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陕西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而又风味独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陕西特色美食——洋县枣糕馍,与美食相伴,让味蕾与心灵同步舞动。

洋县枣糕馍,又叫“早告馍”。传说,在三百年前,洋县城北周家坎一带来了一批四川逃荒人落脚开荒。这些人非常穷困,靠种地度日,过得非常艰难。玉皇大帝的牛圈里,有一头金牛。一天,金牛跑着玩,偷榆地从天上下来,到了周家坎,它看到这里的人们都用镢头种地,累得腰弯如弓,汗流如雨,心中便可怜起这些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连着四年金牛都照例从天上跑下来,帮助人们种地。乡亲们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端给金牛吃,可什么它也不吃,光知道啃馍。一天,掌管下雨的天神发现了金牛帮助凡人种地,非要告发给玉帝不可。金牛发怒了,和雨神大战起来。后来,金牛终因连日耕地劳累,被雨神的独角兽飞起一蹄,把金牛的双角踢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把金牛双角金犁头埋了起来。从此,人们就模仿凹型抵角蒸起了金牛爱吃的馍来,每天早上端着馍向天上祷告,以后人们便把这馍叫“早告馍”,就这样, “早告馍”在民间传开了,后来越做越好,还在馍上染花、放枣子,又叫它“枣糕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枣糕馍自唐宋以来即为地方风味食品,以纸坊枣糕著称。枣糕馍,用优质面粉为主料,大枣、菜油和白糖为辅料,面粉发酵后又反复和搋,面坯偏硬成形,两侧各塞2块碎枣,旺火蒸制而成。

蒸好后再点上花印,一朵朵红梅花就绽开在白馍间,煞是好看。其馍食之味甜,绵软可口,回味馥香,耐贮存,不走味,不发霉变形,一般用绳串成串串提着,是走亲访友,馈赠待客的佳品。据县志载,明代起洋县枣糕馍就也驰名汉中地区内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洋县枣糕馍洁白没有裂纹,外酥里软、韧、松、甜,存放时挂在风凉处不变味,存放上三、四个月。上蒸-蒸好像刚蒸的馍,在没有保鲜、冷冻技术设备的年代里,是不可多得的面制食品。

欢迎大家关注、欢迎点赞和评论

谢谢观看!

关注守望食安,您会得到最新原创资讯!为家人的健康,欢迎您评论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