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手机时,看到中国铁路发布了12306APP购买静音车厢车票指南,并且在37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上增设了静音车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才经历过国庆假期“噪音地狱”般高铁旅程的我立马来了精神。

NO.1

静音车厢是什么

其实早在2020年,高铁就开始了静音车厢的试点工作。

不过那时候的静音车厢估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基本上是“听说过,没坐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官方发布的静音车厢视频,倒是让人一窥这片“出行净土”的真容。

门口及车厢内随处可见明显的静音车厢标识,车厢里还准备了眼罩、耳机、止鼾器等静音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铁路

就连餐车服务员进入静音车厢都会停止叫卖,如果想要购买餐食,直接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下单,就会有工作人员送货到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铁路

本着少打扰的原则,每个座椅靠背处都会提供一份“静音车厢服务提示卡”,就连车厢内的语音播报音量都是正常车厢音量的30%至40%

不过倒也不用担心因为播报音量小而错过到站信息,乘务员会为每一位旅客提供一对一到站提醒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中国铁路

如果有人不守规矩,也会有乘务员提醒旅客保持安静,多次违反则会被劝离出静音车厢。

不得不说,单从静音车厢这些人性化设计上来说,的确是让我狠狠心动了。

仔细看了一下官方发布的内容,发现静音车厢的车票和二等座同价位,并不需要额外付费,购买流程也和普通车票差不多。

在铁路12306 APP中找到写有“静”字的列车,选择二等座后便可勾选下方的【请优先为我分配静音车厢席位】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会有静音车厢的特殊提示,要求静音车厢的旅客必须关闭外放音源,佩戴耳机,手机要求静音,接打电话和交谈必须离开车辆,并且不建议带孩子的旅客选购静音车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确认后提交订单,系统就会在有余票的情况下自动分配静音车厢车票。

NO.2

静音车厢真的静音吗

仔细想想,静音车厢这不就是当年大学图书馆的模式吗。

静音车厢是图书馆自习室,乘务员是纪律委员,不守规矩的学生会被请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于对静音车厢到底静不静音的好奇,我特别去网上看了看大家真实体验后的分享,结果发现静音车厢是否静音,还得取决于两方面。

一是乘客的素质程度,二是乘务员的管理力度。

我的朋友比较幸运,坐过一趟真正静音的静音车厢。

乘务员在列车启动时,提醒大家这里是静音车厢,需要保持安静后,本还有些喧闹的车厢秒变高三自习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自觉戴上了耳机,关闭了手机铃声,甚至于小孩子都安安静静地在趴着写作业。

即便有那么几个不守规矩的人,也会被乘务员告知接打电话需前往车厢连接处,或建议聊天的人换到普通车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旅途基本只有火车运行的声音,她事后还感慨到难得不用戴着降噪耳机,第一次在高铁上睡了个安稳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好运,随手翻翻网上也有不少静音车厢根本不静音的吐槽

大声打电话的,公放抖音的,高声聊天打闹的,噪音是一样没少听,甚至不如其他普通车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乘务员极力劝阻,但人家前脚刚走后脚就立马继续喧哗的大有人在。

并且如果你以为静音车厢就能逃离出行的家长和小孩,那就大错特错了!

虽然勾选静音车厢时会提示,不建议带孩子的家长选择静音车厢,但这毕竟只是建议,儿童依然可以买票入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明知道自己要打电话、带孩子、刷抖音、和朋友聊天,为什么还要选静音车厢,都是成年人了还这么没有自制力!”

底下网友的评论一语中的:“因为很多人是双标的,他们选静音车厢只是希望别人安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O.3

厌童症、高铁侠的背后

这两年随着旅游热情的高涨,高铁上不同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相关话题热度更是居高不下。

前有苦熊孩子久矣的厌童症,后有整顿高铁喧哗的高铁侠,再有对不文明行为勇于发声的关音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城市飞速发展出现的空间挤压下,却没有课堂教大家如何在公共空间与陌生人沟通、协商。

总有人一再挑战底线:车厢里来回跑动喧闹不止的小孩,打电话超大声谈上亿生意大叔,抖音外放高声聊天的大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静音车厢看上去似乎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一片净土,但考虑到高峰期乘客饱和以及仅凭个人素质的模式。

看来指望静音车厢能解决一切,恐怕是有心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不少人建议或许可以像国外一样去设立儿童车厢、母婴车厢、或付费安静车厢等。

但同样也有人觉得这样的特色车厢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社会歧视。

或许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只能靠时间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