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鲁迅还是达尔文曾经说过,只要你是一个动物,你就可以被定义,就可以被分为群居散居两类。不仅大型动物如此,小型昆虫也具有类似的行为模式。群居动物非常繁多,大到牦牛、大象、猿、猴,乃至我们人类,小到蜜蜂、蚂蚁、蝗虫,都是社会性动物。

谁说的名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否也可以转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蝗虫为例,就可以分为“群居蝗虫”和“散居蝗虫”。我们常见蝗虫飞天蔽日的情况,这是群居的族群。这种蝗虫个头大、吃得多,生性凶猛、飞行时间长,可以说是蝗虫中的“战斗机”,所以蝗虫群所到之处,保证是一片荒芜,甚至有“牛马毛皆尽”的可怕景象。

而另外一种蝗虫,由于常年的散居,变得可爱很多,被人们称为蚂蚱。相比群居蝗虫,他们个头小了不少,并且发育出了草绿色外衣,脚上令人厌恶的刺也不见了。不仅外形不同,行为模式也由很大程度的差异。这种蝗虫有明显的“社交恐惧症”,在遇到同类时,第一反应就是逃避,独自去到没有“他蝗”的地方。他们看起来人畜无害、行动迟缓、性情温和,甚至是呆头呆脑。

令人惊讶的是,目前的研究表明,散居型和群居型蝗虫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将散居型蝗虫“强制”放到群居蝗虫群之间,很快该个体不再排斥接近同类,并开始表现出群居型的外形和行为特征。

是什么影响蝗虫形态转变的因素?目前认为有几种:虫口密度、食物的密度、信息素和行为调节。前两个放在一起很好理解,由于食物密度大,蝗虫取食会自然聚集到一起,导致虫口密度上升。而蝗虫粪便里和其他一些信息素对蝗虫也起到滞留和聚集的作用。再通过个体之间互相接触,经过一系列的复杂生理生化调节,导致了群居型蝗虫的爆发。

此外,同种类个体之间的不断争夺地盘和食物的竞争,也让蝗虫在优胜劣汰中,保留下具有攻击力的基因。

这种结果在大型哺乳动物身上是否同样有效?将野生动物驯化为家畜,则是人为干涉了动物由群居向非群居的转变。野猪被人类圈养后,虽然基因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失去了战斗的獠牙,皮肤变得光滑白嫩,身体脂肪也越积越多。这种猪性格也变得生性胆小,放到圈外后羞羞答答,甚至自己还会跑回“安乐窝”。无论外形还是习性,野猪和家猪几乎都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但如果将家猪放归野外,用不了多久,就又恢复了野猪的本相。这与蝗虫的实验几乎如出一辙。

如此,让人细思极恐的事情来了:人类是否也遵循这样的动物法则?

人是彻头彻尾的群居动物,也是群居动物中的最大赢家。人类用实践证明了,相比独居动物,群居是明显具有先进性的。几百万年前,人类在非洲大草原上,通过配合与协作,战胜了无数飞禽走兽,一举成为了这个星球上的霸主。

现在人类也正在经历“自我圈养”的过程。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德国、荷兰、法国都有35%-40%的独居率。

日本、美国、芬兰的独居率,也在30%以上。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在2012年就独居率高达60%的!

我国在2014-2017年间,独居率猛增57%,预计在2021年达到1亿。

惊现新型独居人种

无论外形还是行为,这部分人也在逐渐表现出“异化”:0社交或少社交,对陌生人充满恐惧,沉迷网络无法自拔,作息不规律,少见阳光面容白皙,时常会自言自语……

正如家猪和蚂蚱一样,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变成新的物种——独居人!

届时,由群居人撰写的人类文明史将被彻底推翻,文明间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战争也会被重新定义,我们将会从新的视角来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终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