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又一省明确:鼓励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日前,甘肃省委编办在答复网友留言时透露,党的二十大对地方机构改革作出部署,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精神,在具体机构改革中,鼓励人口小县加大机构优化整合力度,精简设置党政机构,进一步优化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

甘肃省委编办表示,近年来,山西、青海、湖南等省份选择人口小县开展机构改革试点,通过综合设置党政机构、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等举措,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探索。

统计公报显示,甘肃有多个县常住人口不足10万人,部分县总人口仅1万余人。

目前,全国多地在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01

青海玛多县

精简20%机构

据微信公众号“玛多融媒”消息,经玛多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州委和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批复,2023年9月15日,玛多县正式印发实施涉改部门“三定”和“九定”规定,标志着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圆满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多县

6月4日,玛多县人口小县机构整合试点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对试点工作再部署、再推动,各新部门领导班子列席会议。会议对接下来做好机构挂牌、证书更换、公章启废、“三定”和“九定”规定草案拟定、人员转隶等涉改工作作了详细安排,县直相关部门对办公用房分配、公车调配、资产划转、经费划拨、公章刻制、财务资产审计等涉改事项流程标准作了详细说明。

根据此前披露的《试点实施方案》:机构整合后,玛多县将设置党委机构6个,政府工作部门14个,即党政机构由改革前的25个精简为20个(含新设的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林草水利局),五个领域的执法队伍由5支精简为1支,“四人以下局”减少了8个。

除县委办公室、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部、县委政法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统计局、县审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保持不变外,其他机构悉数纳入改革,按照“ 一类事情 ”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应合尽合、应融尽融,既保障基层政权职能完整,又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最大程度简约协同高效,在原机构设置已较为精干的基础上,再次精简,比例达20%。

02

湖南省委书记

到人口最少的县调研

8月11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调研县域经济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古丈县总人口14.3万人,是湖南省人口最少的县。

沈晓明说,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试点推进人口小县机构编制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效能,减轻财政供养压力,把有限的财力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通过改革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宜居吸引力、辐射带动力,积极探索符合人口小县实际、具有人口小县特色的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晓明来到默戎镇龙鼻嘴村的墨戎苗寨,了解民俗文化挖掘利用、文旅融合等情况,并与来自省外的游客交流。

湖南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早前已开始,今年6月7日,湖南省委编办副主任陈龙一行到山西娄烦县调研考察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工作。

03

安徽4县(区)

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

除了湖南,安徽、山西、青海等地也在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

据聊时局此前报道,安徽4县(区)正在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

7月25日,安徽省委编办对网友留言进行回复时提到,经安徽省委编委同意,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了4个常住人口较少的县(区)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并组建了省及相关市、县(区)改革工作专班,协调推进试点工作。

据媒体此前报道,安徽省马鞍山博望区政府网站在今年3月29日发布消息称,为落实省委编委关于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有关要求,近日,省委编办权责清单处副处长王韬一行来博望区开展“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调研。

博望区常住人口16.2万人。消息称,王韬一行围绕经济调节、社会管理两个领域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职能运行、政府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交流,广泛听取区直部门负责同志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

官方披露,2022年11月,马鞍山市博望区被确定为全省人口小县改革治理模式创新试点区,计划利用一年左右时间先行研究探索模拟,创新县域治理现代化新模式。

04

山西娄烦县

县委副书记兼县委办主任

副县长兼局长

聊时局注意到,无论是湖南还是安徽,公开报道都提到向山西学习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山西省15万人口以下的人口小县数量较多,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自2020年以来,山西前后两批6个试点县(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长治市黎城县)探索人口小县机构改革。

改革重点包括加大职能相近的党政机构重组整合力度,变“单兵作战”为“兵团攻坚”;简化党政部门中间层次,精干设置内设机构,改善上下沟通和政出多门现象;大幅精简压缩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县直事业机构实行限额管理,推进编制资源下沉等。

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年初,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对外公布“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进展,曾引发热议。改革后,娄烦县9个县委机关减少至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133个事业单位则削减了29个。

改革中,娄烦县多名县委、县政府领导开始兼任党政部门负责人。根据当时公开报道,县委副书记魏源巍兼任县委办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瑛兼任县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局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高林兼任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局长,副县长关晋钢兼任县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第一书记、局长,副县长马建玉兼任县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党组第一书记、局长。

05

背景

人口小县众多

“瘦身强体”可降低财政负担

我国的县域中,人口小县众多。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21(县市卷)》,纳入统计的2075个县域单位中,户籍人口在10万到20万人之间的县(市)有228个,10万人以下的县(市)有206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90个,也就是目前全国共有400多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

另一方面,所谓的收缩型城市正在增多。有公开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近七成的县级行政单元(县和县级市)常住人口在减少,这些人口大多流向了城市群、都市圈和沿海大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人口小县“瘦身强体”,可以促进行政资源与人口分布的协调和配置,降低财政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