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有虚构成分,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中国近代的军阀混战年代,张宗昌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个人物。有人说他心狠手辣五毒俱全是个十恶不赦的混世魔王,也有人送他外号“狗肉将军”、“五毒将军”,还有人叫他“三不知将军”,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条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据说他有姨太太23个之多,个个貌美如花,可以说他在把持山东军政大权时,风流韵事不断,各种奇葩事层出不穷。
他强取豪夺、鱼肉乡里、配合日本人镇压工人起义,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青岛惨案”,他官职直鲁总督勾结奉系军阀对抗北伐,带兵数十万驰骋中原五六省,开始战败吴佩孚继而抗拒孙传芳,后又联手二人撵走冯玉祥,他虽最终被打败,遁居山东,但他能打仗的事实世人皆知,集各种诨名于一身的狗肉将军,是历史上十分有争议的人物。
关于张宗昌的传说五花八门,不过,张宗昌从一个贫苦少年,能够成为军阀混战时期的重要角色,可见他生平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绝不是像人们调侃的那样是个吊儿郎当不学无术之辈。
相反,在那个军阀混战朝不保夕的动荡年代,他靠着异于常人的手段和能力在杀戮四起的混乱中异军突起,成为风云人物,的确有他的过人之处。
总的来说,张宗昌表面吊儿郎当、实则狡猾多变,老谋深算,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儿。他好义轻利、能曲能直、匪气十足。就从他一个江湖混混一下子变成张作霖手下红人的事情说起吧。
1916年,第二次北伐战争刚刚开始,冯国璋出任北洋政府代理总统,张宗昌辗转跑到冯国璋的手下当了一名小娄娄。到了1921年,他见前途无望,便转身投靠了张作霖。
他的转机来得很突然。隔年,吉林军阀高士傧联合土匪卢永贵,要和张作霖作战。当时张作霖刚在直奉战争中战败,已经无兵可派,就这样他派张宗昌率领的宪兵营去应战。
这本来是一场势力悬殊的较量,想不到的是,土匪卢永贵手下的大小头目认识张宗昌,他们大多都是当年和张宗昌一起闯关东的山东老乡,凭着这种关系,张宗昌兵不血刃,直接把土匪收编了,同时他还吸收了从俄国逃到中国的俄国白军。
张作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宪兵营长会有这么大能量,他开始刮目相看,任命他为吉林省防军第三旅旅长兼吉林省绥宁镇守使。
不久,苏联爆发十月革命,大量白俄卫军逃到东北,很多白俄投靠了张宗昌,张宗昌一下子有了近万人马。由于人多枪多,军费开支增大,张作霖有点供不起了。无奈,张宗昌想了个混招,偷偷在辖区种植鸦片弥补军饷,这事引起奉军各部不满,加之张宗昌部队人员构成复杂,军纪松弛,管理不严,声誉一度很差。要求张作霖遣散这支队伍。
那么张宗昌的部队都做了些什么呢?咱这里举个例子。
据1938年的西丰县志记载,当时吴县长听说张宗昌要来西丰驻防,西丰城内的商人和官员都有点害怕,因为张宗昌在东流水也就是海龙驻防期间军纪不严早有耳闻,西流水与东流水就一岭之隔。吴肇和县长为给张宗昌留下一个好印象,组织全县各界人士数百号人立于城西门外,希望取得张宗昌的欢心,好日后减轻骚扰。
万万没有想到,张宗昌骑着马只欠了一下屁股,便扬长而过。所有迎接的人都觉得很没面子,特别是吴县长更是无地自容,遂吴县长故意跟他过不去,凡是驻防的事一概不配合,这样部队和地方之间发生了冲突。事情惊动了省府,为了平息矛盾,省府将吴县长调到别的县任职。
等张宗昌的部队驻防结束,西丰县内被他折腾得不成样子,临走他征用了县内大车三四千辆,骡马万余匹,民夫数千人,就这样,张宗昌部队走后,数年间西丰县内的马车皆无,农民种地运输全用牛和驴代替。可见张宗昌在西丰驻防时给当地带来的危害,这件事就记录在西丰县志上。
张宗昌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张作霖的担忧,便心生裁撤这支队伍的想法。1923年秋,张作霖派郭松龄到张宗昌部队视察之名,伺机遣散这支队伍。于是郭松龄制定了严厉的考核标准,对部队进行严厉考核。
因为演习过程过于苛刻,张宗昌和士兵爬卧在冰天雪地里被折磨得够呛。张宗昌气得躲到一边发牢骚,他骂道:"他妈的,这是哪个龟孙子的计划,弄得我们这样。"
正在骂时,郭松龄突然推门进来,听到骂声就质问张宗昌说:"你在骂谁?!"张宗昌打个哈哈,说:"这是我的口头语,并没有指骂任何人。"郭松龄大发雷霆,指着张宗昌的鼻子骂道:"我×你妈!这也是我的口头语!"
