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亦凡

编辑 / 漆菲

暌违多边外交场合已久,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罕见现身。

10月17日上午,普京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他此行为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普京便成为全球媒体的关注焦点。

新闻画面显示,普京走下飞机时,舷梯上罩有黑色防弹玻璃。他抵达前,俄罗斯空天军的5架伊尔-76运输机先行降落北京,为其此行运输专车以及保障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舷梯上罩有防弹玻璃。

自俄乌战事爆发以来,这是普京首次访华,也是他第二次出访。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前往迎接,三军仪仗队亦列队欢迎,随后,普京乘坐专车离开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空天军运输机提前抵达北京,为普京此行运输专车等保障。

普京已连续三次出席高峰论坛,作为此次峰会主宾,他受邀在10月18日的开幕式致辞。

借势推广“北-南”国际运输走廊

致辞中,普京毫不吝啬地称赞“一带一路”倡议所取得的成就。

“本届论坛在中国国家主席提出该倡议十周年之际召开。这是一项真正重要的、全球性的、面向未来的,旨在建立更加公平的多极世界、多极关系(体系)的倡议。它确实是一个全球计划。”他在演讲中说,“我同意中国国家主席的观点,即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逻辑上符合加强国际社会创造性和建设性互动的多边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

他直言,“当我们开始做一件大事时,每个人都期望它会成功。这样一项由中国国家主席10年前发起的全球性倡议,坦率地说,很难指望‘一切顺利’。然而,我们的中国朋友正在取得成功。我们对这些成功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很多人。”

普京也顺势提到俄罗斯的诸多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建设“北-南”国际运输走廊,比如从中西伯利亚向南通往中国、蒙古国以及印度洋和太平洋港口的铁路线,从北极到远东南部的走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南”国际运输走廊路线

“北-南”国际运输走廊是一条联运通道,综合海路、铁路和公路运输,穿越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和印度。这一计划最早由俄罗斯、印度、伊朗三国于2000年发起,全长7200公里。俄罗斯希望,这条走廊能够比肩苏伊士运河,成为一条主要国际贸易通道。

“所有这些从北到南的运输走廊(俄罗斯欧洲部分、西伯利亚和远东)将为北方海路与俄罗斯大陆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大型物流中心的直接连接和整合提供机会。”普京借此机会向各国发出邀请,“关于北方海路,俄罗斯不仅向伙伴国建议积极利用这一运输潜力,我们也邀请有意向的国家直接参与它的发展。俄方愿意提供可靠的冰上领航、通信和补给。从明年开始,北方海路全线,冰级货船将全年通航。”

随后,中国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普京举行会谈。普京指出,在当前艰难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密切的外交政策协调,俄罗斯和中国正是如此展开合作的。中国国家主席则回应说,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为助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在结束访华行程的记者会上,普京对在场记者说:“你们自己说了,我与中国国家主席谈了3个小时。不能告诉(大家)所有事情,这包括整个双边议程,有很多内容,这里有很多问题——包括经济、金融、政治合作、在国际平台上的联合工作。我们还详细讨论了中东局势。”

“一带一路”对接“大欧亚空间”

“建立在这些基本原则之上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好地对接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普京在致辞中指出,这与众所周知的俄方提议相契合,即形成“大欧亚空间”,一群志同道合者进行合作和互动的空间,各种一体化进程将实现对接,包括“一带一路”、上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以及俄罗斯与后苏联空间伙伴在成功发展的欧亚经济联盟。

他强调,俄罗斯和中国已就平行协调发展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达成一致,成员国间也就经贸合作达成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正在实施的非优惠协议。我们已建立联合委员会致力于执行该协议。今年2月,我们通过了一份详细的“路线图”,其中规定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在贸易政策和运输线路数字化领域建立互动。

“一直以来,俄方都提议要将自身的战略构想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上海政法学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新向《凤凰周刊》指出,但这种对接更多是抽象意义的,而非具体某个项目的对接。

相较于“对接”,李新说,俄语单词更准确的释义为“共轭”——轭指的是两头牛背上的架子,其本意指让两头牛同步行走,意味着让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倡议相互平行、遥相呼应。

李新指出,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一直处在快速上升期,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是个重要节点,因为从那时起,西方开启对俄制裁。

“俄罗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常重要,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走向是从新疆到中亚再到欧洲,而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如果俄罗斯不支持,我们在这部分的联通肯定无法实现。”李新说,此前,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并不积极,直到2015年5月,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一带一盟”对接上升到国家及地区合作的战略层面。

相比于战略构想方面抽象的“对接”,中俄能源合作则带来实打实的好处。尤当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受西方国家制裁,中国成为莫斯科的主要贸易选择,能源与天然气更是贸易的重中之重。此次,能源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负责人也随普京访华。

