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5日)

苏州日报头版刊登文章

《激活保护“创新力” 绘就利用“新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实践中,苏州不断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路径——

激活保护“创新力” 绘就利用“新样本”

姑苏古城,江南福地,文化名城。

自1982年苏州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围绕“全域旅游”和“苏式居住”功能定位,以“激活”作为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词,不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探索整体保护实施路径,全力打造古城保护复兴样板。

今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指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牢记嘱托,探索发展,苏州始终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牢记于心,全力打造姑苏这座“活着的古城”,织就古今辉映“双面绣”,聚力推动古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探索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的“苏州路径”,面向世界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

坚守风貌底色

形成全方位保护格局

1982年,苏州成为首批国家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8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苏州成为全国唯一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2012年,苏州成为住建部批准的全国唯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同年10月26日,姑苏区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多年来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方针的指导下,名城保护传承和发展坚守水乡底色,统合时空要素,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保护格局。苏州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完成3版城市总体规划和5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现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古城54个街坊控规和城市设计、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全覆盖,认定公布了769处历史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苏州市域范围内共有8个历史文化街区,其中苏州历史城区内有平江、山塘、阊门、拙政园和怡园5个历史文化街区,常熟历史城区内有南泾堂、西泾岸和琴川河3个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苏州整体活态保护姑苏古城,系统修复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格局和肌理,修缮历史建筑及其环境风貌,苏州以“小单元、渐进式、微更新”模式,逐步实施平江、山塘等历史文化街区和32号街坊内历史地段保护更新。姑苏区打造了以丁香巷、大儒巷等为代表的特色街巷,恢复了中张家巷河历史河道,保留大量原住民,有效延续街区传统生活;全面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形成了原苏州阀门厂建筑群、潘祖荫故居、古昭庆寺、曹沧洲祠等一大批精品项目;结合乡村振兴串联活化古镇、古村遗产资源,修缮利用好镇村内荻溪仓、祝甸砖窑文化馆、浒关蚕种场办公楼等一大批历史建筑,用于支持乡村发展。

片区整体谋划

完整复现古城街巷肌理

报恩寺塔位于人民路1918号,始建于南朝梁代,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塔高78.6米,是苏州古城的地标,也是古城控高的基点。古城内的新建建筑高度不得超过报恩寺塔高的三分之一,即控高24米。登上报恩寺塔,可一览古城全面完整保护的整体风貌、街巷肌理;还可远眺东方之门、苏州火车站等新城地标,直观苏州古今“双面绣”的城市风貌。

从报恩寺塔向古城西南望去,总面积约23公顷的32号街坊,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32号街坊现有居民1800余户,常住人口2750人。街坊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有历史地段2片、历史建筑7处和近300处传统民居大院。该街坊是古城54个街坊之一,也是苏州横向中轴线上的节点,2020年被纳入苏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项目,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32号街坊保护更新过程中,姑苏区针对保护、规划和实施等层面遇到的困惑或难点,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和探索。“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创新性通过解剖式普查,全面摸清家底,守住保护更新底线;结合产权调查、历史资源普查,划分了71个保护更新单元和284个实施院落,既开展片区整体谋划,又以管控单元作为项目推进基础,细化保护更新措施和规划技术指标,在充分尊重实施院落、实施主体意愿的基础上,逐步实施,让“小单元、渐进式”微更新模式落地落实;推动相关政策在街坊内先后落地落实,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古城保护更新的积极性,并形成示范效应。截至目前,32号街坊已实施架空线整治拔杆清线,老旧小区、零星楼房屋整治,传统民居环境改善提升,街巷综合整治,环卫设施整治,公共设施完善等工程,商业业态、街坊活力和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升。

水是苏州的灵魂。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部中段的中张家巷河,全长607米,东西走向,在宋代《平江图》中就已存在,是苏州古城中心直通环古城河的主要通道之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人口剧增,为增加人流车流通道,1958年河道被填没。为恢复古城水网系统,连通内外城河道水系,重现“小桥流水”“枕河人家”的优美意境,苏州市决定对中张家巷河道进行恢复。从2005年项目规划选址、2010年项目立项到2020年中张家巷河道全线通水,历时15载。整个项目由房屋征收、河道及驳岸恢复、沿线立面整治及道路设施完善,高压线入地及配套用房建设等部分组成,是新中国成立后苏州古城内恢复的第一条河道。

丰富传承路径

拓展街区活化利用新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发展,既为古城保护留足了“历史”空间,更为苏州整体城市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大儒巷,一头连着平江路,一头连着观前商圈。这里既是老苏州的生活地,也是游客的休闲打卡地。街巷两侧古建筑众多,包括丁宅、王宅、端善堂潘宅、古昭庆寺和德邻堂吴宅等5处历史建筑。2021年,大儒巷被列入“历史文化特色街巷打造”工程,以“一街一特色、一巷一品牌”为目标进行改造,内容包括沿街立面整治、市政道路改造、架空线入地、绿化和空间节点景观提升等。如今,通过特色场景营造、街巷品质提升,有效带动了街巷两侧商户自主更新和业态升级,大儒巷已成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网红打卡地之一。网红店铺林立、往来游人如织,手捧一杯柠檬茶、驻足聆听一曲街头艺人的原创歌曲、逛逛桃花坞木刻年画展……老街巷生机勃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大儒巷延伸开,街巷纵横、规整有致的平江古巷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也是苏州古城的缩影。今年,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开启“平江九巷”项目,与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姑苏区一起共同重点对平江河以西的9条街巷实施更新改造,优化提升平江片区街巷空间,让古城焕发更强的生机与活力。“平江九巷”区域总面积约48.9公顷,涵盖古城20号、28号两个街坊,有9条东西向贯通性街巷,从南至北分别为:建新巷、钮家巷、肖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南石子街、悬桥巷、菉葭巷、曹胡徐巷、东花桥巷。苏州名城保护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通过进一步串联强化平江路与观前街的互动关系,将实现生活、文化、商业、旅游、社区良性互动与和谐相融,建设集古城成片保护样板区、苏式生活示范区、传统文化展示区、时尚产业策源地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综合性片区。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市委常委、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书记、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表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历史文化街区是赢得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姑苏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力度,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用心用情用力把古城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让人民群众共享古城保护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