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盘是川西平原的农村特色聚居形态,是农家院落竹树环合,并与周边耕地、渠系、道路融为一体的院落形态,同时也是林业资源的一种特殊形态,川西林盘的开发是林业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都区新繁街道汪家村石家院子是一个典型的川西林盘,林盘总面积16.72亩,其中宅基地11.59亩,共有农户29户84人。新都区以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为基础,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林盘经济,将石家院子打造为林盘经济的示范,并将其更名为“拾里庭院”。通过拾里庭院的建设,新都区探索出了一条“零用地新增吸引产业入驻、零农户搬迁增进共同富裕、零距离共享乡村美丽庭院、零缝隙衔接实现高效监管”的“四零模式”。
林盘经济发展“四零模式”如何做?
“拾里庭院”以做好“整治、转化、统筹”三篇文章为建设思路,通过在川西林盘原有的自然本底上实施整田、护林、理水、改院、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以及产业植入、绿道串联等系列举措,打造出以“共享庭院+餐饮、民俗、休闲”等业态为主,独具乡土风情、充满发展活力的川西林盘聚落。
地方政府负责林盘资源“整治”。以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由政府投资对院落的整体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整治,拾里庭院建设以来,新都区共计投入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在整个片区内实施整田、护林、理水、改院、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原来院落内用于堆放垃圾的树林、饲养畜禽的偏房和污水横流的偏僻角落整治成了场景打造和产业入驻的“风水宝地”。
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林盘资源“转化”。2018年6月15日,汪家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陌上汪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由村支部书记刘华杰任董事长,在“三权分置”原则基础上,动员石家院子村民将闲置的房屋、院坝、林地、耕地等闲置资源的使用权或经营权,按照统一的股份量化标准,即:建筑物20㎡/股、墙外屋檐40㎡/股、林盘100㎡/股、耕地1亩/股,统一纳入陌上汪家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股权量化的方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经营性资产。
专业公司负责林盘资源“运营”。由政府牵线,引进专业的运营管理平台公司——成都源素轻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合作,由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将纳入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林盘资源进行统筹运营并支付700元/股/年的保底租金和1%—15%的营业额分红(村集体留存其中的20%、村民分红80%)。
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的运营方式为:一是统一规划,由运营公司对整个林盘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制定了《拾里庭院林盘聚落建设发展规划》;二是科学划分,由运营公司根据项目发展规划,将一期林盘科学划分为田园火锅、庭院中餐、竹渲茶院、文创工坊等业态小院,二期林盘优化补充拾光剧场、主题民宿、儿童自然教育基地、现代农业研学基地、TA能量主题花园等主题亲子、团建拓展、研学会务新消费场景,使得整个林盘业态更加丰满。三是制定了超级乡村招商机会清单和产业分布图,借由“天府粮仓”精品区建设契机,向社会公开发布招商机会清单,让更多符合林盘规划的企业进驻到场景单位,营造更多新型消费场景,带动林盘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运营平台公司联合成都大学等校企,开发了能够实时监管、更新营业数据的“智慧经营系统”,群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和院落内的大屏幕,实时查看各运营场景的消费人数、消费金额等数据,实现了财务数据全透明,群众监督无死角。
通过“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平台公司+农户”的建设模式,作为一个面积仅16亩的农村院落,从2019年9月正式运营至今,拾里庭院项目一期已吸引游客70余万人,完成营收1000余万元,向农户发放租金及分红130余万元,并获评成都市“AA级”川西林盘景区,真正实现了乡村产业更强、环境更美、农民更富。因项目一期的良好示范带动效应,在项目二期前期建设中,仅用时4天,就有154户农户主动报名参与,项目二期将以“超级乡村路径探索”为主线,按照“四零模式”的基本架构有序推进。
林盘经济发展“四零模式”能带来什么?
零用地增加吸引产业入驻,破除了“要素保障论”前置瓶颈。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及社会投资主体可能形成了一个思维误区,即要在乡村进行产业植入就需要为其配置建设用地,特别是要进行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项目,更是必提新增建设用地问题,而拾里庭院的建设实践表明,只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即使不增加一分一厘的建设用地,也能实现场景营造和产业入驻。截至目前,拾里庭院一期已营造场景12个(均是使用农户原有的建筑及林盘),实现营收1003.06万元,二期已达成合作意向商户52户,拟营造场景60余个,所有场景均在原有建筑面积及林盘内设计打造,没有新增一厘建设用地。
零农户搬迁增进共同富裕,破除了“农民负担论”单一路径。长期以来,众多社会资本下乡打造的农商文旅体发展项目,片面追求对项目区域的绝对“掌控”和对乡村形态实行推倒重来的大拆大建模式,把项目区域内的农户当做负担,为此要求对项目区域内的农户进行搬迁(拆迁),而拾里庭院的建设实践表明,农户不仅不是项目发展的负担,反而是项目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一是因为农户仍居住在林盘院落内,使得保留了川西林盘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元素,使得林盘更受消费者欢迎,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户以各种方式参与庭院经营,客观上解决了项目的运营及用工等难题。拾里庭院项目一期建设中,除将闲置资源入股外,另有9户农户以不同方式参与了院落的建设经营,加快了项目的建设运营。截至2023年10月,项目建成运营4年,29户村民就获得了租金+分红130余万元,另有9户农户获得经营收益及务工收入5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共同经营、共同富裕。
零缝隙衔接实现高效监管,破除了“经营作假论”的惯性思维。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地方的农民之所以主要采用租赁的方式将资源、资产流转给外来业主经营而很少采用入股分红尤其是利润分成的方式,其关键在于业主在经营中占据主导和信息优势地位,不清楚业主的经营情况,担心业主通过财务造假的方式虚增成本、瞒报收入,从而达到少分红甚至不分红的目的。“拾里庭院”的建设实践表明,将营业收入作为分红基础,避免对利润监管的复杂性,并通过开发智慧经营系统,有效实现营业数据实时更新、收益情况实时展现、单位农户收益数据实时知晓,能够有效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任难题,从而为入股分红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和长效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零距离共享乡村美丽庭院,破除了“零和博弈论”共赢困境。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都会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人才到乡村去创业,但是由于产业和群众的利益联结不紧密、群众对产业经营情况不了解,对到乡村创业的新村民不信任,导致新老村民隔阂较大,农户对新村民的产业不支持,甚至搞破坏。这是很多地方乡村产业没有持续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有人得出了新老村民的关系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而“拾里庭院”的建设实践表明,只要搭建好一个新老村民共同的利益链接平台,让新老村民成为互相信任的利益共同体,新老村民可以零距离共处,并一起为乡村产业发展而奋斗,从而实现共享美丽乡村庭院。
(文 / 高学兵 虞洪 唐君 陈丽 龙建新 李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