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陈先生,45岁,湖南人,记录:邹光头

在80年代,我还很小的时候,也就大概六七岁左右吧,我的父亲饲养了数千只来亨鸡。尽管家附近有一些工矿区,工矿区的员工还挺多的,但那时候的国企都有自己的食堂,尽管矿区的员工多,但他们也大部分都吃住在食堂,自己买食物自己来做饭的很少,而农村家庭每家每户也有自己散养的用来下蛋的鸡。因此,虽然我们家养了那么多鸡,但是鸡蛋和母鸡的销量并不理想。

我记得,每天早上,我母亲都需要挑选7到8只鸡和两桶鸡蛋,步行十几里路去镇上的集上卖。有时候生意不好的时候,她需要走好几个地方,但仍然卖不掉。

我跟着母亲去过几次集上,虽然卖鸡的不多,甚至卖其他东西的也少,但是当时那个年代,唯一不缺的就是农产品,因为每家每户都会种,而像我母亲那样挑着鸡和鸡蛋来卖的人,一般集上也就能见到一两个。虽然卖的人很少,但来买东西的也不多。

那时候刚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多的农产品。但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村人,对于荤菜来说,还是觉得太奢侈,吃肉吃鸡的人不多,虽然镇上也有买的,但也是少数,所以,每次母亲挑过去的鸡和鸡蛋都卖得很少。

那时候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我爸因为年轻气盛,常常会发脾气骂人,每当看到我妈挑出去的几和鸡蛋,基本又原封不动地挑回来了,我爸就开骂,我妈就会默默地哭泣。

尽管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但我的父母并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只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家里的鸡和鸡蛋被一个隔壁镇上的老板看中了,有了稳定的销路,家里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别人听说我家生意好之后,来买我家的鸡和鸡蛋的人也越来越多,后来,经过了几年之后,我家生活条件好了,也在镇上买了房子,我们全家也搬到镇上去住了,我爸妈也还在做着卖鸡和鸡蛋,只不过不自己养了。

生活好了之后,我爸的脾气也好很多了,也许那时候他也是着急,而又不知道如何发泄他的无可奈何才会脾气不好。搬到镇上之后,我爸妈也基本没吵过架。
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我感到无比的珍惜。那个年代的艰辛和努力,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努力。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夫妻的包容和相互扶持,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