中国2022年自俄罗斯进口的产品中,能源产品占比保持在70%以上,中俄油气贸易额占到双边贸易额的35.7%。中国还是俄罗斯最大的化石燃料进口国,煤炭运输量自2020年以来增加逾一倍。

原油方面,2022年俄罗斯向中国输送原油达到8625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7%,占俄罗斯出口量的36%。另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每天进口1140万桶俄罗斯原油,按年计算同比增加11.7%,比疫情之前提高15.3%。

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两度提及中俄天然气合作。他先是提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运营,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接着又说,希望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东线天然气管道即“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它于2019年正式投产通气,起点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至中国东北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

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即“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目前相关方仍在进行谈判。去年9月,撒马尔罕上合峰会举办期间,这一管道是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元首会晤的重要议题。

三国领导人当时举行了三方会谈,商定积极推进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铺设项目。这一管道计划于2024年动工。据悉,这条管道每年可以输送 5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三分之一,与“北溪2号”的输气量基本相当。

过去几个月来,俄罗斯一直称与中国的谈判处于“最后阶段”,不过直到这次峰会尚未有进展。

紧随峰会其后,10月19日,第五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会面,讨论了俄罗斯对华能源供应、扩大对俄燃料源行业投资的合作事宜。

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布消息称,俄中两国公司在论坛期间共签署约20项协议。该公司总裁伊戈尔·谢钦透露,参加论坛的公司共同占两国贸易额的45%。

但长期来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转型是新趋势。中国也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的“3060”目标。为此,中国不仅逐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也在大力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不断提高风光水等清洁能源占能源供给的比重。这也意味着,中国终将减少对油气的依赖。

李新认为,俄罗斯肯定有这方面的担心,因其原本预期欧洲不敢完全放弃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给,未曾料想说断就断;而如果中国全面放弃传统能源,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将无处可卖。“所以俄罗斯也在努力开拓亚太地区的市场,一方面加快中俄的能源合作,另一方面开辟新市场,包括东盟和印度。”

数据表明,中印两国已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油气市场。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显示,俄罗斯7月的石油出口中,有80%运往中国和印度。

普京借峰会重返国际舞台

作为俄罗斯联邦总统,这是普京的第18次访华。但这次来访的时机,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相同。

自去年出兵乌克兰后,俄罗斯遭西方世界制裁,普京更在今年3月受到国际刑事法庭通缉,因而极少出门。一年多来,他再未现身重大多边外交场合,包括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金砖国家峰会。直至10月初,普京才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参加独联体国家峰会,中国行则是他的第二次外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此前一次外访是前往吉尔吉斯斯坦参加独联体峰会。

“一带一路”峰会是个重返国际舞台的绝好契机——这场峰会有151个国家和41个国际组织参与,参与方足够多元,而且在与俄罗斯关系友好的世界大国举办,他无需面对来自西方世界的敌意。

“借这次峰会,他一方面可以突破西方的外交封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亚洲地区寻找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开展经济合作。”李新指出,比如他在峰会致辞中提到了数个交通基建项目,也是希望借此机会,得到包括中国在内更多亚洲国家的投资。

两天的访问内,普京与多位国家元首进行了双边会面,包括与越南、匈牙利、泰国、蒙古国、老挝和巴基斯坦领导人举行会谈,还与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举行非正式会晤。

从其双边会面的选择可以看出,俄罗斯着重与两方处理好关系——中亚和东盟。

随着形势变化,中亚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李新分析称,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都与中亚举行“C5+1”外长级会议,近年来“C5+1”级别已经开始从外长级提升至元首级,不排除美国总统拜登也将前往中亚。

“自从俄乌战事爆发以来,中亚国家从未表态支持俄方,且遵守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可见该地区去俄化力量有所上升,尤其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生出嫌隙,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态度值得玩味。”李新进一步说。

去年6月,托卡耶夫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公开表示,不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并入俄罗斯。俄罗斯对此不满,以检修里海石油管道为名,卡住哈萨克斯坦约80%的石油出口;哈萨克斯坦则在边境设置障碍,阻碍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货物经由其境运输,造成边境货物堆积。

或许基于这一原因,俄罗斯同意搁置多年的中吉乌铁路项目上马,货物运输经由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再经过里海北上,便可以绕过哈萨克斯坦无需受其制约。“俄罗斯已经失去对乌克兰的控制,如果再失去中亚,将不成气候。”李新总结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吉乌铁路在搁置多年后终于上马。

除了加强与印度、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俄罗斯也在努力开辟东南亚市场,希望将能源、木材、原材料、农产品等销往东盟国家。

此次普京与越南领导人的会面或将很快带动更多交往,两国元首讨论了安全、国防、扩大贸易等问题。越南政府发布声明称,普京已接受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的邀请,“很快”将出访河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与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等多国领导人举行了双边会面。

