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朝鲜人,在朝鲜被日本奴役的时候,他来到了中国,还进入了黄埔军校,经受了革命与战火的历练和打造,并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担任了我军的将领,带兵杀敌,进行了英勇的武装斗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朝鲜,并很快成了朝鲜的二号领导人物。

那么,这位曾经做过中国抗战将领的朝鲜领导人究竟是谁呢?他又到底做过哪些事情呢?

众所周知,朝鲜是中国晚清时期的藩属国之一,但因清廷腐朽懦弱,加之晚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日本的嚣张气焰越来越高涨了。最后,朝鲜被日本侵占了。而作为宗主国的大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藩属国被日本据为己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生于1900年的朝鲜人崔庸健,虽然年纪不大,但亲眼目睹过日本人对朝鲜人的蛮横残酷统治,因此十分地痛恨日本人,并萌发了抗日救国的想法。

可是,他丝毫没有抗敌的力量,只能跟着同学们参加爱国游行示威运动,但经常遭到日军的迫害和逮捕。

无奈之下,他跟其他几个同学乘坐逃生之船,不远万里来到了上海,后来几度辗转,进入了云南的讲武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他学到了很多革命的理论知识,内心中那种抗日救国的想法也就越来越强烈了。所以,他决定当一名军人。

毕业后,他就跟着同学们考入了广州的黄埔军校。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很快就当上了一名教官。

在北伐战争中,崔庸健率军征战,势如破竹,连战连捷,经过我们党组织的努力,他加入了我们的党组织,成为了我们党的一名优秀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加之当年的广州起义也失利,他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前往东北地区组织工农革命队伍,跟国民党抗争。

不过,在东北开展工作确实很难。他虽然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在东北的通河县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但后续的革命工作进展很有限。

最后,在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之下,他领导的通河暴动被日军镇压了。所幸的是,他在当地老百姓的保护下,成功逃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得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1928年春,崔庸健辗转来到了黑龙江地区,开始秘密开展组织运动,还创办了松东模范学校。

白天的时候,他给老百姓们讲文化课,也就是教大家读书写字,而到了晚上,这里就成了革命性质的夜校。

在此期间,他的组织力量越来越大,工农队伍人数也越来越多,革命的光芒越来越耀眼。不得不说,他做组织工作,很有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根据上级指示,前往宝清县,办起了军政训练班,也就是秘密搞组织工作,吸纳革命新力量。

不过,他的行动很快就被日军盯上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解散了训练班,并带着一批学员来到了饶河县。

在这里,他创建了一个包含自己在内的六人特务小队,负责领导抗日运动,可是,他们这个小队,虽然只有六个人,但只有一把手枪,可见,武器装备很匮乏。

然而,身为队长的崔庸健没有半分胆怯之色,整日冒着生命危险,壮大特务小队的力量,从六个人到十个人,再到二十个人,最后发展到了近百人,并且,他已经能保证这支抗日队伍人手一把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着队伍的壮大,这支小队扩建成了饶河农工义勇军,直到1934年,又正式改编为了绕和民众反日游击队。

又经过两年的发展,这支队伍从最开始的六个人,在1936年已经有了上千人,因此扩编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师。

在抗日救国口号的感召之下,越来越多的东北老百姓加入了他的队伍,最后,他领导的第四军第二师改编为了抗联第七军,由他担任了军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崔庸健带领抗联第七军奋勇杀敌,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蛮横的日军,打赢了大大小小战役不计其数。

一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他还在壮大我军的力量。不过,日本从朝鲜撤兵后,他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朝鲜。

由于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刚一回到朝鲜的崔庸健将军,就被金日成任命为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副司令,成了二号领导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则始终记得,在中国参加抗日救国的那些历史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