只见张宗昌脸色由红变黑,从炕上一翻身跳了下来,道:"郭大二爷,你×俺妈,你就是俺的亲爸爸,还有什么说的。"
郭松龄比张宗昌小了两岁,张宗昌竟称之为"爸爸"。这种机智,得需要多厚的脸皮呀!在关键时刻张宗昌做到了。就这样一场风波化解了,张宗昌的部队保住了。这件事郭松林反而对张宗昌有了好感,认为他能容人,他回奉天后替张宗昌讲了不少好话,从此张作霖打消了遣散张部队的打算。
过后,张宗昌对自己的亲信说:"我叫他爸爸,反正他不是我爸爸。"想想张宗昌的内心该有多强大!
这件事后,张作霖对张宗昌大加宠爱,立即把他从吉林调到沈阳,并将张宗昌的部改为奉天陆军第三个旅,将一个杂牌军变成正规军,从此张宗昌平步青云。
从这一点来看,张宗昌诚腹极深,脸皮够厚!气量不亚于当年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
再一点,他从一个江湖混混平步青云一步步成为东北王的心腹红人,这跟他当年在东北闯荡江湖有关,他虽然是山东人,但东北的黑土地和恶劣的环境锻炼了他的意志,乱世之中,让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生存之道。
张宗昌,山东掖县人,生于晚清的一个农民家中,母亲生他时正好赶上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在民间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的说法,张宗昌的父母给他起的小名叫"灯官"。张宗昌幼时曾念过几天私塾,大名是先生给取的。
少年时代的张宗昌,经常衣食无着,饥一顿饱一顿。为了度日糊口,他放过牛,当过放铳手、卖过酒。痛苦不堪的童年生活让他过早地饱尝了人间的凄凉,也磨炼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1897年,胶东一带闹饥荒,实在活不下去了,张宗昌和老乡一块闯关东。在东北流荡期间,他打过零工,扛过活儿,给老财家放过猪。
那时候,老毛子和小日本正在瓜分东北,老毛子修了中东铁路,为了混口饭,20多岁的张宗昌当了一名筑路工。由于张宗昌身材高大,能干活,在工友中宽厚大度,重义轻利,有一定威信。
别看张宗昌大字不识几个,但他的记忆力很好,特别对俄语非常有感觉,听几遍就能记住,可以和俄国人直接对话。
这个能力让张宗昌很受俄国工头的青睐,一点点成了俄工头的红人。后来俄工头介绍他到西伯利亚金矿当总工头。在这期间,他学会了淘金术,还练了一手射杀猛兽的好枪法,这些经历无疑给他日后的发迹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宗昌借助俄人在西伯利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他又去了海参崴,海参崴有港口码头,人员复杂,俄国人需要一些懂俄语的中国人管理码头,于是张宗昌恰逢其时地当上了码头警察。
在鱼龙混杂的港口,张宗昌如鱼得水混迹江湖,黑白两道通吃,很快就奠定了“张长腿”的江湖地位。基于他与俄人的特殊关系,没少替人办事,结交了不少江湖人士,这些人有他的山东老乡,也有占山头的胡匪,这些人日后都成了他军旅生涯的中坚力量和本钱。
1911年10月10日,受苏联十月革命影响,中国爆发了武昌起义,张宗昌从俄国的报纸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消息,不甘寂寞的他萌生了想干大事业的想法。
说干就干,经人介绍他与革命党人张西曼、胡金肇等人有了联系,经商量,张宗昌拉一伙人回国参加了革命。第一站,他投奔了山东民军都督胡瑛,不久,随军到上海,在陈其美部下当了一名团长。1913年,张宗昌升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
二次革命时,国民党人发起了讨袁运动,张宗昌的第三师被派往徐州防御袁世凯南下的北洋军。不想,张宗昌却在前线倒戈,投降了北洋政府。
张宗昌奉行的是有奶就是娘的生存信条,几乎不怎么讲道义,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他可以背叛任何人也可以投靠任何一个人,这也是他人生悲剧,也正是这个原因,后来他被韩复渠摆局杀了,暴尸街头,轰动了整个朝野,有人说他罪有应得,也有人说他是军阀混战的牺牲品。
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嘲笑张宗昌的民谣:“张宗昌。吊儿郎当,破鞋破袜子破军装。”“洋肉馆,女招待,吃一毛,给一块。”
令人奇怪的是,张宗昌非常有女人缘,他接二连三娶了20多位姨太太,因此别人送了他“三不知将军”的雅号,对这种事他也不避讳,他的姨太太中大多是妓女,除了中国人还有朝鲜人、日本人和俄国人,在军中他是出了名的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人,关于张宗昌和这些女人的故事十天十夜也讲不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