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晚报记者 郝子帅

老街小巷,是城市发展的缩影,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生活的市井烟火。

老街不老,小巷不小。它凝聚着百姓对家的记忆,是城市面貌最真实的展现,既要保证扎实的“里子”,也需要扮靓有品位的“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朴的南唐胡同“隐藏”在繁华闹市中。

古城区的这三条老街——唐家胡同、铁面将军庙街、兴华路,位于莲池区保百大楼附近,呈“十字”相连,经过一年来的提升改造,于日前整体完工。街道兼顾生活服务区与历史风貌区,连接起整个城市的发展轴线,串联城市功能,打通文化脉络,提升生活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化管理,加大清洁力度,长效保持街道“颜值”。

三条端庄古朴的街道“隐藏”在繁华闹市中,安静柔和,迸发出年代的厚重质感和温暖的生活气息。

“一个城市的‘味道’,源于在岁月长河中发酵出的‘烟火气’,让每条小巷都保持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扮靓外立面提升颜值,打造成充满烟火气息、古风古韵的老街形象,就是我们此次背街小巷改造的初衷。”莲池区执法局副局长张红伟介绍。

“街长吹哨,部门报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理念根植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净整洁的街道,在夜晚路灯下充满生活气息。

为形成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环境品质,让居民群众参与其中,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环境,南唐胡同南侧街口专门设立了街长制公示牌,以街道办事处为主体,由园林绿化、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卫生环境、数字城管、建筑垃圾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通过街长巡查、职能部门检查、群众监督三方合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反弹,第一时间制止、整改。街长制推出至今,已有效解决30余起违停、违规经营问题。

张红伟说,为当好“小巷管家”,莲池区执法局还成立专项队伍,不间断强化管理,通过增强巡查力度、加大清扫频次、延长保洁时间,与交警等部门形成联动,留住城市的这一抹“烟火气”。

崭新清爽的街道、整齐划一的门脸,让之前破旧的背街小巷重焕生机。在留有古城底蕴同时,加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通过文化风貌打造、环境卫生管理、市政设施建设,在硬件、软件建设协同发力,多措并举让背街小巷“脱胎换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宽街道空间,增设停车位,满足居民停车需求。

“我们拆除原雨污水管道进行新建,达到雨污分流;将高低压架空线路进行入地改造;梳理人行、停车空间,增设停车位,满足附近居民停车需求。”莲池区执法局公共事业中心副主任李俊说,这三条街道均属于古城范围,街巷设计定位根植古城文化、构建古今桥梁,除了街道功能提升,同时点缀现代元素,形成时空交错之感,契合当代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灰砖黛瓦的街道古香古色。

重新梳理统一沿街底商广告牌,街道立面采用灰色面砖、徽派风格墙面,整体呼应淮军公所与保定水利博物馆风貌;人行道增设种植池和座椅,丰富绿化层次;街道路口处进行绿化提升及文化小品植入,提升文化氛围,打造梦回历史的空间格局。

“相较于大街大道,背街小巷则承载着生活、扩散和织补的功能。通过帅府胡同、北唐胡同、南唐胡同、铁面将军庙、兴华路等一系列‘老街’串联,将西大街、第一客栈、直隶审判厅、淮军公所、清河道署等珍贵的历史人文资源深入挖掘,嵌入其中,共同打造文化片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主创设计师李沫介绍,这些街道将是古城格局向现代城市发展连接的脉络,在兼顾历史风貌的同时,也有着现代功能的便捷实用性。

市井烟火气,浓淡总相宜。

今年,保定市背街小巷改造共273条,其中包括莲池区173条,竞秀区95条,高新区5条。目前,166条街道已完成改造提升,43条街道正在进行施工。

(本文图片由郝子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