都集中在侯友宜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侯友宜是有机会胜选的。

如果柯文哲以弃选的方式实现“蓝百合”,作为回报,国民党可能会礼让3-5席不分区立法委席位,以作为民众党政党票支持率下降的补偿。这种事情2007年发生过,当时国民党为了整合亲民党礼让了几个席位。不仅如此,国民党可能还要提名柯文哲担任行政院长或立法委议长。相对来说前者的含金量要大一些,可以管理整个内阁部门,但必须在国民党胜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相当于一种期权。后者虽然含金量低一些,但蓝营和白营拿下立法院多数席位应该是大概率事件,相对更实在。

从期望值的角度来说,柯文哲争取议长职位似乎更务实些。但国民党肯定不愿就这么便宜了柯文哲,最后更有可能给的是行政院长的职务,这相当于提供了一份“期权”激励,意味着民众党必须帮侯友宜拉票,只有国民党胜选的情况下,柯文哲行政院长的职务才能变现。

在柯文哲不参选的情况下,国民党可能会提名韩国瑜或朱立伦担任侯友宜副手,当然也有可能是民众党的黄珊珊,毕竟她还兼具亲民党的背景。作为深蓝代表,韩国瑜和浅蓝的侯友宜形成互补,韩国瑜的口才也不输给柯文哲。至于朱立伦的话,他本人私心一直很重,2015年撤换洪秀柱就是例子。如果侯友宜胜选,朱立伦有强烈动机为自己谋求一份好的职位。黄珊珊作为女性,兼具民众党和亲民党双重背景,拿来拉选票再适合不过。

至于郭台铭,一旦国民党和民众党实现合作,郭台铭可能会以一种“功成身退”的方式弃选。毕竟郭台铭的目的是为了以小博大,争当蓝营共主。在侯友宜和柯文哲达成合作的情况下,郭台铭没必要背负蓝营骂名继续参选到底,不如及时退选,既做个顺水人情,又能把促成“蓝百合”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但在柯文哲不担任副手的情况下,能实现的也只是缩水版“蓝白合”。毕竟侯友宜的口才实在不行,缺乏韩国瑜那样的人气,跟拜登比较类似。如果他要赢的话,一方面得找一个能互补的副手(类似哈里斯那样),另一方面得激起中间选民的反绿情绪,把不支持赖清德的选民都归到自己旗下。

如果国民党和民众党最后没能谈妥,柯文哲可能会考虑与郭台铭合作,但双方整合成功的概率也不高。首先郭台铭不愿担任副职,而且现阶段郭台铭支持率非常低,联署数据未能突破100万,柯文哲给郭台铭当副手有种掉价的感觉,容易丢失大量政党票。虽然郭台铭很有钱,但光靠钱是无法吸引民众党的。即便侥幸形成了“郭柯配”,除非其支持率能碾压侯友宜,以至于让国民党拥护郭台铭当蓝营共主,否则台湾还是面临三角督的情况,赖清德依然处于躺赢的状态。

从概率来看,本次“蓝百合”能成功的概率在40%左右;在整合民众党的基础上,国民党赢得2024年台湾选举的概率大约50%左右。如果“蓝百合”不能成功,蓝营的胜算将低于10%。加权来看,蓝营大约有25%的概率能翻盘,成功下架民进党。换句话说,民进党的赖清德有75%的概率能胜选,未来5年出现台海危机是灰犀牛而非黑天鹅。

在一定程度上,中美关系和台湾局势互相影响。当中美关系缓和时,台湾那边蓝营通常会更占优势,比如2000年—2014年;当中美关系恶化时,绿营通常会更占优势,比如2015年—2022年。因此未来三个月如果倾向于国民党上台,那营造中美缓和预期是有必要的,这至少不会成为国民党的扣分项。如果11月APEC能达成有效协议,对蓝营能形成一定提振。不过还是那个观点,中美缓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希望缓和的人很多,但不希望缓和的团体同样很多,包括美国共和党、台湾民进党、俄罗斯、印度等,最终能否缓和取决于这两股势力谁更强大,对于旧金山APEC不宜抱有太高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