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退改签”相关的诈骗又重现江湖了。自国庆中秋长假后,这个话题频频被网友热议,各类投诉也呈快速增长态势,更有多位无锡市民表示自己国庆后旅游,临近起飞前遇到过类似骗局,差点中招。无锡旅游行业业内人士表示,接到这样的信息,需要冷静对待。

出行前接到退改签电话

10月是大家出游的高峰,个别旅客在网上订购了往返机票后,出发前收到“航班取消”等短信,提示旅客在支付软件中领取补偿,当信以为真的旅客按“客服”要求下载指定App、开启屏幕共享以及远程听取“客服”要求的一番操作后,却发现卡中的存款被悉数清空。根据相关报道,国庆前夕甚至有旅客因为“退改签”相关诈骗,损失了200余万元。

“今年国庆回家的机票是男朋友帮我订的,出发前一天,男朋友和我都接到航班取消的电话,差点就信以为真,好在及时在App上查询了出行信息,才侥幸逃过一劫。”无锡市民张小姐表示,自己本来警惕性很高,但出行心切,居然也差点被蒙蔽。

这类诈骗手法今年才出现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退改签”相关诈骗起码风靡了十余年,只是随着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群体增加,导致更多旅客遭遇骗局。这一类诈骗抓住旅客出行前行程变动的紧张心理,再辅以退款补偿等诱惑,加之十分繁杂的操作流程,旅客很容易上当。“我们就差最后一步操作了,还好及时警觉避免了损失。”无锡市民晓晓与4位好友,计划10月10日到成都旅行,10月8日,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告知其之前在网上购买的航班延误了,如购买了飞机延误险,可以赔偿300元,同时说出了准确的航班号和起飞时间。“我信以为真。随后,对方提出要下载App,一系列的操作后,就差最后一步了,我觉得不对劲,到官方App查询机票信息,发现机票没问题,就知道上当了。”晓晓说。

无锡旅游行业业内人表示,旅客在接到相关电话,首先需要冷静,尤其在被告知会补偿款项时可以判断基本为骗局,不能按照对方要求进行屏幕共享协助操作,不能随意输入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涉及财产安全的重要信息。

谁泄露了乘客信息

记者采访中获悉,由于该类诈骗中“退改签”短信通常发送得十分精准,“客服”似乎能未卜先知,且能精准报出旅客姓名和证件信息,也使得不少旅客在事后投诉时指责购票的航司或者在线旅行社泄露了出行信息。

究竟是哪个环节的问题?民航专家介绍表示,机票预订流程繁琐、涉及方面众多,包括旅客可以接触到的在线旅行社、航司、代理人,还包括中间方及终端系统,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有数据泄露的风险。据了解,用户信息处于加密状态,而民航旅客个人信息流转链接很长,甚至保险公司、租车平台等都被牵涉其中,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信息贩卖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共同加强用户信息安全保护。

一位在旅游网站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也曾指出,大型公司没有必要泄露用户信息,企业不会靠这种方式来获取“蝇头小利”。因为大型公司对自身品牌、声誉是极其看重的,毕竟这类事件对公司品牌会造成不良影响。无锡春秋旅行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的购票平台由于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最为安全,而在小红书、微信等平台添加所谓的机票代购人士购票,遇到诈骗的风险更高。

“由于今年旅游业的持续复苏,出行领域也被诈骗分子重点关注。”无锡市旅游行业协会王洁平说。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民航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票务服务提示告知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航空公司在官网显著位置公布预防短信诈骗的提示信息,在旅客通过公司官网、互联网机票销售平台、手机App等渠道购买机票成功后,应及时以短信等形式推送预防诈骗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