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故事为真实案件,虚构创作。旨在:破解犯罪心理,捍卫正义人间!探查人性阴暗,杜绝犯罪发生!故事中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5月的一天,H市天气有些闷热。张晓东开着他的红色轿车,在H市南边的高速公路上飞驰。他一路把车门玻璃降低,任由风扑面而来,吹乱他的短发。

张晓东今年35岁,是H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一名基层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面上张晓东工作勤勉热心,受领导和同事的喜欢。但实际上,他的内心一直隐藏着另一面的期许。

张晓东一心想在系统内获得提拔,但他缺乏过硬的本领。于是他选择通过各种途径讨好领导,希望借此向上爬。

这些年来,他先后向多个领导送过礼物或请客,但收效甚微。反而因为过于热情主动而被部分领导所厌,认为他是在刻意揽关系打点前程。

直到前不久,H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建华来到任上。张晓东对李建华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建华是位女性,刚50岁就担任要害部门的领导。张晓东觉得这是个机会,如果能得到她的提拔,自己的前程就豁然开朗了。

于是,张晓东想方设法接近李建华。他先是主动请缨,参与李建华负责的多个重要活动,表现出彩获得李建华褒奖。之后他又找机会送礼,希望得到李建华的注意和提拔。

但是,张晓东的热情没有换来李建华的青睐。

李建华并不吃张晓东这一套,反而对他的讨好行为感到反感,认为张晓东在刻意捞取私利。于是李建华不再重用张晓东,甚至有意与他保持距离。

张晓东感到失望和愤懑。他无法理解李建华的做法,认为对方并不领情。

张晓东自负自己表现不错,本应得到重用和提拔,李建华的冷遇让他自尊心受挫。

这天,张晓东开车来到H市郊外一处高速路段执勤。天色渐晚,张晓东心不在焉地检查过路车辆,想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然,一辆黑色轿车呼啸驶过,速度很快。张晓东回过神,发动车子追了上去。

他让对方停在路肩,然后走上前询问情况,并要求查看驾驶执照和行驶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晓东让驾驶黑车的青年下了车。青年态度不太礼貌,张晓东便要求检查他的车辆和证件。谁知青年竟然发脾气,两人发生了口角。

正在这时,张晓东的手机突然响了。他接起一听,原来是他的领导李队长,让他立即回支队一趟。

张晓东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处理眼前的事,便让青年留下联系方式,打发他离开了。

张晓东开车赶回支队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他直奔李队长的办公室,敲开了门。

李队长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坐在里面:“张晓东,过来坐。”

张晓东轻轻关上门,有些紧张地坐下。他隐约猜到,李队长找他很可能是因为前不久那件事。

“张晓东,我手里拿的是你的个人档案。”李队长开门见山,“这几年,你的工作表现确实不错,受到过局里表扬。但是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张晓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李队长指的是什么。

“这里有同事反映,你多次送礼物给领导,与他人建立不正当关系,这已经影响了单位的团结。”李队长的语气严肃,“我希望你能认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

张晓东脸色变得苍白。他试图为自己辩解,但是李队长没有给他机会。

“张晓东,单位有规定,你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为你自己着想,也为了单位的声誉。”

李队长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失望,“我希望你能认真反省,重新做人。你还年轻,有充分的时间改正错误,重新走上正轨。”

张晓东沉默着,双手紧握。

“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单位会对你的行为进行处理的,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李队长语气恳切。

张晓东缓缓地站起身,面无表情地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又到了周末,张晓东独自一人在家中坐立难安。

上周李队长的话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让他在床上辗转反侧。

张晓东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多年的努力就要前功尽弃,他无法接受这种结果。

张晓东认定这一切都是李建华的错。如果不是李建华告发自己,自己就不会沦落至此。

想到这里,张晓东的怨气便直冲天灵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一定要让他知道,得罪我张晓东的下场!”

愤怒驱使着张晓东来到了李建华家门口。他要和李建华算总账,为自己讨回公道。

当时李建华刚好下班回家。家里来了客人,李建华和客人正在客厅说话。

突然她家的门铃响了起来。她喊保姆去开门,保姆当时正在哄李建华的孙子,抽不出空儿来,李建华只好自已去开门。

当她走到门口的时候,她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