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0日上午,2023年无锡市“世界粮食日”宣传周活动暨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落成仪式举办。新建6.2万吨平房仓、5万吨浅圆仓、8000吨成品粮低温库、1万平方米物资储备库及应急指挥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亮相,采用高科技、智慧化的绿色粮仓,让粮食住进更宜居的“豪宅”。

众多先进科技“加持”

走进外形酷似波浪的灰色大门,几栋灰白相间的建筑映入眼帘,一座具有江南韵味的现代化粮仓和物资储备库就坐落在这里。有的外形像“加大版”油桶,圆滚滚的“身材”格外惹眼;有的建筑低矮,白墙与青砖黛瓦相匹配,形成风景如画的水乡风貌。就在不远处,高铁在葱茏树木的掩映下呼啸而过。

在拥有外形别致的同时,粮库内部也“暗藏玄机”。横向通风、充氮保管、低温储存……众多储粮科技的运用,只为大家吃上“放心绿色粮”。400多米长的气垫运输机从码头一直延伸到粮仓,将码头装卸、栈桥输送、原粮清理、自动计量等多个作业环节进行串联,在极大改善作业环境的同时,确保粮食进出全程不落地“稳稳入库”;在粮仓内,输送氮气的管道均匀分布在四周——这项控制虫害的前沿技术,将大大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在确保粮食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粮食储存品质。

无锡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是无锡市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总投资6.63亿元,占地面积111亩,历时22个月建设完工。“平房采用国内先进的双层顶自然通风屋面架构工艺以及横向通风和充氮低氧保粮技术,仓型密闭性好,有利于减缓粮仓内粮温上升速度,可实现准低温储粮保管。浅圆仓采用架空式平底多出口双层顶设计,可以最大限度提升物流效率;成品粮低温库是全国首个将自动立体式货架技术应用于成品粮低温保管的案例,集自动定位、尺寸检测、标签识别、自动码垛、低温储存等技术于一体。”

仓储能力跃上新台阶

“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能使粮食损失率大大降低,粮食仓储正在由‘安全储粮’向‘绿色优储’阶段发展。”无锡粮食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立足省级粮食物流产业园功能定位,建设形成粮食仓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指挥调度中心“三功能”区块,研发建设“智慧粮食、智慧物资、智慧应急、智慧管理”四大系统,选择运用虫害监测、氮气储粮、净粮入库、横向通风“四合一”仓储新技术,推动节粮减损,建立形成区域性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储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魏雷在现场观摩后连连赞叹:“无锡的粮储工作历来走在全国前列,不管是浅圆仓、平房仓还是成品粮低温库,都是集智能化、机械化、科技化、绿色化于一体的,储粮工艺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

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服务中心落成,标志着我市的仓储能力跃上了新台阶,对于增加无锡区域粮食安全、应急物资储备能力、粮油市场调控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有力地增强了我市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