声明提到,越南希望加强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武文赏在双边会晤时说,越南一直将俄罗斯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在越南的外交关系框架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最高级别,今年9月,美国和越南刚刚宣布正式升级双边关系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除此之外,普京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会晤也不同寻常,这是自去年2月以来他首次与欧盟国家领导人会面。不同于德国等欧盟国家决绝地对俄施加制裁、斩断联系乃至放弃能源进口,匈牙利仍然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接匈牙利和俄罗斯的“友谊”输油管道入口点。

普京直言,仍与一些欧洲国家保持联系令他感到满意,“其中之一是匈牙利”。而欧尔班的出发点也更为实际,他在会面后发布消息说,对布达佩斯而言,最重要的是停止“难民潮和(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在我们邻国的战斗”。

“此次论坛清楚表明俄罗斯仍是一个拥有大量资源的大国,远没有陷入孤立处境。”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阿尔乔姆·卢金表示,“亚洲和全球南方国家的态度很明确,乌克兰战争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与俄罗斯做生意才是他们更感兴趣的事。”

中俄持续趋同仍是未来的方向

去年以来,中俄的经济交往不断加深。

俄罗斯目前是中国在亚洲以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今年前九个月,中美贸易额为5万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为1760亿美元。普京这次在京表示,希望两国贸易额于今年底达到2000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贸易额有望在今年突破2000亿美元。

此外,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再创历史新高。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猛增57%。彭博经济研究公司汇编的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几乎占莫斯科所有外汇交易额的一半,而2022年1月仅为0.4%。

李新指出,中俄贸易大幅增长的趋势早已开始。“2014年西方对俄发起制裁,俄罗斯开始实行进口替代政策,2022年西方再次对其进行制裁,迫使俄罗斯进一步强化进口替代,这对中俄贸易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他进一步分析,从贸易的商品结构来讲,一方面,俄罗斯从中国进口的机电产品、技术产品数量大幅上升,以前俄罗斯主要从中国进口轻工产品、日用品等,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现在从中国进口技术类产品,资本含量高,使得双边贸易额上升。

另一方面,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也大幅增加。比如以前,我们不从俄罗斯进口农产品,直到2015年前后,商务部才放开对俄罗斯农产品的进口,再加上能源进口规模扩大,带动了俄罗斯的进口额。

与俄罗斯的经贸关系深化,对中国既是利好,也存在隐忧。

李新解释说,从资金流转情况来看,俄罗斯银行被排除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系统,中俄更多采用本币结算,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这对中国来说是有利的。

数据显示,去年中俄两国本币结算占比接近2/3。此前,俄外贸银行行长科斯京在上海宣布,俄央行已在储备人民币,并为超过70%的俄中贸易提供人民币和卢布。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也提到,扩大本币结算规模是中俄深化金融合作的主要方向之一。

但李新认为,中俄之间的投资合作也需要顾及美国的连带制裁。正因如此,中国企业在与俄罗斯进行大型项目合作时也显得比较谨慎。

与此同时,俄罗斯方面也有顾虑。他分析称,“俄罗斯眼下越来越多有求于中国,特别是在经济方面需要中国更多的投资技术等,因此也有人担心会对中国形成严重依赖。”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认为,中俄在经济上有很强互补性,“中国需要进口俄罗斯的主要是能源,中国的很多产品,包括汽车等可以销往俄罗斯”。尽管从某些方面来看,俄罗斯确实因为西方制裁等原因,对于中国的依赖有所增加,但并不意味着北京在中俄关系中就占了上风。”

经贸之外,中俄双边关系也有了进一步提升。3月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俄罗斯时,除了签署多项双边协议,中俄元首还共同发表了两份联合声明,强调“中俄关系不是类似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而是超越该种国家关系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性质”。

李新指出,俄罗斯与西方世界断绝关系,只能向东看,借上合组织这一制度架构设计一套大欧亚伙伴关系,试图建立地缘政治集团,与美国和西方阵营进行对抗。然而,在享受到全球化的红利后,似乎没有国家愿搞政治集团。

中国在此问题上表态也十分清晰。10月18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强调,中国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不过,美国因素依然会影响未来中俄关系的走向。李新提到,美国同时想打击遏制中俄两国,反而助力中俄关系的进一步上升。“政治、经济、外交、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俄罗斯基本跟西方断绝关系,美国也叫嚣要跟中国脱钩,这种状态会迫使中俄加强合作。”

因此,中美俄三方关系如何演变,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李新分析称,其中一个关键影响是明年的美国大选。“民主党对俄罗斯是毫不留情的,而共和党尤其前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相对好些。如果明年总统大选共和党赢了,未来对俄的政策恐怕不会像拜登这么严厉,或许会缓和一些。”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分析称,目前来看,中俄持续趋同仍是最有可能的方向,但这种趋同并非一成不变,可能加速、减缓或逆转。“如果没有外部冲击,中俄可能不需要大幅提升当前的关系。他们对充满敌意的西方持相似看法,认识到更紧密协调的战略优势。”