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安全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为了更好地监管网络安全,实名、实人认证在网络领域快速应用,在APP、娱乐平台、政务金融等场景中,都少不了认证的身影。

认证这个概念从何而来呢?这就要追溯到先秦时期了。

《商鞅变法》

先秦时,《商鞅变法》中提到“编录户籍,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

户籍凭证即“照身贴”,照身贴上刻着姓名、住址、生辰、籍贯、身高、样貌等信息,用于出行、住宿等场景。

照身贴经隋唐大兴,直至明清,在不同朝代衍生出各种用途的身份证明。如“牙牌”“腰牌”工作证;“度牒”僧人专用通行证;“船节”“车节”为水、陆通行证等。

有了身份证件,必然会有相关的身份认证方式,在科技还未兴起的古代,“防伪技术”却能令现代人赞叹不已。

古代也“防伪”

01.专项材质防伪

唐朝鱼符的制作载体是金、银、铜等珍贵的金属材料,材料和工匠均由朝廷专控,且因伪造者重罚,所以较少出现伪造事件。

02.人脸及身份信息识别

朝廷拥有详细准确的个人户籍档案,颁发的照身贴上刻制持有人档案信息及面部特征,是当代身份证的雏形。

03.指纹识别

先秦时,人们就发现每个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且相比其他的认证方式准确率较高,所以也成为古代破案的惯用手段。

当代“芯”认证

经过时间和科技的洗礼,照身贴逐渐演变成带“芯片”身份证,认证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组合认证,身份证+动态短信、身份证+人脸识别,此类认证方式也被称为”双因素认证“。

双因素认证
  • 双因素认证是指用户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两个不同类型的身份校验。通常是在原有“账号密码”的基础上增加另一种身份校验方式,动态密码、扫码认证、邮件认证、人脸、指纹、虹膜、声音、U盘证书等都是我们熟知的校验方式。

其中,动态密码目前应用较广泛,适用于各类登录应用,人脸、指纹、虹膜等具有生物特征的识别方式更多应用于金融、政务方向。如,久未登录的QQ需“账号密码+发送短信”登录,在登录银行APP时需通过“密码+人脸识别”的认证。

在百花齐放的认证方式中,围绕“身份证”中的信息进行校验更为权威便捷,其中常见的就是“实名认证”“实人认证”。

实名认证
  • 实名认证是对用户资料真实性进行一种验证审核。例如,在微信上我们需进行实名认证,输入名字和身份证号码,两者能够匹配成功,就视为完成了“实名认证”。

目前,大部分的APP、网站、娱乐平台都需要实名制注册。一是更好地把控“网瘾少年”上网时间,防沉迷;二是有效防止虚假身份的使用,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人认证
  • 实人认证是“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的认证方式,认证系统通过抓取人脸特征值与权威数据源进行比对,确认用户为真人且为本人

酒店、机场、车站、医院等人流聚集的地方,实人认证保障身份安全、场所安全;物流行业要求司机进行身份核验,确保运输安全;金融、政务等领域业务操作需身份核验,用于风控、防范欺诈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人认证”方面,大白互联颇有经验。2015年起,公司扎根数字身份赛道,依托“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打造高效便捷的多维身份识别服务交互终端——大白可信认证机,提供权威实人认证联网核验服务。

该设备具备整合身份证件识读、数字身份二维码识读、身份信息明文字段输入等多种核验模式,配套人脸等多维生物特征比对技术,1-2秒内即可完成权威的实人认证,目前广泛应用于全国酒店、医院、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机构、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古代的材质防伪、符牌认证到近现代的芯片搭载、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方式的演变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如今的身份认证早已成为我们通向数字世界的门票,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大白互联也将始终秉持“数字身份 安全你我”的品牌初心,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探索数字领域,为群众提供更便利安全的数字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